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史君·36】红军最惨烈的湘江战役居然本可避免,为何酿成惨剧

有观点大世界 2024-06-24 08:53:03
观史君红色战史系列(36)--长征篇,力求做到全网最细节的相关解析,查询资料近百部打造,文案、地图皆为原创。时间节点

1934年11月16日

即,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的第二天。

蒋介石中央军追剿部队指挥官薛岳抵达衡阳,会见新任顶头上司、比自己大9岁的追剿军总司令何键,商讨追剿计划。

此时,湘军及中央军追剿部队主力,皆已自江西入湘,目前湘军暂部署于衡阳以西南,中央军部队暂部署于衡阳以东。

作为蒋介石的高级传令兵,追剿会上薛岳率先发言,代为阐述委员长所授机宜:目前,共匪徘徊临武、蓝山、嘉禾三角地区迟迟不动。全面观察,匪自湖南西北方向入湘西与贺龙合股,概率不大。直接向南入粤桂,生存不易,概率也小。委员长推断,共匪向西强渡湘江入桂转黔,步萧克(红六军团路线)故技可能性最大。为此,追剿军应利用湘江地障,一面猛追,一面猛堵,中央、湘、桂粤四军通力合作,将共匪逼迫于湘江上游与潇水三角地区聚歼之。

因桂、粤两军都处于半独立状态,薛岳只得与尚算听蒋介石招呼的何健湘军先行部署。

按照计划,中央军与湘军将组成五路追剿军,

第一路军以湘军第 28军军长刘建绪为指挥官,辖4个师又4个补充团另3个保安团,即刻向西开进,沿湘江东岸布防,正面堵截红军西进,阻止红军渡江,布防区域为零陵至黄沙河一线,预定与桂军的防区以黄沙河为界。

第二路军以中央军第4军军长吴奇伟为指挥官,辖 59师(韩汉英)、 90师(欧震),该部将沿湘桂公路进行策应机动,并防止红军北上,另薛岳自兼机动纵队指挥官,直辖 92师、93师和惠济第1支队,与第二路军一起行动。

第三路军以中央军第36军军长周浑元为指挥官,下辖第5(谢溥福)、96 (萧致平)、 13(万耀煌)、99师(郭思演),将由资兴一带出发,沿郴州、桂阳、新田路线直趋宁远。任务为一路压迫红军其向西行进,并随时准备侧击之。

第四路军以湘军 27军军长李云杰为指挥官,下辖第 23师(李云杰兼任)和第15师(王东原),聚集于宜章、嘉禾地区,他们的任务是利用本地官兵人事地形的熟悉,跟踪监视红军,警惕红军北上意图,并作为第三路军的先头掩护部队;

第五路军以湘军第 16军军长李韫珩为指挥官,下辖第53师(李韫珩兼任),聚集于宜章、临武一带,任务同第四路军,但附带了一个沟通粤军的任务;

为补完蒋介石意图,前面提到,整体方案需要得到粤军以及桂军的配合,不过,对于粤军来说,红军已经离境,陈济棠虽然很干脆地答应了派出几个师追击红军的任务,但再也没有和红军发生战斗。

当然了,该作战行动补完的关键,还是在桂军能否配合。

让我们将镜头转向影响这次战役走向的其二关键势力之一的桂军。

时间节点不变,仍为1934年11月16日,何键令刘建绪为代表,亲至广西传达部署。李宗仁、白崇禧等当即召开军事会议,先不提指挥部署,众桂军头头先是痛骂了一顿蒋介石。

以下内容节选桂军总司令李宗仁的回忆录内容:“共军入湘之后,按当时情势,中央军本可利用粤汉铁路和湘江,水陆两路南下,截击共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而蒋却屯兵湘北,任共军西行,然后中央军缓缓南下,迫使共军入桂,期待我和共军互斗两败俱伤之后,中央军可有借口入占广西。同时,中央宣传机构在海内外大肆宣传,污蔑我们私通共军,居心险恶,令人发指。”

一长串对蒋的抨击不再多提,现如今,毫无疑问的是,局势正朝着蒋介石的预期发展。

广西地瘠民贫,全部兵力2个军5个师,加起来约莫才三万人。为应对危局,桂军前进指挥所已进至桂林,兵力也已全部调配至桂北待机。

一切的源头,来自红军的西进,要是红军不来广西,自然万事大吉。桂军这边先对红军下一步动向,展开了讨论,提出三种可能性。

一为深入广西腹地,该判断首先被推翻,因为桂系认为自己在广西经营日久,民团组织严密,红军不太能待得住;

二为直驱贵州,并在那里建立根据地,贵州是山区,便于游击,且军阀力量不强,唯一的缺点就是穷了些,发展空间不大,虽然有可能性,但李、白还是认为,红军驻留贵州的概率仍不会很大;

