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由陆到海:以色列的火箭弹“梦魇”
海基“铁穹”系统源于大名鼎鼎的陆基“铁穹”火箭弹拦截系统。以色列研发“铁穹”系统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应对来自于北部地区的黎巴嫩真主党和南部地区的哈马斯的火箭弹袭击。
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运用火箭弹与迫击炮的袭击战术非常灵活。在冲突缓和期,他们通常采用小组游击战术,持续对以色列人口密集和要害地區进行“放冷枪”式的袭扰。在冲突加剧期,则实施大规模饱和攻击,造成以色列的巨额经济损失和极大恐慌。
“铁穹”系统较高的拦截率,大大改善了以色列在黎以和巴以冲突中的被动局面。以色列国防部计划在全境部署20套“铁穹”系统,包括1 200枚“塔迈尔”拦截弹,彻底解决以色列在陆上面临的火箭弹威胁。
青出于蓝:海基“铁穹”出身不凡
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研制的陆基“铁穹”火箭弹拦截系统由1部EL/M-2084多功能相控阵雷达、1部战场管理控制系统和3部20联装发射装置组成,其装备的“塔迈尔”拦截弹能够对多种火箭弹实施有效拦截。目前,“铁穹”系统已升级到BlockⅡ型并装备以色列国防军。
相比陆基“铁穹”,海基“铁穹”也是由雷达、指控系统和拦截弹三部分组成,但有较大区别。海基“铁穹”系统采用了矩形模块化发射系统设计,既能安装在新型水面舰艇甲板下,也可用来改装现役舰艇。从外形看,海基“铁穹”系统拦截弹采用了与陆基“塔迈尔”拦截弹基本相同的鸭式布局,弹长约为3米,弹重约为90千克,弹径约为0.16米。根据陆基“铁穹”系统射高为5~10 000米、射程为5~70千米的数据推算,海基“铁穹”应该与其相差不大。与同类型的点防空系统如ESSM“增强型海麻雀”和“紫菀”15相比,海基“铁穹”拦截弹不仅在射程上毫不逊色,其发射系统占用空间更小,更适合安装在1 000吨级以下的小型舰艇上,有效增加防空火力容量。
该拦截弹采用近炸引信和高性能战斗部,可靠性高,无需拆解维护,平时放置在由液压控制的20联装箱内,具备倾斜发射和垂直发射两种发射方式。发射架融合了独立的液压控制系统、电源系统、系统故障检测系统等,通过无线电数据链与作战指挥中心相连接,接收后者的控制发射指令。
海基“铁穹”系统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开放式软件设计,使用舰载监视雷达进行目标导引,因而无需额外安装独立的火控雷达,实现了“铁穹”系统与舰载指挥系统的无缝连接。这也意味着,具有多目标处理能力的舰载监视雷达,可同时导引多枚海基“铁穹”系统拦截弹对多个来袭目标进行拦截,使得其具备多目标交战和抗反舰导弹饱和攻击能力。
以对海基“铁穹”系统进行测试的“萨尔”5轻型护卫舰“拉哈夫”号为例,海基“铁穹”直接使用了“拉哈夫”号的舰载雷达和作战指挥系统。“拉哈夫”号装备的是埃尔塔公司研制的EL/M-2248 MF-STAR雷达,4块雷达天线阵面分别装在舰桥上方封闭式塔桅的4个壁面上,可覆盖360°的半球空域,俯仰探测范围为-20°~+85°。为了与“铁穹”系统兼容,以色列海军对EL/M-2248 MF-STAR雷达的火控系统软件进行了修改,使其能够探测和识别多种类型火箭弹。该雷达对火箭弹的探测距离为100千米以上,可同时探测和跟踪数百个空中目标,目标处理能力为每分钟200枚火箭弹(在50千米距离上的定位误差为125米)。
“拉哈夫”号的作战指挥系统采用了开放式架构,能够分析、处理全舰各种传感器信息,具备空情采集、图像绘制、目标识别、计算拦截程序、控制发射和拦截效果处理和辅助决策等能力。此外,该系统还能与以色列国防军的作战指挥中心链接。
海基“铁穹”的作战过程与陆基“铁穹”类似,首先由EL/M-2248 MF-STAR雷达探测、识别和跟踪敌方发射的火箭弹,并将相关数据通过数据链发送到舰载作战指挥中心,紧接着作战指挥中心的计算机迅速算出火箭弹的落点,然后发出指令给发射架发射拦截弹。当拦截弹发射后,会不断接收火控系统上传的目标弹道数据,据此对自身飞行弹道进行修正。在拦截末段,拦截弹打开自身的雷达导引头获取目标信息,完成末段交会,最后引爆战斗部,释放出高速預制破片来摧毁火箭弹。
海陆一体:打造多域安全保护伞
作为以色列海军近程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基“铁穹”火箭弹拦截系统由于装配在军舰上,可以采取移动发射方式对火箭弹进行有效拦截,还可以对海上油井等重要目标实施伴随保护。今后,陆基与海基的“铁穹”拦截系统相互配合,以色列对射向特拉维夫和其它重要城市的火箭弹的防范能力会进一步提高,另一张空中“拦截网”正在海上逐渐展开。
由于“铁穹”系统的“塔迈尔”拦截弹的造价超过了35 000美元,而哈马斯武装组织自制的“卡桑”火箭弹造价最高不超过800美元,拦截成本过于高昂,以色列正在考虑与美国合作研发成本更低的激光手段用于“铁穹”系统。此外,以军还在对“铁穹”系统的性能进行升级,使其能够拦截射程70~250千米的远程火箭弹。
以色列海军规模相对有限,役龄最年轻的“萨尔”5轻型护卫舰服役也已经近三十年,面临装备更新的窗口期。目前,以色列海军只有“哈拉夫”号轻型护卫舰装备了海基“铁穹”系统。以色列海军计划未来在所有的“萨尔”5型轻型护卫舰和“萨尔”4.5型导弹艇上加装海基“铁穹”系统。不过,受舰艇系统设计因素影响,“铁穹”系统的发射架只能装在舰艇尾部的飞行甲板上,而且由于飞行甲板面积较小,只能安装1部20联装发射架。
未来以色列海军的主力水面舰艇将是计划在2025年列装的4艘“萨尔”6护卫舰。虽然排水量只有2 000多吨,但“萨尔”6护卫舰融合了最先进的隐身性能,系统集成和自动化也达到很高的水平。“萨尔”6护卫舰的主要使命是反舰和防空作战,不仅能够打击各种类型的海上目标,还可以在联合作战中提供火力支援,打击陆上固定目标。这一特点使其具备了出色的改进潜力。下一步,以色列海军计划将“铁穹”系统的发射架安装在“萨尔”6护卫舰甲板下方的垂直发射单元内,与“巴拉克”8防空系统融为一体。由于其空间较大,能够安装两部“铁穹”系统的20联装发射架,将具备更为强大的反火箭弹能力。
随着以色列海军所有军舰都装备海基“铁穹”系统,以色列的导弹防御体系将突破大陆延伸至海上,从而在地中海为以色列撑起新的安全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