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关系里最重要的就是夫妻二人对彼此忠诚,一旦忠诚的底线被打破,就会像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一样后患无穷,此类事情在现实中屡见不鲜。
案发当时
2017年的一天晚上,扬州市公安局接到一起报警电话,电话那头的男子声称自己刚刚杀了人,地址在某某烧烤店二楼。
警方再三询问对面的男子是否真是他杀了人,男子都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警方不敢犹豫急忙向案发现场赶去。
到了现场发现,事发现场某某烧烤店的一楼是营业区,二楼是店主章某和妻子马某居住的地方。
民警走上楼看到报案的男子章某,衣服上全是喷溅的血迹,章某的身后站着他的妻子马某,而他们的旁边正躺着被杀害的男子冯某。
满是血迹的案发现场,警方急忙向章某和马某询问事发经过。章某声称自己看到冯某进到自己的家中行窃,由于天色较晚,自己靠近小偷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桌子,被小偷发现。
然后,小偷就朝着他所在的方向跑过来,二人发生了激烈打斗。章某实在打不过小偷,只能凭记忆拿到自家的刀具实行正当防卫,不慎将小偷冯某捅死。
章某向警方描述案件经过的时候,多次强调自己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这引起了警方的怀疑。经过警方的初步调查,发现冯某身中30多刀,每一刀的力度都很深。
警方调取冯某的身份信息发现,他有吸毒前科以及很多案底,并且在附近找到了冯某的车辆,里面有很多非法的管制刀具。
基于此警方认为冯某有入室盗窃的嫌疑,但对于多达30余处的刀伤,警方仍然觉得不太合理。
后来,警方又按照程序询问章某和马某是否认识这个行窃的小偷,二人想都没想就说不认识,这个行为也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不久警方又在案犯现场进行走访调查,发现烧烤店周围的邻居都认识这个死者冯某,更有围观群众告诉警方,经常看到冯某去章某家的烧烤店吃饭。
隔壁超市的老板娘说:“这个人经常来我们店里打公共电话,一打就是很长时间,而且之前问他,他说是和烧烤店的老板娘打电话,怕被章某发现才打公共电话的,现在用公共电话的人少咯,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超市老板娘的一番话,让民警们明白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入室盗窃案件,立即将章某和马某抓捕归案。警方对二人分别进行了审讯,章某还是坚持自己之前的说辞,情绪也十分的冷静。
另一边询问马某的时候,她回答的支支吾吾,无法完整的描述当时所目击的案件经过,警方决定从马某作为突破点来寻求案件的真相。
很快马某的心理防线已经全线崩溃、以泪洗面,对于案件背后的真相却闭口不谈。警方告知章某他的妻子已经崩溃,趁早说出事情的真相他们都能尽快解脱。
章某听到后释然的笑了一下,开始对警方讲述事情的真相,案件的背后居然隐藏着一起出轨事件。
原来,章某夫妻俩和死者冯某早就认识。有一天冯某来烧烤店吃烧烤,章某并不喜欢一脸地痞流氓样的他,但觉得也是一笔生意不必伤了和气,夫妻二人就客客气气的招待了冯某。
冯某好像特别喜欢吃章某家的烧烤,开始一星期来一次,后来二三天就要来一次,章某逐渐变得不耐烦了,妻子马某倒没有什么看法,每次冯某来店里都是她去招待。
一来二去,两个人的关系就变得暧昧起来。当然,主要是因为后来章某和马某的夫妻感情出现危机,才导致马某和冯某产生了不正当关系。
事情真相大白
章某和妻子马某来自安徽的一个小地方,章某觉得家乡的发展前景不好,就带着马某一起来到扬州做烧烤生意。
一开始两个人只是在路边摆烧烤摊,后来慢慢攒了一点钱,租下了一个店面用来开烧烤店。
做完这些事情二人的积蓄所剩无几,想要在扬州站稳脚跟,还需要更加的勤奋努力,烧烤一般都是晚上吃的人多,日夜颠倒成了家常便饭。
他们为了经营烧烤店过得十分辛苦,几乎没有时间休息,每天早上七点才能躺下睡觉,中午三点又要起床,这种辛苦对普通人而言都难以承受。
章某和马某日复一日的坚持着,为了女儿可以忍受各种艰难的挑战,二人的努力附近的居民们都看在眼里,非常佩服和认可一对年轻夫妻能够吃这么。
