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是秦赵争霸战中至关重要的一役,这场由韩国祸水北引酿成的大会战,最终奠定了秦国的优势地位,经此一役,六国都失去了独立对抗秦国的能力,秦国统一天下只是个时间问题了。那么这样一场战役,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来探究一番吧。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上党(今山西长治上党区)争端问题。
公元前262年,秦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使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中心地带完全失去联系。韩王被迫割让上党郡给秦国。
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投降以苛暴著称的秦国,于是同上党郡的百姓达成共识,准备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和大臣们商议是否接收上党郡,大臣们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是冯亭在转移矛盾,嫁祸给赵国,让赵国蒙受无妄之灾;一种意见认为这是送到嘴边的肉,不吃白不吃。赵王考虑之后决定收下上党郡,封冯亭为华林君,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同冯亭一起防御秦国。
廉颇
长平之战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秦赵两军的对峙阶段。赵军在廉颇的率领下,采取守势,秦军无力强攻,双方维持对峙状态。
廉颇之前防守的失利,以及当下的只守不出的龟缩战术,让年轻气盛的赵王十分不满,而且赵国的军粮也开始供应不足,赵国向齐国等国借粮,遭到了拒绝,赵王不想再这样耗下去了。
秦国这边也消耗巨大,为了尽快取胜,秦国国相范雎使出了反间计。秦国花重金收买人在赵国散播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就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王听信了谣言,于是不顾大臣们和赵括母亲的反对,派赵括替换了廉颇,担任抗秦统帅。
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赵奢在世时就下过断言,说如果赵括将来被委以重任,那必然会招致大祸。
但是赵括自己却自命不凡,觉得王龁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如果换成白起,说不定还能和自己搏一搏。
秦国见反间计起了效果,马上把前方秦军的主帅悄悄地换成了白起。
廉颇在长平布置的防线示意图
第二阶段,秦军出击歼灭赵军阶段。在这个阶段,秦军先是设计引赵军进攻,然后再围困赵军,赵军最后不得不投降。
在流言和猜忌的双重作用下,赵王做出了足以令他后悔终生的决定,他不顾蔺相如和赵括之母的劝阻,派遣这位虚有其名的名将之后前往长平,取代廉颇继任主将之位。刚一赴任,赵括便遵照赵王旨意,对人事和战略进行调整,由于缺乏实战经验,他错估了当前的形势,也不明白赵军并没有决战的实力,一心准备带着军队出门决战。与此同时,秦国得知了赵军更换主将的事情,便秘密安排风格犀利狡诈的白起担任秦军统帅并加派兵力增援前线。白起到任后,立刻对形势展开分析,他知晓赵括仅有军事理论而无实际经验同时性格鲁莽,便针对性地定下了诱敌而出,一举歼灭的战术。
白起采用诱敌策略,秦军佯装战败,诱使赵军来追,赵括果然上当,率军追到了北部的秦军营垒,秦军坚守营垒,赵军始终无法攻克。
白起命令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部队绕到赵军的后方,又命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开路,从中间截断赵军主力与南部赵军的联系,赵军被一分为二。
赵括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率领的赵军主力已经被秦军包围,而粮草辎重在南部赵军那里,赵括几次率军突围不成,于是改为防御,伺机突围。
南部赵军没有主帅,和主力失去联系后不敢轻举妄动。秦王得知赵军主力被围后,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附近地区)征调15岁以上青壮年投入到长平战场。这支队伍起到了阻挡援军和断绝粮道的作用,南部赵军也被这支队伍堵住去路,成为秦军的囊中之物。
长平之战示意图
赵军主力已经断粮46天,军马被吃没后,士兵开始相互残杀为食,赵括绝望之中只好再次组织突围,结果被秦军的箭弩射死,赵军突围不成后,只好投降。
白起下令将余下的赵军全部坑杀,只留下年纪小的240多个士兵放回赵国。
长平之战以秦军获胜而结束,尽管赵军全军覆没,损失士兵达45万之多,但秦军也伤亡惨重,前后投入了60多万士兵,损失30多万。
赵国战败固然和赵括的错误指挥有关系,但外交失利和国力贫弱也是重要原因。
秦赵两军在长平对峙期间,赵国大臣们曾商议如何与秦国议和。一派认为应该直接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求和;一派认为不如派使者携重礼去楚、魏联系合纵抗秦,这样才能逼秦和谈。结果赵王采用了第一个策略。
秦国隆重接待了赵国的使者,并放出秦赵即将和谈的消息,楚、魏两国听说后以为秦、赵已经议和,就没出兵救赵。赵国在外交上陷入孤立。
从国力上讲,当时秦国已经消灭了义渠戎,占领了巴、蜀和楚国西部的大片领土,国力强大。而赵国在鼎盛时期的国力也不及秦国,到了赵孝成王时已经衰败,更无法和秦国相比。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如果按照廉颇的那种耗时、耗粮的打法,赵国可能依然会失败。
动漫中的白起
从长平之战得到的教训
①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国家的统治者是国家的心脏,他的实力决定国家的实力。
③经验的力量有时候比知识的力量更大。
只有白痴才来说长平之战秦军损失三十多万,白起说的损失过半是说的邯郸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