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和他的高合汽车

卓乎 2024-01-03 18:34:49

先提醒:本文要说的丁磊,不是网易的丁磊。

相对于常常占据媒体话题和热搜榜Top的蔚小理、华为、领跑等这些国产新势力的CEO,丁磊则明显要相对低调很多。

1963年,丁磊出生在浙江宁波,1981年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专业是原子核工程,1985年复旦本科毕业后留校深读研究生,于1988年固体物理学专业硕士毕业。

1988年,硕士毕业后,他进入上汽大众担任质量保证部工程师,此后,开启了其硬核的汽车职业生涯。1988年-2011年,长达23年的时间里面,他从一个基层职员开始,跨越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套体系(1995年参与上海通用合资项目筹建,后调任上汽通用),逐步晋升至上汽通用总经理(2005年),并且在2004年担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技术质量部副经理、上汽自主品牌项目商务副总经理期间,主导了对MG罗孚资产的收购。2007年是其在上汽的巅峰:2007年11月,任上海汽车集团副总裁兼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打工人的天花板也就这样了。

丁磊在上汽和通用期间,深度参与和负责两家企业的质量控制与采购业务,非常重视对企业上下游链条,并且与产业链尤其是经销商等建立了非常深厚的联系,这也为其日后创业提供了强大资本和资源的支持。

不得不佩服,上海市政府是既会搞经济也会用人的,此时,相对于上汽通用,张江高科技园区更需要他。

1992年成立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一直是上海在硬核科技领域予以高度期待的区域,对于整个上海市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迟迟没有达到预期,而对于一把手的人选,上海市政府更是通过全球公开招聘,最终确定了3名候选人,但均未能通过考核。

传言市政府多次问上汽通用要人,其中三次点名丁磊。

2011年春节后,政府的调动令下发到上汽通用,随后丁磊给员工发了一封标题为《感谢各位朋友,祝福你们,再见》的告别邮件,宣布离开通用。邮件里面,丁磊真情流露: “很荣幸能够曾经带领一个这么优秀的团队,即使在困难和低谷的时候也没有动摇过,怀念和大家一起工作的岁月。”

在内部告别欢送仪式上,通用CEO丹·艾克森亲手为其做了一个相框,满满一张纸写满丁磊主政上海通用6年来的成就。

丁磊离开上汽通用,张江高科迎来希望。

张江高科是中央直属企业,丁磊的调动在行政级别上算上升一级,相当于从企业负责人角色转入政府行政职位,丁磊开启了从政之路。值得提的是,近年来,中国也在探索把具有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强大市场商业思维的人选破格调任至地方担任大员,如深圳市的市长覃伟中,之前就是中石化九江炼油厂的一把手,在职期间把工厂建设成中石化数字化升级的标杆工厂。

2011年2月,丁磊任上海张江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兼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2013年8月,任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在公职期间,参与中国第一个自贸区建设,主导了上海对特斯拉的引进项目。

仕途一片光明之际,丁磊却选择“急流勇退”,2015年7月,辞去公职,回归汽车领域,他想打造“梦想汽车”,但是这次的梦想有点“窒息”。

2015年9月,在贾跃亭的邀请下,丁磊宣布加盟乐视集团,担任乐视超级汽车联合创始人、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

2017年3月20日,丁磊因个人身体健康原因,辞去乐视超级汽车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等职务,但仍担任乐视生态研究院的战略顾问。

2017年7月5日,贾跃亭选择远走美国,丢下一堆梦想窒息导致的烂摊子,至今未归。

和“下周回国哥”的关系和共处的2年时光,至今都是丁磊和高合汽车会刻意避开的话题,连百度词条都没有怎么提及,其间种种原因未知,也许太痛,也许无奈。

在引入特斯拉项目期间,创业的梦,丁磊也有,且愈发强烈。2017年6月,丁磊创办东海资本,12月创办华人运通,也就是高合汽车的母公司。

丁磊的创业家底是深厚的,是得到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的,华人运通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除了丁磊,华人运通背后的股东:上汽原生、江苏盐城、东风悦达起亚、“中保投。

上汽原生背后有满京华加持,满京华是上海汽车、上汽通用和悦达的核心经销商,旗下有30多家授权销售与售后服务中心。

江苏盐城市政府也在高合汽车里面占了重要股份,并且提供了造车基地,盐城对于高合而言,就相当于合肥对于蔚来。

东风悦达起亚悦则为高合解决了最稀缺的生产资质问题——把东风悦达起亚的一家老工厂,长租给高合。

“中保投”,不用多说,国务院旗下的国字号投资机构。

天时地利人和,开干!

