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海峡导报报道,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出席“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座谈会”,同日中国外长王毅就台湾问题发声,引发广泛关注。这两件事为台海局势带来新的思考,也让两岸统一的话题再度成为焦点。
台湾(资料图)
马英九在座谈会上表示,高昂军费对台湾是沉重负担,基于长远考虑,两岸应寻求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他提到,两岸互信建立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在这一共识的支撑下,台方可与大陆保持和平友好关系,推动各领域的合作交流。回顾历史,马英九执政的8年,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的框架下,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两岸在经济、文化、人员往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两岸贸易额持续增长,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民众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这不仅促进了两岸经济的繁荣,也增进了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
然而,2016年马英九卸任后,主张“两岸互不隶属”的蔡英文、赖清德上台,两岸关系急转直下。他们拒绝接受“九二共识”,导致两岸沟通渠道中断,互信丧失,台海局势愈发紧张。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21年将台湾评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美国CNN国际评论员札卡利亚在去年3月更是指出,台海情势变得“更危险”。在这种紧张局势下,台湾地区的军费开支不断增加,给当地经济和民众生活带来了沉重压力。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台湾地区军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上升,原本可以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资金被大量投入到军事领域,这无疑损害了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
台湾(资料图)
马英九此番表态,体现出他对当前台海局势的担忧,以及对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期望。但也有人对他“备战有必要”的说法存在争议。从客观角度看,若两岸都秉持一个中国原则,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前进,自然不会有冲突。可一旦有人妄图分裂国家,偏离正确轨道,局势便难以预测。
就在马英九发言的同一天,中国外长王毅明确强调,在联合国,台湾地区只能叫做“中国台湾省”。这短短5个字,清晰且有力地明确了台湾最终的地位。近年来,部分势力刻意歪曲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民进党当局、美国、欧洲、日本等都参与其中。王毅外长的表态,正是对这些错误行径的有力回击。
联合国宪章的基石是主权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准则。西方在俄乌冲突中,多次以“尊重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由向其他国家施压。按照这一逻辑,在台湾问题上,他们也理应支持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然而,部分西方国家却在台湾问题上搞双重标准,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台湾(资料图)
王毅外长还特别点名日本。在台湾已经回归中国80年的今天,仍有部分日本人与“台独”势力暗中勾结,鼓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王毅外长正告这些人,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更应深刻反思历史,尊重中国主权,而不是在台湾问题上玩火。近期,台当局小动作不断。其高级官员推动台企与乌克兰同行建立所谓“联系”,还拉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人员搞“闭门研讨会”,讨论战时应对举措。美国甚至为其出谋划策,让民进党当局建立备用网络系统等。这些行为无疑是在加剧台海紧张局势,是对两岸和平稳定的严重破坏。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大陆用“中国台湾省”5个字,再次向世界宣告了台湾的地位。无论从历史、法律,还是国际关系准则来看,两岸统一都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尽管当前台海局势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大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下,以及广大中华儿女对统一的期盼中,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各方都应认清形势,顺应历史潮流,为两岸和平统一贡献力量,而不是制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