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放学后的傍晚,总有一段属于他们的小天地。
在开阔的蓝天之下,小区公园内,球场是他们经常流连的地方。
那天,我远远地望着儿子齐哥和他的朋友Jeffrey,两个孩子正在那儿比赛投篮。
齐哥的投篮技术显然不及Jeffrey,连续几个不中后,小脸渐渐显露出失落。
齐哥投中的球寥寥无几,而Jeffrey却连续命中,兴奋地为自己计数。
透过孩子们的欢呼和急切,不难发现,普通的游戏背后,暗藏着复杂的情绪。
生活有时就像这场比赛,别人好像总能轻而易举地做到,那我们自己呢?
日常琐事与小小烦恼每天的生活,仿佛都绕着同一个旋转木马转。
清晨六点半,我的闹钟响起,紧接着就是忙碌的早餐时间。
车窗外的阳光还没洒满街道,我已经载着齐哥一路向学校飞驰。
日子看似平淡无奇,却总有些小小的事情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神经。
那天在回家的路上,齐哥显得特别安静。
大概是球场上Jeffrey投篮时的欢呼声还在他的耳边徘徊。
我没有急于刺破这种沉默,而是等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着他有些闷闷不乐地坐下。
我轻轻问他:“怎么啦,看起来不是很开心?”
嫉妒的初体验小齐低下头,缓缓说:“当看到Jeffrey投篮命中,而我连球筐都没碰到时,心里很难过。”
他说这话的时候,小声到几乎听不见,我知道,这已经是他能鼓起的最大勇气。
更让我意外的是,他接着带着一点点羞涩地说出:“我嫉妒他。”
孩子心中那对自己的诚实,直接击中了我。
孩子能够识别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并大胆说出来,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突破。
我安慰他,告诉他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情绪,包括爸爸妈妈,我们只是把它妥善隐藏了而已。
嫉妒,如何与孩子坦诚讨论?
抱着齐哥,我告诉他:“嫉妒是很正常的情绪,它并不代表我们不好。
我们可以诚实面对这个情绪,而不是让它藏在心底。”
我们聊了一会儿,这种坦诚交流让他马上轻松了些。
他还试探着问我,听到我也会嫉妒的时候,眼中闪烁着惊讶。
其实我们都知道,与其让孩子误解嫉妒是消极的,并因此产生内疚,不如教会他们如何正视和处理这些复杂的情绪。
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让孩子学会认识嫉妒,也让他们理解这原本就是情感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有。
嫉妒背后的机会我继续对齐哥说:“当我们嫉妒别人时,那其实也是一个机会,说明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有了努力的方向。以后投篮的时候,不妨试着投入更多的时间练习,你也会变得像Jeffrey那样厉害。”
在我们平常对话中,这样自然而然分享观点的方法,他似乎更容易理解。
没有任何东西是通过嫉妒他人得来的,真正的进步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和付出。
这个道理,我相信随着时间他会慢慢体会到。
当我们聊完这些,齐哥的眼睛重新充满了活力。
他像是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轻松地说要再去练习投篮了。
我不禁感慨,养育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修炼。
嫉妒在心理学中或许是个复杂的概念,但对于孩子而言,它只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情绪。
在漫长的生活旅程中,每种情绪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会,让我们得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这些情绪,或许比告诉他们抽象的道理更加有效。
通过这样的引导,他能逐渐建立健康的心态,懂得在生活的任何时刻,忠实于自己的情感。
家长们,别怕孩子们说出“嫉妒”,那只是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所必经的一个小台阶。
我们能做的就是与他们一同面对,帮助他们将这种情绪转化为成长的契机。
就像在这纷纷扰扰的日常中,始终不忘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点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