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年初,全球研究报告中心发布了全球各国月工资的排行,瑞士以6000美元的高平均工资位居首位,而我国则位居第69位。
近年来,因为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大批的工人下岗,工资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此外,又因为工资的影响因素,我国的外贸订单开始大量流失。

可能有人会有疑惑,我国工人的工资都已经下降了,这样一来对于外贸订单的成本也会降低,外贸订单怎么会流失呢?
虽然我国的工资水平和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由于泰国等国家的工资更低,生产成本也就更低,相较于我国的劳动力更为廉价。
这样一对比,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就没有了优势,也就造成了外贸订单流向了东南亚的局面。

不仅如此,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发达的印度也分到了一杯羹。
这些年来,印度凭借着其劳动力丰富而且廉价的优势,拿到了很多工厂的代生产订单,这也是为什么印度能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制造商的缘由。
目前,像泰国和越南这些国家的外贸订单成本可能仅需要我国的一半,想要和这些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国家竞争,我国的企业应该怎么做呢?

是否能够只是依靠去降低成本、压缩工人工资、又或是减少企业利润来争夺这些订单呢?
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利润都不足百分之5,一味的降低企业利润会让企业更加艰难。
放眼世界,只有我国才是一个拥有全部工业种类的外贸国家,劳动力也是极其的丰富,但是目前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劳动者的工资增长速度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

所以降低工人工资则是更是不可取的。我国有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各地消费水平都不一样,再去压缩工人的工资会让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
国内很多企业形成不了自身的企业特色,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局面。
大多数企业没有基于自身的实际发展制定目标,而且没有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通常是走一步看一步,让自身失去了竞争力,让大量的外贸订单流走。

在疫情结束之后,有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南方大量工厂的负责人开始去国外争取外贸订单。
看到这个新闻,不少不明真相的群众可能会认为工厂老板很有眼光,很有经商头脑,懂得市场变化。
但是转念一想,去海外争取订单,是要和大多数的企业一起竞争,竞争的因素的关键就在于成本。

成本里面包括了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材料和工人的工资,想要降低成本,就要压缩这两项。
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源头材料以及员工工资已经不能够再去大幅的压缩,成本无法降低,可能就会失去订单,没有了竞争力。
而企业要想提升自己固有的竞争力,留住外贸订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目前最好的做法就是从企业自身开始下手,来提高自身竞争力。重要关键点就是通过不断的引进人才,缩短工时,提高产品质量等来争取外贸订单。
其次,促进企业转型,第二重要的就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学习新的技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要让这些外贸企业来主动和我国的企业主动进行合作。
这才是企业最终要实现的目标,而不是把我国的工资和那些劳动力廉价的国家做对比,我国的企业要走出一条特色的中国道路,提升自身的创造力。

最后,企业应该树立长远的经营目标,只看到目前的发展状况是远远不够的。
外贸要根据本国的特色来打造具有大国特色的企业,与国外的企业建立合作,改变传统的抢订单的形式。
知道和发现自身的问题,去制定实际的计划解决问题,是所有企业都要认识到的,同时这也是各大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则。

总之,为了争抢国外的外贸订单,将我国的工人工资与东南亚等国的工资做对比,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不能总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取订单,这样的获得微薄利润的方法绝对不可取。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人吃饱了就会有无数的烦恼,只要不喂饱,那只有一个烦恼
T主动给高工资,真为了工资原因?
怎么还要内卷?
[得瑟]想想吧!有人觉得工资高了!不挣钱了!肯定让我们降工资!他们才好坐下来数钱!根本不会考虑你花多少挣多少[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