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末年为何采取“驱准保藏”南路进兵的谋略?

友易谈历史 2023-06-22 08:23:06

无论在哪个朝代,西藏都是一条极其重要的边境防线。但也因此,西藏始终处于不断的纷争之中。其他部落对西藏地区的觊觎以及外族不停的骚扰,都决定了西藏不能成为宁静之地。

清朝过大的版图也导致中央机构不能及时收到西藏的军事信息,无法对西藏的局势进行正确的判断。

为何要“驱准保藏”

西藏不断产生叛乱其实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历史问题。

十七世纪,厄鲁特蒙古中的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前往青海,他和西藏的黄教首领达赖五世、班禅四世合作,建立联合统治。从此,达赖、班禅成为西藏的最高教主,政权则掌握在顾实汗手中。

清朝定鼎北京之初,没有直接统治西藏的能力,于是选择利用忠诚的顾实汗对西藏实行间接统治。

清政府和西藏政府本是互派使者的关系,后来慢慢演变成隶属统治的关系。

在清朝统治时期,西藏一直属于是“小动作”不断的地方,清政府也从未对西藏进行一个彻底的完整的改革,总是对西藏叛军不进行彻底的平乱,然后中央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对西藏进行统治。

在中央对西藏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策下,西藏统治集团也渐渐与中央离心。

康熙五十六年,西藏周边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以维护宗教的名义招兵,并且带兵入侵西藏。军队作战勇猛,一路冲至拉萨,杀死和硕特汗王。

同时,其他准噶尔势力大量渗入西藏。

驻守巴尔库尔的将军在捕获了一位藏区哨兵之后,才得知发生在一年前的这次准噶尔部入侵战乱。

康熙及朝廷内部听闻后也没有过大反应,有些轻视这次准噶尔入侵西藏。甚至还认为这次准噶尔入侵西藏只是为了“借道”攻打别的地方。中央集团错误的预判让准噶尔部队有了更多调整军队和入侵策略的机会。

之后在准噶尔军事部队更强烈的入侵下,康熙及中央政府才明白,这是对西藏的战争,而不是“借道”。

中央第一次在1718年同意向西藏调兵进军,护军统领温普又奉命率领“荆州之五百名满洲兵”。不仅防范准噶尔远征军,而且震慑威海、康区等周围蠢蠢欲动的地方分裂势力。

1718年,清政府向西藏派出的八旗军官确实有利的缓解了准噶尔进军西藏的压力,更是1720年跟随定西将军进兵拉萨,赶走准噶尔军,参与收复西藏的军事运动。这对清朝的统一具有不可泯灭的作用。

之后,中央敕封噶桑嘉措为达赖七世,并护送入藏。同时,在西藏贵族中挑选藏王管理西藏。

“驱准保藏”向南路进兵

康熙选择让八旗精锐处理西藏边疆准噶尔远征军队的威胁,但当时四川绿兵营发生了兵变,在此情况下,康熙又紧急抽取荆州的八旗军前往成都。

这2000多名从荆州派出的八旗兵是康熙皇帝于康熙五十六年决策兵分南北两路“驱准保藏”的重要兵源。

荆州派出的八旗兵对于四川、青海等地的局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强化了西南地区的军队部署力量。

这2000名在四川的荆州八旗驻防军在南路四川等周围地方防范准噶尔军队的侵扰,也要保障这次清军对准噶尔的严防,即防止准噶尔之后的南逃动作。

但清军入藏作战后被准噶尔军队打的惨败,四川的八旗驻守军不能再进行消极防御。

康熙五十七年,首次入藏作战全军覆灭于喀喇乌苏河畔的消息传入北京京城,朝廷大惊。康熙帝派出第十四子出任大将军,坐镇西宁,再次“驱准保藏”。

同年,康熙下旨荆州的八旗军再抽出一千前往成都驻扎预备战争。

这次调整,对于已在成都的两千八旗兵来说,已时隔一年。

当时康熙皇帝计划的仍是传统的北进青藏路线,并没有其他路径。但主政西藏多年的年羹尧建议清朝地方精兵对西藏进行四路围剿,然后兵分南北两路迅速入藏,一雪前耻!

