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雨水节气
东风解冻,草木萌动
天地间充盈着温润的生机
此时养生要顺应春生之气
做到“护肝脾、祛湿寒、升阳气”
收好这份《雨水节气养生指南》
为全年健康打下好基础

雨水五个养生关键点
饮食调养:健脾祛湿黄金期
雨水节气天气渐暖、降水开始增多,湿气也逐渐加重,容易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一时期的健康保健重点在健脾祛湿,尤其南方。
中医认为,多甘少酸健脾阳,是雨水节气饮食的重要原则。应少吃山楂、乌梅等酸味食物,多吃大枣、山药等具有甘甜的食物。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腻、高糖等容易加重湿气的食物。
另外,雨水节气可适当吃些辛温的食物,如韭菜、香椿、葱等,有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
穿衣法则:下厚上薄护阳气
在季节交替之际,尤其是冬春之交,气温变化多端,“倒春寒”现象尤为常见。因此,在这个时节里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应重点做好腰腹、膝足以及后颈这三个部位的保暖。
经络养生:敲胆经疏肝气
晨起拍打大腿外侧(风市穴→阳陵泉);睡前推肝经(大腿内侧从根部至膝)
运动指南:和缓舒展升发阳气
选择温和有氧的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每天30分钟,微微出汗,可促进气血循环排除湿气。
饭后适度散步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但是饭后剧烈运动反而会影响肠道功能,加重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所以,饭后散步应根据个人情况来适度运动,不建议剧烈活动。
情志调节:让心情如春草生长
在起居作息方面,要保持情绪平和,应保持夜卧早起,顺应自然。家里和办公室可增加绿植摆放,绿色环境有助于舒缓肝气。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