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体验过劳累、疲劳、全身没劲等感觉,尤其是在长时间劳动或重体力劳动之后,或者是在感冒、腹泻、大量出汗等之后更为常见和明显;上述的虚弱之感,在医学上被称为乏力,多在休息或相应疾病痊愈之后,好转并消失 ,持续的时间都比较短,一般几个小时或几天就好了; 但是,也有很多人的乏力会持续很长时间; 在门诊,有大量主诉为:疲劳、全身没劲或乏力的患者在各个科室就诊;那么乏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定义、如诊断、如何治疗呢?其实 乏力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长期的乏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医疗经济负担。本文将根据《乏力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为您初浅解读乏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乏力的定义与分类
乏力(fatigue):是指个体主观感觉体力下降,伴随困倦、虚弱或疲乏等症状。乏力的分类:根据病程的长短,乏力可以分为急性(1个月内)和慢性乏力(6个月以上)。按病因分类,乏力又可分为生理性乏力与病理性乏力,其中生理性乏力常与心理压力、睡眠障碍等因素相关,而病理性乏力可能涉及全身各系统的疾病。
二、乏力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乏力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1、生理性原因
运动缺乏或过度睡眠不足增龄妊娠与围绝经期2、病理性原因
消耗性疾病:如癌因性疲乏(CRF)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性贫血精神心理疾病感染性疾病:如“长新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药物和其他物质摄入发病机制方面,乏力与线粒体功能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密切相关。不同的疾病可能导致乏力的不同发病机制,如炎症理论、神经内分泌理论等。
三、乏力的诊断
乏力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评估结果。全科医生应进行详细问诊,包括起病情况、症状特点、伴随症状等,并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此外,根据病情,安排有针对性地检查项目进行评估,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系列等。
详细问诊:了解患者的起病情况、症状特点、伴随症状等。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浅表淋巴结、甲状腺、肺部、心脏、腹部、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等。相关检查:根据情况进行相关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系列、心电图、胸部和(或)颈部、头部的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思维导图: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明确导致乏力的原因。四、乏力与心理因素有何关联?
乏力与心理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根据《中华全科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乏力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乏力不仅与生理因素相关,心理因素也是导致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下是心理因素与乏力关联的几个方面:
心理压力和焦虑: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导致食欲下降、身体乏力和精神不振。这种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冲突,特别是抑郁和焦虑,往往是导致心理疲劳的发生,从而引发乏力感。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对事物缺乏兴趣,包括饮食,同时伴有身体疲劳和精神低落。长期的情绪低落、失去快乐感,可能是抑郁的表现,这种精神状态可以导致乏力感。情绪波动:突然的情绪变化,如悲伤、愤怒、紧张等,也可能短暂地影响食欲和身体状态,可能会出现不想吃饭、浑身无力且精神差的情况。精神性头晕:精神性头晕又称为心因性头晕、慢性主观性头晕,是由于心理或精神因素导致,以姿势性或视觉性眩晕、空间运动不适等主观慢性恐惧性头晕症状群为表现的疾病。这种头晕可能伴随乏力、恶心等症状。癌症相关性乏力:在癌症患者中,乏力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痛苦的症状,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癌症相关性乏力与心理痛苦和低社会心理支持水平有关,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教育、冥想、正念减压、放松训练等。因此,对于乏力的患者,除了进行生理疾病的排查和治疗外,还需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必要时提供心理支持和治疗,以帮助患者改善乏力症状。
五、乏力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为乏力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方案,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自我管理策略和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案分为生理性乏力和病理性乏力的治疗,生理性乏力,而病理性乏力则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如休息、营养支持、运动锻炼等,以及药物治疗,针对明确病因的乏力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乏力需要根据其原因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生理性乏力: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如保证充足的休息、适当运动、改善饮食和避免不良嗜好等。病理性乏力: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贫血、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或治疗慢性疾病等。非药物治疗:包括充分休息、营养支持、适当锻炼、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干预等。药物治疗:针对明确病因的乏力,进行药物治疗以改善症状,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和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中医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用益气补虚、补血补虚、养阴生津和温阳补虚等方法。精神心理治疗:针对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六、乏力的管理与随访
良好的管理流程对于改善乏力患者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管理包括病因学和认知管理、营养管理、心理管理、康复管理和跨学科综合管理。随访内容包括监测乏力症状的变化、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估,以及必要时的转诊。
七、乏力的预防
预防措施包括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强调普及乏力相关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二级预防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随访,控制危险因素;三级预防则针对已患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康复,避免疾病加重。 此外,健康教育也是预防乏力的重要环节,包括营养、运动和心理认知相关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公众对乏力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结语
乏力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症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通过详细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乏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乏力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为全科医生及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提供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诊治流程和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乏力患者的诊疗效果,改善其生命质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关于乏力的全面而专业的解读,涉及乏力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预防。同时,通过共识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降低不必要的医疗开支,实现医疗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乏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