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18日,美俄在沙特会谈,被外界认为是俄乌冲突解决的开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火能否结束?满目疮痍的乌克兰将去向何处?国际局势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谜底仍未可知,但在过去的三年里,被战火波及的普通人,他们的命运早已被改变。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命运起伏?如今又身在何处?
被迫离家

马克西姆·李
2022年,俄乌冲突打响后不久,居住在乌克兰南方港口城市敖德萨的华侨马克西姆·李意识到战火近在咫尺,他必须离开自己经营半生的家园。“现在先出发,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回来,或者这个家还有没有,不确定了。”
马克西姆·李,原名李民,2022年3月1日,他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驱车离开敖德萨,经摩尔多瓦到罗马尼亚再到捷克,落脚在当地的难民接收点。

马克西姆向钟林(左)寻求帮助
最初的几天,他们靠捷克政府发放的救济金度日。但马克西姆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他又驱车600公里赶往波兰首都华沙。
2022年4月,在波兰华商钟林的帮助下,他在华沙尝试靠摆地摊重新开始。

从老板变成地摊摊主,身份的转变并没有让马克西姆产生太大的落差,反而让他看到新生活的希望。他感慨:“你从乌克兰顶着导弹的炮声跑三个月,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心态全变了。”
马克西姆利用三周的时间跑遍了华沙所有的市集,最终稳定在两处他认为生意较好的市场。他每天凌晨5点起床,在8点前赶赴早市,中午12点撤摊回家短暂休息后,下午3点继续出门赶晚市。
在马克西姆看来,这场冲突短时间内很难停火。他决定在波兰通过摆地摊先稳定下来,争取攒钱买一套房,在这里度过余生。

马克西姆在华沙落脚
2025年2月,三年前还在波兰摆地摊的马克西姆,现在是当地物流公司和旅行社的一名司机,这些年他几乎跑遍了整个欧洲。“虽然这三年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但也让我见识到了世界之大,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积攒了三年,他准备今年在波兰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食品厂。对马克西姆来说,他早已习惯了工作的变化、身份的转变,但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将迎来全新的篇章。
“钟林的名单”

钟林(右)
53岁的钟林是帮助马克西姆在波兰重新开始的人。在过去的三年里,他开车在波兰华沙与乌克兰利沃夫之间不停往返,亲自接待、安置需要帮助的留学生、打工者、商人等,一次次上演惊心动魄的边境营救。
如同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一样,钟林把每位求助者的信息记录在一份名单上。这份“钟林的名单”如今已有过百人。

姚杨春波(右),曾在乌克兰留学
姚杨春秋是钟林最早帮助的华人同胞之一。2022年2月28日,炮火打响的第四天,他和几位华人邻居组成了一支小分队,在钟林的帮助和指引下,历时四天逃离了乌克兰。在波兰休整几日后,他们登上华人包机顺利回国。
此后,钟林的名字便在海外华人圈传开,很多身处战乱或逃到邻国无以为继的华人,都会找他帮忙。

面对求助,钟林事无巨细,“我要去边境车站接人,我要帮他去买飞机票,帮他去搞核酸检测,帮他来找工作,帮他落实小孩读书,帮他搞办工作绿卡找律师......”
这三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得到妥善的安置和救助,钟林也渐渐地闲了下来。今年2月,他特地前往乌克兰哈尔科夫,看一看这个他曾经生活和奋斗过的城市。

钟林曾住地附近的学校如今满目疮痍
2000年,钟林从老家浙江到乌克兰创业,2013年移居波兰。虽然躲过了战火,但对于乌克兰这片土地,他仍有着特殊的情感。
走在早已物是人非的乌克兰街头,钟林感慨万千。曾经亲切的房屋、街道,如今伤痕累累,钟林也不禁为自己帮助过的人感到高兴和自豪。
历经战火,重振旗鼓
周叶蓉,也是“钟林名单”中的一员。2022年2月底,居住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周叶蓉一家被炮火和恐惧笼罩一周后,最终决定紧急撤离前往波兰避难。

周叶蓉(右)夫妇
周叶蓉和丈夫一起在乌克兰闯荡了7年。他们在基辅开办了贸易公司,用两年的时间建立起产销渠道,把中国生产的五金产品进口至乌克兰乃至全欧洲。
开始逃难后,周叶蓉和丈夫每天都在担心的,除了如何维系生活以外,还有他们在海上漂泊的货物。

