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产后不规则出血(阴虚夹热),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欣鸿聊健康 2023-04-25 12:10:06

病案整理:张某,女,30岁,首诊。主诉:产后首次月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2个月余。现病史:二胎产后1年4月,戒奶后首次月经为2022年9月13日,经期 7天干净,经后2天开始流少量咖啡色分泌物至今,持续2月余。行妇产科检查未见异常,未给予治疗。自查尿HCG阴性。患者苦于阴道少量褐色分泌物持续不断,故来就诊。

舌脉:舌红水滑,无苔,脉沉弱。孕产史:孕2产2。既往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史。

体格检查:宫颈常大,阴道少量黑褐色流血(妇科检查)

中医诊为:崩漏,辨为:阴虚夹热,治宜: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方组:山茱萸,熟地黄,茯苓,枸杞子,山药,地黄,墨旱莲,克炙甘草,茜草,鹿衔草,艾草,益母草,仙鹤草。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共5剂

二诊:服5剂中药后无阴道分泌物,无明显不适。上方去茜草、鹿衔草,加百合、 盐菟丝子。

三诊:LMP 11.25经量色质均正常,无阴道分泌物。嘱患者经停后复诊。

临证体会: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主生殖,为生殖之本,与妇女的经带胎产和杂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二者关系密切。

肝肾同居下焦,同源于水谷精微;生理上,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生殖。精生血,血养精,精血相生,生化无穷。若肾中精气充盛,肝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则血海蓄溢有常,按时满盈,月事应时而至;肝、肾二脏关系密切,一开一合、一藏一泄,共同维系女性正常生理活动。

《育婴家秘》曰:肾属水,人之阴精之所藏,但一水不胜二火(君火、相火),所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肾常虚,因此治疗上“有补无泻”。患者是本院护士,经常夜班,工作繁忙,暗耗阴血,孕2产2,产后调理不得当,加重肝肾亏损,产后月经来潮较晚,且经后淋漓不尽,舌红水滑无苔,脉沉弱,一派肝肾亏虚之象。

方解:方中马鞭草清热利湿,化瘀止血;鹿衔草清热止血,祛风除湿;茜草化瘀止血;益母草祛瘀生新,另加仙鹤草收敛止血而兼补益。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