章某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对自家生意兢兢业业、从不怕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光顾烧烤店。夫妻俩努力工作了几年也存下了一笔积蓄。
生活开始富足起来后,章某却感觉到妻子的心态逐渐变得物质起来,似乎以为自己成了有钱人经常与他人攀比。
对于未来章某原本计划先给孩子买房,为他们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马某不太同意这个想法,她更倾向于购买一辆车,有了车出远门也很方便。
事实上章某明白妻子的心思,有辆车回家过年时也倍儿有面,但他依然更加倾向于优先购买房产,认为房子是一项长远的投资、更加可靠。
不久章某就自作主张的买了房子,马某就发现自家银行卡中的积蓄所剩无几,便知道丈夫拿二人的积蓄买了房子,但此事却没有告诉她,这让十分的生气夫妻关系陷入了僵持。
日子还需要继续过下去,两人还是一起经营着烧烤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冯某出现了。2016年年初,二人家中有急事需要回安徽老家一趟,回家的车票早已被早早抢空,只能考虑借车回家。
思来想去,两人的朋友圈中只有冯某有车,马某提议借冯某的车回老家。章某不喜欢流氓的冯某,就说自己再另想办法,奈何章某没有借到车,两人只能联系冯某。
就这样夫妻二人和冯某加了微信,章某实在不喜欢冯某,之后把他从联系人中删除,但妻子马某仍然保留着对方的联系方式,这也是为何冯某来吃烧烤都是马某接待的原因之一。
到了6月份,马某突然背回来了一个新的包包,章某心思淳厚并未多想。
过了两天章某翻找东西的时候,无意间看到马某的新包包,打开了包包发现里面有一张发票,赫然写着包包价值1万多元,落款写的还是马某的名字。
家里的存款全都被章某拿去买房子了,哪有这闲钱买这么贵的包包?章某拿着包去质问马某,马某早就因为章某擅自花掉积蓄买房子而感到不满,现在章某还来管她买不买包,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两个人开的烧烤店有一个分店,马某离开家后一直在分店待着。有一天,章某得知马某出现在某宾馆附近,害怕妻子做出对不起自己的行为。
他连忙赶到酒店楼下,发现了马某的电动车,确定了妻子就在宾馆里,章某就在楼下守着马某出来。马某走出宾馆,看到章某在门口想要躲开,但却没有躲掉。
章某要求马某带他去昨天住的房间,看看到底是和谁在幽会,遭到马某拒绝。
章某对于房间里是谁心知肚明,马某走后冯某再也没有来过烧烤店,他查看分店的监控时发现冯某天天出现,没有其他客人时两人还会在店里调情。
为了防止马某再做出对不起自己的行为,章某只好给岳父打电话,让妻子向父亲保证以后再也不出轨。经过此事马某确实和冯某断了联系,可冯某一直纠缠马某,在烧烤店附近刷存在感。
有时候打不通马某的电话,还会给章某打电话,章某对此十分生气,可想到妻子和这个男人已经没有了联系,也就没有理会。
案发当天章某采购完回到店里,发现冯某的车停在楼下,感觉事情不对,他躲了起来想要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结果却发现冯某和马某激情的一幕。
妻子的又一次的出轨使他丧失了理智,等到冯某出来的时候,他拿着刀发了疯似的捅了冯某三十多刀,不顾冯某的求饶就这样将他活活捅死。
有了章某的证词,警方立即将其移送到检察机关,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章某无期徒刑。
婚姻不是儿戏,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是要及时沟通,无法解决的可以选择离婚。出现问题时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决定,终究会为未来生活埋下隐患,及时止损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当然,止损的方式也需要合法合规,杀人不仅会害了他人,也会坑害了自己。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