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是如何同时忽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3-10-22 20:47:07

1892年,犹太思想家赫茨尔发表了《犹太国》,他提出先建立一个犹太人协会,再取得大国的帮助,最后通过谈判、购买等方式获得土地的所有权,接着实行移民,最终实现犹太复国。1897年,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建立了,犹太复国运动进入到了实质阶段。

与此同时,许多犹太人开始自发地移民巴勒斯坦,使得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数量从3000人上升到了8万人。而想要实现犹太的复国计划,就必须要得到大国的支持。最终经过讨论,犹太人选择英国,主要是英国是欧洲少有的没有推行反犹运动的国家。

英国对犹太人的请求也表示了支持。当时英国人之所以支持犹太人的计划,主要是犹太人在英国的地位比较高,例如罗斯柴尔德在英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英国人必须得考虑犹太人的想法。在欧洲反犹运动达到高潮后,大量的犹太人涌入了英国,英国当局也不得不想方设法解决这些流民问题。

一战之前,英国是世界上殖民地面积最多的国家,英国很乐意从殖民地中选出一块地方让犹太人移民。由于当时巴勒斯坦地区是土耳其帝国的土地,因此英国提出另选他地,赫尔茨就选择了巴勒斯坦附近的塞浦路斯和西奈半岛,但塞浦路斯已经有了希腊人居住,而埃及方面又反对犹太人移民西奈半岛,于是这两个方案都没有得到通过。

接着,英国又提出了乌干达计划,也就是在在东非划出一块土地给犹太人居住。但是来自于东欧的犹太代表坚决反对在巴勒斯坦之外的任何地方复国,因此乌干达方案也只能放弃。

以色列国父——赫茨尔

实际上在一战之前,英国也并非真正愿意支持犹太复国运动,英国的想法更多是划出一块土地让犹太人居住。如果在殖民地建国,就会减少英国的殖民土地,这肯定是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一战期间,土耳其和德国、奥匈帝国组成了同盟国,而俄国、英国和法国组成了协约国。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也必须做出选择,到底是支持同盟国和协约国。最初,亲德派占据了上风,他们认为加入协约国作战不仅可以解放俄国的犹太人,还可以得到土耳其的支持。德国方面也向土耳其施压,希望土耳其能够放松对犹太人的高压,以换取犹太人的支持。

一战欧洲战场

亲英派则认为协约国一定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巴勒斯坦会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想要复国就必须得到英国的支持,最初,亲英派占据下风,他们的观点得不到德国犹太人的支持,也得不到俄籍犹太人的支持。

但是,亲德派很快就失去了民心。首先是土耳其不愿意接受德国的意见,继续保持了对犹太人的高压态势。相反,土耳其认为这些犹太人大部分来自于俄国,因而十分仇视,因此大规模驱逐犹太人。一战爆发仅一年,就有1万犹太人被驱逐,其中大部分流亡到了英国控制的埃及地区。其次,德国也从未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更不支持解放俄国境内的犹太人。

随着局势越来越明朗,许多犹太人为英国提供情报和物资,甚至直接加入英军作战。其中,被土耳其驱逐到埃及的犹太人组织了一支5000人的部队和英军协同作战。

阿拉伯人实际上也希望英国人能够推翻土耳其帝国,如此阿拉伯人就能够趁机寻求独立。因此,许多阿拉伯人也在战争中给英国人提供了物资。义英国人自然也希望得到阿拉伯人的帮助,于是英国要求阿拉伯人进行起义,承诺胜利后让阿拉伯人在北纬37度以北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其范围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和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1916年,英法签订了《赛克斯一皮科协定》,这是一个处置战后中东的协议,根据文件规定:战争胜利后,法国将获得叙利亚、黎巴嫩和土耳其南部土地;英国则获得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区,其中巴勒斯坦实行国际共管,其他阿拉伯国家则成立一个独立国家。

得到英法的承诺后,阿拉伯人开始对土耳其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1916年到1917年,劳伦斯领导阿拉伯人多次袭击土耳其南下的铁路,牵制了1.2万的土耳其军队。此后,阿拉伯军队又不断深入后方进行游击战,打得土耳其疲于奔命。

可正当阿拉伯军队发展壮大的时候,英国又出现新的担心。英国想打垮土耳其,瓜分土耳其的版图,并不想让阿拉伯崛起以动摇英国在中东的地位。为了限制阿拉伯势力的发展,英国又选择扶持犹太人以对付阿拉伯人。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到了后期,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当时犹太人在俄国、美国都有很强的势力,德国和英国都想获得犹太人的资金支持。英国为了抢先获得美国犹太财团的支持,以及俄国继续参战,也就向犹太人做出了承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贝尔福宣言

1917年7月,犹太复国主义的领袖魏兹曼向英国内阁提出了一份复国草案,英国方面则会同美国总统威尔逊进行了讨论,最终发表了《贝尔福宣言》。宣言的内容主要是表示:英国将全力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国家。《贝尔福宣言》在犹太复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标志着犹太复国运动真正获得了大国的支持。

宣言发布一个月后,英国的艾伦比将军就从埃及杀向巴勒斯坦,随同的还有5000的犹太士兵。当年12月,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此后,犹太人兴高采烈地涌入巴勒斯坦,他们在战火中建立了希伯来大学,感觉复国的希望很快就要实现了。

为了减少阿拉伯人的敌对情绪,魏兹曼等人于1918年会晤了阿拉伯人的领袖,表示愿意与阿拉伯人进行合作。谈判的结果是犹太人支持阿拉伯人以哈希姆家族为首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并表示支持阿拉伯的经济发展。阿拉伯的代表则表示同意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不过,由于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反对,这个谈判签订的宣言最终成为了一纸空文。后来,哈希姆家族被法国击败,导致这个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计划也破产了。

瓜分土耳其帝国的计划

一战结束后,中东地区被英国所控制。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世界各国开始瓜分战败国的遗产,而巴勒斯坦自然归了英国。1921年,英国对巴勒斯坦地区进行了“分而治之”:其约旦河以西仍称为“巴勒斯坦”,由英国直接管辖;约旦河以东设立“外约旦埃米尔国”,扶持哈希姆家族的人进行管理。

就这样,原本英国承诺的犹太国和阿拉伯国都没有得到建立。为了安抚阿伯拉国的情绪,英国扶持哈希姆家族为“土司”,管辖约旦河以东地区。对于犹太人,英国则公开支持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在英国的鼓励下,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移民又达到了一个高峰。

自古以来,英国就实行了“大陆均势”政策。这个政策就是隔岸观火,扶弱抗强。在欧洲,英国经常联络一帮盟友对付欧陆霸主;在南亚,英国搞“印巴分治”;在中东,英国则搞出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对峙。从全球战略的角度来说,英国果然高明。现在的美国又继承了英国这一套,因此才会有阿拉伯世界的动荡不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