53 岁的李女士(化名)最近听闻西柚汁富含维生素 C、每天都要喝上一杯。而她一直以来就有清晨喝一杯牛奶的习惯,觉得这样既能补钙又能补充维生素 C,一举两得。
但她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依靠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浑然不知,自己这种看似健康的饮食搭配,实则暗藏巨大健康隐患。她习惯用牛奶送服降压药,认为这样既方便又能补充营养。吃完药后,享用早餐时还会再喝一杯西柚汁,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在她眼里,这就是理想的健康生活方式。
然而,一天早晨,李女士突然头晕目眩,差点摔倒在地。随后被送往医院。经医生详细检查,李女士被诊断为低血压。医生在了解她的日常饮食习惯和用药情况后,严肃告知她,正是长期用牛奶送服降压药以及服药后饮用西柚汁的行为,导致了这次低血压的发生。
生活中,像李女士这样因缺乏医学知识,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忽视生活细节而导致健康问题的情况并不少见。那么,为什么李女士会发生低血压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是服用降压药时需要远离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服用降压药时最好远离的 “5 物”,避免类似的健康风险,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吃降压药不能喝牛奶?这是真的吗?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健康。
而牛奶,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饮品,深受大众喜爱,很多人都有每天喝牛奶的习惯。于是,一个问题悄然出现:吃降压药时能不能喝牛奶呢?
首先,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离子、镁离子等金属离子。当这些金属离子与降压药同时进入人体时,它们有可能会与降压药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难以被人体吸收的络合物。
以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和 β 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为例,这是高血压患者常用的控压药物。
然而,牛奶却可能影响这类药物的效果。牛奶中富含的钙离子,会与药物的有效成分相互作用,使药物结构改变,在胃肠道内的溶解度随之降低。药物只有充分溶解,才能被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降压作用。但牛奶中的金属离子干扰了这一过程,导致药物吸收受阻,进入血液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大打折扣。
如此一来,患者服用的降压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血压控制不稳定。不仅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长期还会损害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给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正在服用这类降压药的患者,切勿用牛奶送服,服药前后 0.5 - 2 小时内也尽量别喝牛奶,守护好自身健康。
其次,除了影响药物吸收,牛奶还可能会影响降压药的代谢过程。牛奶中的酪蛋白可能会与肝脏中的细胞色素 P450 酶系发生相互作用,改变这些酶的活性。
细胞色素 P450 酶系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催化药物的氧化、还原等反应。使药物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从而便于排出体外。
当牛奶影响了这些酶的活性时,降压药在肝脏中的代谢速度就会发生变化。如果代谢速度加快,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就会迅速降低。无法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降压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反之,如果代谢速度减慢,药物就会在体内蓄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如低血压、头晕、乏力等。
此外,牛奶中含有一种名为酪胺的物质。
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酪胺后,会在单胺氧化酶的作用下将其代谢分解。然而,部分降压药,如优降宁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降压药,会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
当患者服用这类降压药期间饮用牛奶时,牛奶中的酪胺就无法被正常代谢,会在体内大量蓄积。酪胺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会使血压升高,这与降压药的治疗目的背道而驰,严重影响降压效果。甚至可能引发高血压危象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不过,这是不是说明所有的降压药都要避开牛奶呢?
也并非如此!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吃的是我们上述提到的以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和 β 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这样的话,确实需要注意服药的时候尽量避着点牛奶(服药前后 0.5 - 2 小时内尽量别喝)。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服用其他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也需要避开牛奶。
并且,患者本身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实在不清楚的话,建议在服用降压药之前就先问清楚主治医生。
二、医生提醒: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5物” 。在现代社会,高血压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了控制血压,许多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然而,你知道吗?
在服用降压药期间,有一些物质确实是需要我们特别远离的。
这些物质可能会与降压药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服用降压药时最好远离的 “5 物”。
第一,西柚汁。
西柚汁对降压药的影响不可轻视。在西柚汁中,含有呋喃香豆素等特殊成分。这些成分进入人体后,会对一种名为 CYP3A4 的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而在常见的降压药中,像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高度依赖 CYP3A4 酶。
当西柚汁中的成分抑制了 CYP3A4 酶的活性,就会使得这类降压药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显著减慢。这就意味着,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变长,无法及时被分解和排出体外。进而导致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不断升高,就如同患者服用了过量的降压药一般。
临床研究和报道显示,仅仅一杯西柚汁,就可能使某些降压药的血药浓度飙升 3 到 5 倍之多。而且这种影响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而是可能持续 24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这意味着,即使只是偶尔饮用西柚汁,也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降压药的药效产生干扰,增加健康风险。所以,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而言,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必须严格避免饮用西柚汁。
无论是纯粹的西柚汁,还是由西柚汁制成的各种饮料,以及含有西柚汁成分的食品,都建议要远离。
第二,高盐食物。
高血压患者本身就需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而在服用降压药期间,更要远离高盐食物。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过多的氯化钠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引起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这不仅会抵消降压药的降压效果,还可能使血压出现波动,难以控制。
常见的高盐食物有咸菜、腌肉、火腿、方便面等加工食品,这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盐来调味和防腐。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应该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自己烹饪,减少盐的使用量,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 5 克以下。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降压药的疗效,还能减轻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第三,酒精。
酒精对血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酒精会扩张血管,在短时间内可能会使血压有所下降,但这种作用只是暂时的。随后,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反而会升高。
另一方面,酒精会影响肝脏对降压药的代谢,降低降压药的疗效。
此外,酒精还可能与降压药发生不良反应,增加低血压、头晕、头痛等症状的发生风险。
例如,服用硝苯地平期间饮酒,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心悸、头痛等不适症状。
长期大量饮酒还会损害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因此,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饮酒,最好做到滴酒不沾。
第四,甘草类药物。
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常被用于制作各种中成药。然而,甘草中含有甘草酸,甘草酸在体内会代谢成甘草次酸。
甘草次酸具有类似醛固酮的作用,能够促进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导致钾离子排出增加,引起水钠潴留和低血钾。这会使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尤其是影响保钾利尿剂的作用。
长期服用甘草类药物还可能导致高血压、水肿、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所以,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如果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的高血压病史和正在服用的降压药,避免使用含有甘草成分的药物。
第五,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常用于缓解头痛、关节痛、发热等症状。
然而,这类药物会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血管收缩,血压会升高,从而减弱降压药的降压效果。
此外,非甾体抗炎药还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对于需要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来说,如果需要缓解疼痛或发热等症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血压影响较小的药物,或者调整降压药的剂量和种类,以确保血压的稳定控制。
总之,服用降压药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但在服药期间,我们必须要远离西柚汁、高盐食物、酒精、甘草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这 “5 物”。
这样做的话,能最大程度上,保证降压药的疗效,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压,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振.高血压用药的几点冷知识[J].健康生活,2022,(05):44-45.
2、万燕,冯霁,胡贤良,等.清晨高血压合并早餐后低血压:饮食治疗的作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31(10):99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