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通知,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展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试点产品涵盖乘用车、客车以及货车三大类。其中,九大试点联合主体以及所在城市分别如下表所示。
试点申报是第一阶段,产品准入+上路通行为后续重点环节
此前,2023年11月,四部门就曾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的组织实施分为试点申报、产品准入试点、上路通行试点、试点暂停与退出、评估调整等五个阶段。目前看来,第一阶段试点申报遴选工作已完成。
第二阶段,四部门将指导进入试点的联合体开展产品准入试点,包括两个环节:1)产品准入测试与安全评估。进入试点的汽车生产企业要细化完善产品准入测试与安全评估方案,开展产品准入产品测试与安全评估工作;2)产品准入许可。通过产品准入测试与安全评估、且产品符合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检验要求后,汽车生产企业向工信部提交产品准入申请,由工信部作出是否准入的决定。
第三阶段,取得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办理车辆登记后,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
行业催化事件不断,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几年前行业就开始讲,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就在近期,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催化事件不断:
5月31日, 近100亿的北京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项目招标出台。5月29日,工信部宣布规划1亿个11位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用于车联网业务。这一规划旨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的高质量发展,以响应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相关部署要求。2013年1月,工信部等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车路协同即将迎来发展提速期 。该文件的发布,有助于推动车路协同的规模化示范应用。在政策、市场等多方努力下,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而从最新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共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9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6800多张,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8800万公里。
当前,汽车网联化逻辑确定,网联化是自动驾驶必然趋势,车路协同优势明显,政策驱动各地车路协同试点建设。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哪些领域将获益?
当前,汽车网联化逻辑确定,网联化是自动驾驶必然趋势,车路协同优势明显,政策驱动各地车路协同试点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网联相关产业中又有哪些领域将获益呢?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报告显示,在中性预期情景下,预计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为7295亿元、25825亿元。其中,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为产值增量的主要来源,包括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和基础支撑领域。
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结果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值增量测算层面,主要围绕汽车智能驾驶硬件及软件、智能座舱硬件及软件、车载应用软件、车载通信单元、整车终端产品和创新应用服务六个领域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预计2025年/203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值增量为6451亿/20266亿元(中性预测)。
智能网联汽车产值增量预测(中性预期)
其中,智能化基础设施层面,主要包括路侧通信单元、路侧计算单元、路侧感知设备(如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交通管理设施(联网信号机、联网交通信息发布设施、其他交管设施)等。而基础支撑产值层面,主要围绕车联网蜂窝网络、高精度地图与组合定位、车联网信息安全三个领域。车联网蜂窝网络、信息安全、高精度地图与组合定位等多方面的内容尚处于起步阶段,将在未来几年保持稳定增长。
基础支撑产值增量预测(中性预期)
写在最后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其他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正逐渐成为未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将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必将更加有力带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形成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