在年羹尧的提议下,中央领导机构还没到两个月就决定从新的南路进兵的重要策略。

这一观点具有很高的可行度,得到康熙皇帝的肯定和批准。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下旨决定各地抽调一部分精兵经过湖南西部进入云南,然后进入川藏的沿线要地。

之后,在色楞所部惨败后,中央在之前抽调的2000名荆州八旗军的基础上,进行西南地区的军事调动,决定开辟南路的新的向青藏进军路线,与北路清军一起配合入藏。

从此,兵分南北的入藏战略正式确立。

康熙五十七年,清军驻军理塘,为了保证南路军成功入藏作战,清朝决定彻底的控制理塘。但理塘上层对清政府和准噶尔部之间的态度犹豫不定。

康熙八十五年,清朝决定通过军事策略强势底定理塘,抓捕并处理多个态度不明的理塘上层,理塘部落才服气顺从清军。理塘当地民众的帮助也为南路军队入藏做出了突出贡献。

康熙五十九年,清军兵分南北,再次开展“驱准保藏”的军事行动。

清军这一次再藏作战所向披靡,准噶尔对西藏地区长达三年的统治正式结束。

西藏地区再次纳入清朝管辖。

三代皇帝“驱准保藏”,稳定国土

清朝的版图由五个不同的区域组成,分别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中原,西藏,新疆。

清朝在入关前就已经考虑过与蒙古的关系,一直想着联姻,结为亲家,但事实上,蒙古是不愿意的。

其实早在1688年,噶尔丹势力侵入喀尔喀蒙古,蒙古准噶尔就已经入侵过清朝,并一路向东进到北京。

这次蒙古的大范围入侵让中央朝廷也坐不住了,康熙帝亲自挂帅出征。这一关乎清朝统一板块的战争——准噶尔之战,长达七十年,跨越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

康熙二十九年夏天爆发的乌兰布统之战,清军胜利。乌兰布统战后,清军对噶尔丹穷追不舍,经过两次大战最终迫使噶尔丹于康熙三十六年服毒自尽。

但清政府和准噶尔汗国的故事还没结束,甚至还没到高潮。而且准噶尔汗国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这次准噶尔汗国决定将扩张方向变为青藏。

康熙四十四年,和硕特汗国发生内乱,行政和武装政权领导人拉萨汗与达赖系统的“第巴”桑结嘉措内讧,导致桑结嘉措被杀。

康熙六十一年冬日,康熙皇帝驾崩,第十四皇子从西藏回来到北京奔丧,把西藏的事务暂时拜托给延信总管,十四皇子以为这次停留的时间会很短,不会给和硕特汗国机会叛乱。

但新上台的雍正皇帝与第十四皇子和延信一起被圈禁,无法知晓青藏地区的内务问题,更无法处理这些问题,青藏地区出于无人领导的群龙无首状态。

雍正元年,和硕特汗国原亲王找准机会在青海起兵叛乱,拉萨与清朝首都北京断了联系,西藏陷入一片混乱。雍正曾想用和平手段解决这次叛乱,但和硕特汗国原亲王罗卜藏丹津并不愿意。

同年10月,中央政府派出年羹尧入藏平乱,抵不过正规军的罗卜藏丹津军队很快分崩瓦解。

雍正二年,罗卜藏丹津在掩护下伪装成女人逃脱追捕,投身于准噶尔汗国。之后,清政府成功的将青海纳入帝国的板块。

乾隆五十三年,本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廓尔喀王国,对西藏不宣而战,打的西藏措手不及,大举进行入侵。

西藏政府本想以签订巨额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换廓尔喀退兵。但不死心的廓尔喀以此条约赔付的巨款为由,再次入侵西藏。

这次,西藏地方政府再也瞒不住了,消息传到了京城里面,皇帝大怒,派出福康安将军进行反击。没有经过系统化训练的廓尔喀军队抵不过清朝派出的军队,很就被打的崩溃。

福安将军胜利后也没有放过廓尔喀,带兵成功翻过喜马拉雅山,打到廓尔喀王国境内。

最终,廓尔喀国王俯首称臣并且纳税,请求清朝退兵。

结语

清朝中央及皇帝所做的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征服西藏为己所用也是如此,根据局势的变化实时调整进攻策略,也是成功的关键。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