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到广西,这里的气候和湿度,对于东北人来说,真有些不适应。为了预防湿气进入体内,我也是想尽了办法,除了少吃引发湿气重的食物,如,生冷,油炸,辛辣等食物。就是多运动,散步不出汗,就慢跑,直到跑出汗为止。
厨房里,也是每天都煮除湿的红豆薏仁水。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哈尔滨过来广西定居了几年的邻居,才知道,我煮的红豆薏仁水用错了食材。除湿,应该是那种叫赤红豆的豆子。

我一听,真是傻了眼,竟然不知红小豆和赤红豆的不同,回来赶紧恶补,才明白它们的区别和用途,不知你是否也明白?
红小豆和赤红豆,这俩名字听起来差不多,样子也都红彤彤的,可把不少人给弄迷糊了。它们虽然名字相近,外形相近,可是作用却大不相同。到底它们有啥区别呢?

咱先从外形上瞧瞧。赤小豆啊,那模样是细长细长的,还稍微有点扁,就像拉长版的豆子;红小豆呢,相对来说比较圆滚滚的,身材比赤小豆“圆润”不少。再看看颜色,赤小豆颜色比较暗,是那种暗红色,就像熟透了的红果子,红得深沉;红小豆的颜色可就鲜亮多啦,是那种正红色,看着特别精神。而且啊,赤小豆的表皮有一些不明显的纵纹,就像给它穿上了一件带纹路的小衣服,红小豆的表皮就比较光滑,没有这些纹路。

再来说说这俩在营养成分上的不同。赤小豆可是蛋白质大户,每100克里大约含有24克蛋白质呢,就像一个小小的“蛋白质能量站”。同时,它还富含铁元素,对缺铁的人,像更年期的阿姨、刚生完宝宝的产妇,还有正在长牙齿的小朋友,那可太友好啦,能帮着补补血。红小豆呢,蛋白质含量相对低一些,每100克只有约7.6克。不过它维生素B1含量高,对预防脚气病有帮助,这可是个贴心的小优点。

接下来说说大家关心的烹饪难度和口感啦。赤小豆这性子可有点“倔”,特别难煮烂,即便提前泡过,长时间炖煮之后,吃起来还是有点硬,有嚼劲。不过它口感有点粘稠,还有点鲜甜。红小豆就“随和”多了,很容易煮烂,口感特别绵软,吃起来细腻得很。

用途上,这俩也是各有各的“拿手好戏”。赤小豆因为不容易煮烂,适合用来煲汤或者煮粥。像经典的赤小豆鲤鱼汤,既能利水消肿,又美味营养。红小豆呢,因为容易出沙,口感绵软,那可是做甜品的一把好手。咱们平常吃的红豆沙、红豆粥、红豆糕,大多用的就是红小豆,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在功效方面也有差别。赤小豆在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上那是相当厉害,体内湿气重、有水肿问题的,吃它就对啦。红小豆呢,主要是健脾益胃、滋补气血,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多吃点红小豆准没错。

朋友们,以后去超市或者菜市场,可别再傻傻分不清红小豆和赤红豆啦。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选,就能让这两种豆子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价值。
如果是为了除湿,利水消肿,就选赤小豆,如果是健脾益胃,补血,就买红小豆。做面食,豆馅料,就用红小豆。

总之,红小豆和赤红豆虽然都是红色的豆子,但在外形、营养、口感、用途和功效上都有明显的区别。了解了这些,就不会用错了,就能更好地利用它们来为咱们的健康和美食加分啦。
再去买赤红豆,配上薏仁,山药,红枣,煮一碗正宗的除湿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