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八九十岁的父母躺在病床上痛苦呻吟,或身上插满了管子无法回应,陪护照顾的往往都是步入中老年行列的子女。
随着社会老龄化明显,社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病的父母还未完全倒下,照顾老人的子女却先一步倒下了。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之所以被称为人的原因所在,但在小家庭需要兼顾,父母身边离不开人的时候,究竟怎样做才能两全?
成年人的崩溃在一瞬间
2024年初,刘女士的母亲生病住院,心疼母亲受罪的她日夜守护在病房,陪在母亲身边喂饭、擦身、洗衣等一系列事情从不假手他人。
在刘女士的精心呵护下,母亲住院也是精致的老太太,身上没有异味,身体更得到有序恢复,但晚上经常起夜,白天得不到充分休息,还要操劳各种事情,她却一日比一日疲惫。
1月8日,坚强的刘女士突然在凌晨大哭起来,而原因不算是一件大事。
当天凌晨,她起夜查看母亲的情况,意外发现自己的手机不见了,手机不贵重,但手机里有母亲的住院信息及缴费通道,如果手机丢失,或影响到母亲的医治。
多日的疲惫,一朝的懊恼悔恨,刘女士着急之余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崩溃只在一瞬间,眼泪决堤般流出,怎么也止不住。
好在民警迅速行动,将偷手机的贼丁某及时抓获,解了刘女士的燃眉之急。
照顾父母这件事情汇总,刘女士的身体还算康健,若是子女的身体原本就不好,在医院伺候老人将变得难上加难。
孝顺的定义:牺牲小我,成全父母?
家在洛阳的李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2022年2月份尚在疫情期间,他年迈的82岁老母骨折受伤住进了医院。
当时医院有规定,只能给一名家属办理陪护证,身为儿子的李先生义不容辞,成为了在医院照顾术后母亲的人。
彼时,他56岁也不算太年轻,更有精神残疾,精神科医生特意交代,一定要按时休息,勿劳累。
对李先生来说,休息和吃药是两个必须同时进行,且同等重要的事情,但此时母亲做了髋关节手术后,他连按时吃药都无法保证。
如果犯病,不只是花钱重新治疗那么简单,李先生的状态会变得极差,脾气无法控制,病情还有加重的风险。
妹妹并非是不顾兄长身体,不孝顺母亲之人,但碍于医院的有关规定,没能在母亲住院期间帮把手。
伤筋动骨一百天,老母亲住院期间的日子,李先生还有的熬。
不过,刘女士和李先生还是幸运的,他们的母亲还有痊愈的希望,陪护的辛苦和煎熬也都是一时的,假如老人患上老年痴呆这种治不好的疾病,或中风瘫在床上,吃喝拉撒都得靠儿女时,子女的照顾也是无期限的。
这时,婚姻一方的孝顺,可能是以消耗另一方的生活质量为代价,如果在赶上家中有中考或高考的孩子,影响到学生考虑,家庭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中风瘫痪在床,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长时间的卧床即便子女照顾的再好,也会四肢萎缩和得褥疮。
身体的不适和自卑心理等因素下,老人都可能变得易怒,给贴身照顾的子女增加负担。
虽然父母将子女养大,子女照顾老年的父母,既是血缘亲情的延续,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孩子的体格小,也会一天天长大,有生命力也有盼头,老人的体格就决定了一个人可能照顾不了。
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孩子累,照顾老人更累。
《北青网》在2022年2月22日的一篇报道中,讲述了一个悲剧:父亲因中风住院,母亲早已去世,儿子担起照顾父亲的重责,开启了白天上班,晚上陪床的生活。
转眼近两年时间过去,父亲的状态没有好转,儿子的身体却肉眼可见地变差,有一天突发脑淤血去世了。
医院里卧床的老人数不过来,子女拿自己年轻的命,供养年老的命值得吗?
结语
孝顺老人永远值得赞美,但孝顺也要分情况和程度,养老院和护工并非洪水猛兽,子女的身体和卧床父母的身体都重要。
像《北青网》报道中的儿子,他的意外去世,如果家中没有兄弟姐妹,也必然预示着父亲的生命将走到终点。
那么,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其一,若非必要,不要辞职。没有了经济能力,父母的养老将没有物质保障,老人看病、吃的补品,家中的生活开支都需要钱;
其二,在多子女家庭,照顾老人不是儿子或某一个女儿的责任,兄弟姐妹齐心协力,每个人付出一些,老人才有幸福的晚年;
其三,独生子女的家庭,遇到老人必须照顾的情况,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请个保姆,跟保姆日夜轮换,或工作日和休息日轮换,给自己一些个人空间,也给家庭多一份关心(养老院的情况也一样)。
尽孝道没有错,方式也要用对,需谨记:子女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照顾父母。
参考资料:
一人住院全家累瘫 住院患者期盼“零陪护”——北青网,2022-02-22
老人骨折住院,家属陪护犯了难,医院:尽可能帮患者家属解决困难——大河报洛阳新闻,2022-02-09
【除隐患、保平安】医院陪护“太辛苦”——平安镇平,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