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的女儿说:父亲从来没有反对过毛主席

历史客栈 2025-04-11 10:01:54

在很多媒体的宣传中,博古都是毛主席的对立面,因为有王明和共产国际撑腰,多次反对毛主席的正确主张,最终让中国革命受到了惨重的损失。

但是,博古的女儿秦摩亚后来专门为父亲伸冤,说父亲从来没有反对过毛主席,反而处处尊重毛主席。

秦摩亚为了证明这一点,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谁来担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当时有好几个人选,比如毛泽东、项英、张国焘、张闻天等等。

博古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任命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秦摩亚说:“从这可以看出博古对毛泽东创建红军的尊重。”

第二个例子,是在1932年10月召开的宁都会议上,苏区中央局对毛主席“诱敌深入”的游击战术提出了严厉批评,并决定撤销他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让他离开部队,去后方负责政府的工作。

但是,当苏区中央局把这次会议的情况上报给上海临时中央和共产国际后,上海临时中央和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意见是:同意实行进攻路线,但反对让毛主席离开红军。

上海临时中央和共产国际远东局在回复中写道:“与毛泽东同志的分歧,请尝试着用同志的态度争取他赞成积极的斗争路线,不进行反对毛泽东的公开讨论,现在我们反对他从军队中召回,目前这一步骤会给红军与政府造成严重后果。”

当时,博古就是上海临时中央的负责人,可以看到,他是不同意让毛主席离开红军的,因为他知道毛主席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希望由毛主席继续来指挥红军。

秦摩亚说:“现在有些文章把攻打赣州、让毛离开红军说成是博古中央造成的,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第三个例子,是1933年初的第四次反“围剿”,这次战役是由朱德和周恩来指挥的,取得了胜利,但是在战后的总结中,博古说:“如果有当年朱毛红军游击队配合这次作战,可能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由此可见,博古对朱毛红军的游击战术还是很认可的,并非一味地反对。

第四个例子,是在1934年1月的六届五中全会上,毛主席虽然没有出席,但仍然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为他日后能参加遵义会议打下了基础,因为遵义会议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如果毛主席不是政治局委员或候补委员,是没有资格出席的。

秦摩亚后来说:“如果博古反对毛泽东,他能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吗?”

第五个例子,是在长征开始前,中央收到了毛主席的来信,说他不想走,想留在苏区继续打游击,但博古和周恩来商量后,决定让毛主席一起走。

在不少媒体中,都说是博古不想让毛主席走,在周恩来的极力争取下,才勉强同意了。但秦摩亚并不认可这个说法,而是恰恰相反,是毛主席自己不想走,博古和周恩来一起劝他走。

第六个例子,是在遵义会议时,很多媒体说博古对这次会议的决议不服,拒绝交权,但实际上,博古虽然情绪很低落,但对组织的决定还是没有抵触的,第二天就把自己保管的中央印鉴都交了出去。

据张闻天的妻子刘英回忆,遵义会议后,凯丰劝博古不要交权,但博古没有听他的,还反过来劝凯丰,说我们要服从组织的决定。

还有第七个例子,就是在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野心膨胀,与中央分庭抗礼,博古就坚定地站在了毛主席的一边,驳斥张国焘的分裂行为。

从这些例子来看,博古跟毛主席确实是没有矛盾的,虽然有过一些工作上的分歧,但也都属于正常的工作范围,有不同的意见也是正常的,不能说是“反对毛主席”。

延安整风时,有人曾经对这些问题批评过博古,博古说,在我心里有两条底线:“一是朱毛是红军的缔造者,他们是革命的旗帜;二是共产国际曾要求我要团结毛,所以我不反毛。”

(参考资料:《博古传》《党史文苑》)

1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