俄乌冲突爆发前,
他们从中国浙江购入了
价值人民币100多万元的五金洁具
这批价值不菲的洁具原本计划从乌克兰的港口城市奥德萨上岸。随着奥德萨的炮火越来越猛烈,这批货迟迟无法靠岸,只能继续留在海上,前途未卜。
在几近崩溃的情况下,周叶蓉经人介绍认识了钟林,“钟哥不光帮我们一家找回了滞留海上的货物,还暂时将自己办公室的一部分借给我们,让我们重新开展业务。”在钟林的帮助下,夫妇二人把公司又开了起来,还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拿到了波兰的合法身份。

2025年2月,经过三年的拼搏,周叶蓉和丈夫已经一步一个脚印重新发展起来。两个月前,他们不仅搬离了钟林的办公室,公司发展还初具规模,有十多个员工。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第四个年头,两人终于东山再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为孩子们画出和平

柯义
俄乌冲突爆发后,大部分华人都通过各种途径或回国、或前往邻国安全的地方。而留学生柯义却选择留在了乌克兰。
“在走的前一天晚上,我想了很多。生死关头的时候,我有没有考虑过其他人的感受,他们帮助你的时候,是那么得爱你,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是那么残酷地离开他们,对我来说是对我良心的一个拷问。所以我当时觉得自己太自私了,我真的不能够这样做。”
柯义,1986年出生在湖北的农村家庭。从小热爱绘画的他在2015年前往乌克兰利沃夫美术学院读博。

初到陌生的国度,当地人的热情让他印象深刻。第一次租房、第一次办电话卡、第一次坐公交车,无数个第一次都有当地人的细心帮助。虽然对于帮助他的人来说很多都是举手之劳,但对于柯义而言,这却是他非常温暖而珍贵的记忆。
冲突爆发后不久,柯义的房东将自己的地下室整理出来,用来接纳逃亡的难民。柯义也决定在房东设立的安置点帮忙。

来来往往的难民中,有不少人带着孩子,最多的时候安置点有近30个未成年人。房东和学美术的柯义商量在安置点的防空洞设立一个绘画班。
柯义没有犹豫,他的绘画班在防空警报声中很快便开课了。他的学生年纪最小的5岁,最大不满14岁。柯义并不要求孩子们画得多好,只希望他们能够在绘画中暂时忘却战火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漫天炮火下,柯义曾畅想,“我有无数次幻想过,如果战火真正结束后我会去干什么?我首先想去一个地方安安静静的,哪怕什么都不做,给自己放空一天。我会选择一个有海的地方,然后看着海,就这样。”
随着战事越来越集中在乌克兰东部地区,柯义所在的西部城市利沃夫难民越来越少,他的绘画班逐渐没有了学生,房东和不少当地的朋友纷纷劝说柯义离开乌克兰。
但这一次,他依旧选择留下。

柯义加入志愿者队伍,带着难民安置点闲置下来的生活物资,去往乌克兰东部战区赫尔松,为战区居民分发食物和生活用品。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尽管身处战火,柯义始终没有停止帮助乌克兰的孩子们和难民们,就像当初乌克兰人帮助他一样。

如今,战火依旧,柯义虽然没有过上自己梦想中可以看海的生活,但在闲暇之余,用画笔画下对和平的向往,给他的内心也带来了一些小小的慰藉。
战火中的脱口秀表演

Alex
Alex是柯义的乌克兰朋友,曾在中国留学、工作。2016年,为了学习中文,他与柯义结识。
作为一个业余脱口秀演员,Alex曾在中国深圳、香港等地做过中文脱口秀表演。俄乌冲突爆发后,他联系了5位脱口秀表演者,希望给战火中的乌克兰人带来些许欢乐。在他看来,把恐惧的事情用喜剧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许能暂时缓解人们的不安。

Alex与同伴在防空洞中进行脱口秀表演
Alex所在的社区有近2000人,俄乌冲突爆发后,百分之八十的居民都离开了社区,但他决定留下来,以居民身份参与安保队,维持战时社区的生活秩序。
他和另外14个年轻人分成5队,每队三人,每两小时换一班,从晚上10点开始一直巡逻至早上6点。他身上仅有一把小刀可以防身,虽然害怕,但他从未缺席自己的那一班岗。
在俄乌冲突初期的半年时间里,Alex每天都在带刀巡逻和表演脱口秀这两个心境完全不同的角色中切换。

三年过去,如今的Alex已经不用再每天巡逻,但脱口秀表演一直持续至今。他还会抽空和柯义一起,为乌克兰东部战区的居民们募集、采购生活必需品。“我希望战火很快就能结束,希望人们继续在乌克兰,一起发展,一起生活。相信经历战火之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变得更强也更加独立!”

来源:《冷暖人生》
编辑:陈天阳 蒋涵琦 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