三是进攻四川,占领天府之国,李、白等人认为,这个可能性最大,因为四川十分富足,且内部四分五裂,又远离国民党中央的控制,是共产党建立政权的最好地方。

逐条分析后,李、白得出结论,红军只是路过广西。

那么,是否遵照蒋委员长之命在湘江堵击红军呢?桂军的商议结果是“归师勿逼,逃师更不可逼。”桂军认为,红军此番是夺路而逃,自己以区区三万之众前往硬顶,定会是个鱼死网破的局面。

就这样,白崇禧在喊出一句:“既然你蒋某人不仁,也就休怪我不义”的狠话之后,桂军作出了一个让各方都万万不能想到的部署。

让我们先随着桂军指挥官视角,摊开广西北部地形图。

桂北区域坐落三座大山,即越城岭、都庞岭和海洋山,三山之间,有着一块面积颇大的河谷,这便是有名的湘桂走廊,内有湘江、灌江两河,其中发源于海洋山的湘江是其中最大的一条河流,南接教科书提到的灵渠,北部在全州接纳灌江,一路东北流去,于庙头镇一带进入湖南,西岸则有连接湘桂的公路。因此,自古便是中原通往岭南的要冲,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其间散落的灌阳、兴安和全州,便是支撑整个走廊河谷的铁三角,铁三角正东,有清水、高木、永安、雷口四关,扼控湘桂走廊通往桂林之线。而在都庞岭南部,又有龙虎关,此关也称“桂门关”,扼控另一条自湘西入桂的通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白崇禧对这几座易守难攻关隘的形容,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看着眼前地形,桂军开始做局势模拟。

共军号称 10万,老蒋从东北面猛追压迫,如果我们在五关一堵,后面追兵又急,铜墙铁壁之下,红军并非没有放弃西进四川的可能性,在攻击五关不克的情况下,有概率被迫向南进入我富川、贺县一带休整,虽必然遭到粤、桂、湘等各方携手打击,但毕竟会让自身地盘成为战场,且红军无路可走之下,可能还会将最弱的广西作为突破口,不顾山高路陡西渡贺江、富川江,届时老蒋一句“你兵力不足,匪我来替你剿”,那就麻烦了。

那么,何不如此。

己方手上有第15、第7两个军,便以第15军为左翼,部署湘江防线,但却只以一个团为警戒部队布置四关(15军43师129团),主力集结于兴安、全州、灌阳。

另以一个团部署在龙虎关。

第7军为右翼,布防于贺州、富川、恭城一带,并将主力放置在恭城,这是为预防红军为龙虎关等要隘所慑,掉头进入贺州一带。故此第7军准备随时对其进行堵截侧击的同时,桂军并下令各县民团在富川江、贺江渡口防堵,将船只全部驱至西岸。

但毕竟自湘西进入广西腹地的正经通道,为龙虎关和四关。其中,龙虎关单独部署一个加强团,为的是拱卫战略枢纽,方便左右军相互支援。四关防线只部署一个团,则是为了让红军坚定自桂北通道进入川黔的预定部署,也就是主动削弱四关防守力量,吸引其自四关西进。

讲述到这里,马上有桂军将领打断:红军有十万之众(注:此为红军宣称,实际上红军至此只剩下6万人左右),一旦由四关突入,失去天堑的第15军仅仅依靠河防,恐怕支撑不住吧,湘江防线必然有失。

眼见手下居然还担心什么狗屁的湘江防线,史载,白崇禧愤然疾呼:放开全州让他们过去好了,反正我不能叫任何人进入广西腹地,牺牲我全省精华。老蒋恨我们比恨朱毛更甚……为什么要顶着湿锅盖为他造机会?不如留着朱毛,我们还有发展机会。

小诸葛白崇禧又是一番推演,放弃全州,红军若能抢先占领,必能从速窜过湘江西去,离开桂境,但若让湘军自黄沙河南下抢先占领,封锁住湘江渡口,中央军再一压,红军为了活命必然强渡湘江,届时血战在所难免。

我军只需堵住兴安、灌阳,便既可以防红军南窜桂林、柳州,又可拦截湘军、中央军深入我腹地。

这便是桂军实行的《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策略,不堵住红军去路,也不对红军进行拦腰打击,但却要在尾部实行攻击,以催促红军赶紧西行,不要在桂北过多逗留。

甚至于,白崇禧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计划顺利实施,还曾出言:“要是谁能去给红军送个信就好了。”而这也并不是一些资料当中描述的戏言。桂军早有与共产党联系的打算,当红军有突围进逼广西的迹象时,李白便派出心腹刘少南秘密北上天津,与吉鸿昌联系。遗憾的是刘少南并没有完成使命,在红军入桂前夕(1934年11月9日)被特务打死,这便使得桂军没有像粤军那般与红军达成纸面协议。对此,桂系虽甚是失望,但也依旧为红军打开了湘江防线的大门。

也就是说,惨烈的湘江战役完全可以避免,然而,历史却往往以匪夷所思的方式来呈现给我们。

那么,在博古李德的率领下,中央红军是如何一次又一次连番错失机遇,最终导致湘江血泪的呢?

0 阅读:150

有观点大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