2018年前后,为了融资和造势,各大造车新势力的PPT“表演”层出不穷,就像渣男的嘴,反正誓言不用负责。高合汽车在这波中,还算是相对比较低调。

2018年12月,丁磊发布了华人运通的“三智”战略: “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的企业发展战略。

2019年,华人运通首个车路程一体化智慧城市5G无人驾驶交通运营样板展示点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人工智能馆落地。

2019年7月31日,高合汽车品牌正式发布,丁磊解释了名字的起源。高,既是高度契合,又代表了高境界人群;合,代表平衡、融合。高合就是高度融合。在LOGO设计上,中国的‘中’与西方的‘φ’(Phi)调和在一起,分别表达中华哲学的天圆地方与西方黄金分割法则。

丁磊骨子有上海人的小资情怀和对品味的要求,长期在合资企业的履历,他内心也始终希望可以打造一款有独特品质的产品,为中国汽车赢得尊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把高合汽车看作为一款“时尚的艺术品”。

2020年北京车展前夕,高合汽车的首款产品,高合HiPhi X发布——这是一款售价68万起步的纯电SUV,直接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HiPhi X在2020年9月上市,丁磊表示“高合 HiPhi X按计划如期高质量地交付用户是与用户共创的重要里程碑,将围绕用户出行全生命周期构建高效精准、全程运维、直达用户的服务网络。

为了造势,高合汽车在此前在北京、上海、东京、纽约、伦敦的地标性户外大屏上,公开致敬了特斯拉、保时捷和戴森三家公司。

文案也很煽情:

Hi Tesla, You said it's good for the world if someone made a better EV. That's why we're here.(特斯拉你好,你说“如果有人造出更好的电动汽车,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好的”,于是我们来了)Hi Porsche, You said you couldn't find the car of your dreams, so you built it yourself. We know how that feels.(保时捷你好,你说“我无法找到梦寐以求的跑车,因此我决定亲自动手创制一台”,我们知道你的感受。)Hi Dyson, You said that you need a stubborn belief in an idea to see it realized. We proved you right.(戴森你好,你说“只有当信念足够执着,才能将想法落实”,我们证明了你是对的。)

致敬这个操作,比亚迪和小米看到高合汽车,都得叫哥哥。

高合汽车的起点对品牌的锚点很高,在此之前除了红旗几乎没有哪个国内车企敢直接把定价定到50万区间以上。

高合 HiPhi X哪怕在现在,竞争力是很足的,超大屏、NT展翼门、“劳斯莱斯同款”对开门、PML可编程智能大灯+ISD智能交互灯、5G智能座舱、OTA升级、ICC智能领航、ILC互式变道功能等多项先进ADAS功能的高合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全球首个搭载根据航空器安全设计原理而来的6重双冗余系统……

在2021年,高合汽车风光的,似乎看到了光明的未来,自2021年5月中旬开启正式交付以来,仅7个月时间,高合HiPhi X交付量累计达4237辆,用户覆盖全国196个城市。尤其在12月,登顶50万以上豪华电动车销量榜榜首。

2021年下半年开始,新势力市场的第一波买单粉丝开始消褪,一边是高昂的售价,一边是大众用户的消费水平有限,加上经济开始萎靡,为了保持市场热度和竞争力,新势力纷纷开始规划更便宜的车型以抢占市场,但是高合似乎依旧坚守在高位。丁磊公开表示:“现阶段不追求规模化,也不喜欢“走量”这个词汇”。

在丁磊眼里,也许高合就是当年的特斯拉,在基于Model S和Model X在百万级站稳定位后,才需要下探到Model 3和Model Y,最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骑绝尘。

2022年1月17日,华人运通正式与青岛市签署合作协议,项目包括华人运通将在青岛设立中国总部,并成立高合汽车销售服务总公司,打造面向全球的世界级研发技术中心,但是这个总部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启用,前景未知。目前高合汽车的最核心的研发中心还是在上海,成都则有一部分车联网的团队,而在制造中心依旧还在盐城。

2022年8月,高合汽车第二款产品HiPhi Z智能轿跑新车正式亮相成都车展,售价51-63万元。

和第一款产品一样,HiPhi Z在车子从三电系统到音响,再到轮胎等等,每一个部分都努力做“加持”,用全是“名牌”来表达自己的不菲的身价。

2022年高合汽车全年销量为4520辆,月均销量不足400辆,依旧没有突破5000瓶颈,并且开始有失速的风险。同年,也是主打豪华的蔚来,交付量超过12万辆。

进入2023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内卷”成麻花,几个大佬轮番的嘴炮之战也成为大家闲暇之余“吃瓜”的谈资。丁磊与高合汽车似乎“与世隔绝”,仿佛LV和香奈儿,眼里就不屑于所谓的“轻奢”品牌同台对比。丁磊始终坚守着他“体面”,一切仿佛按计划进行,但是市场此刻似乎不怎么买单了。

高合汽车的销量也开始成谜,与之前每个月都会公布销量相比,2023年后一度沉默。与此对应的是,市面上对高合汽车的资金链断裂、裁员等消息开始浮出水面,虽然高合进行多多次辟谣,但是无风不起浪。

在极度烧钱的新能源汽车领域,高合也熬不住了。

高合公开的上一次融资的消息还是在2021年1月,来自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总金额为50亿元的战略支持。

2023年6月,“头顶一块布,世界我最富”的沙特投资部来了,与华人运通,签署了一项价值21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56亿美元)的协议,双方将成立从事汽车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合资企业,但这是备忘录,至于具体的内容以及资金是否到位和到位的程度,未知。

2023年7月15日,高合汽车第三款车型HiPhi Y(定位中大型SUV)正式上市,定价在33.9万-44.9万元,是目前该品牌旗下售价最低的车型,高合汽车也终于降价了,但是与国产新能源品牌依旧保持着差距。

在市场营销方面,高合也把目光放到了海外,2023年上海车展期间,丁磊宣布高合汽车出海战略,以欧洲和中东为起点,高合汽车将率先登陆德国慕尼黑及挪威奥斯陆。目前前两款车型已经拿到欧盟的认证许可,登录德国和挪威。

“过去,我们把全世界的品牌引入中国,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的品牌带向世界。”

丁磊的内心,始终不愿意做一款“平庸”的车,坚守高端。

2023年,据悉,高合汽车的销量已经没有破5000。

年底,有关供应链和裁员的消息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随后,高合汽车官方进行了辟谣。

在国内竞争中落后,高合汽车做错了什么?

如果按照传统的角度,高合汽车在产品上,感觉并没有做错什么:一流的外观设计,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均为国际一线品牌,优质的乘坐体验。在企业管理上,也并没有什么996等内卷诟病。

但是在营销上,高合汽车是失败的。在国内,车企如果要占据中产及以下人群的市场,也就是要走量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油车的营销玩法是不一样的。油车时代,油车是成熟的产品,一线品牌经过了数十年甚至百年的积累,用户已经完成了“从认可人到认可品牌”的转变,但是在新能源时代,新能源汽车是新物种,新势力品牌的用户购买决策的时候,CEO的大IP特性非常重要,也就是还需要经历漫长的“先相信人,再相信品牌” 的过程。在这点上,高合似乎放不下,一方面它一度被“捆绑”为“富人的玩具”而不敢在营销上做太多下沉担心影响原始用户的感受,一方面,丁磊似乎还是维持着过往“低调务实”的形象。我们很难在公开场合看到他和高合汽车有什么能够引爆热搜的观点,相对于其他几个大佬,他似乎喜欢隐身,不喜欢参与论战,也不喜欢对人家评头论足,更不喜欢天天用民族情怀“绑架”舆论。

又换一个角度,高合有把故事讲好么?谈到蔚来,大家想起的是换电、优质的服务、豪华,谈到理想大家会想起大空间、奶爸车,谈到华为大家会想到智能驾驶,谈到比亚迪大家会想到刀片电池,谈到领跑大家会想到性价比,但是谈到高合呢?能想到啥?一连串的豪华配置?

如今的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还在野蛮生长,良好的汽车文化还没形成,感性的用户占据了不少份额,而自媒体大爆炸的时代,煽动性的风格更容易引发舆论的关注,利于营销的传播,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利于市场的“优胜劣汰”的,不少优质的品牌和车型被“口水”淹没。

而进入2024年,高合汽车又将何去何从?

过去的一百多年,全球汽车被欧美主导,如今,我们终于有一个机会窗口可以换道超车,2024,与其在国内卷,不如去海外卷。

再次祝福,所有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

0 阅读:6

卓乎

简介:专注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