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代机一飞冲天,DeepSeek横空出世,文科真的无用了?

大壮实验室 2025-02-10 08:36:59

大国崛起,技术决定高度,文化决定长度。据观察者网2月7日的报道,德意志银行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深度搜索”(DeepSeek)AI大模型的发布,成功粉碎了西方世界企图遏制中国的幻想,使得2025年成为中国的历史性时刻。从此之后,西方将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中国企业开始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正鲸吞世界”,“中国正在超越世界其他所有国家”。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报告作者彼德·米利肯举了一系列例子。比如说,2025年初,中国推出了全球首架6代机,震惊全世界,不久之后,中国又推出了“低成本高效能”的DS人工智能系统,不仅导致美高科技股大跌,而且还引发了外界对美国在AI领域领先地位的质疑。米利肯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中国理工科毕业生人数,几乎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正是因为中国理工科人才爆棚,才使得2023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占到全球的近一半”,米利肯预测,随着中国不断大规模量产理工科人才,“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中国以及中企的崛起“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停止”。大家知道,大国博弈是科技的博弈,除了直接开战之外,科技领域的对抗无疑是最激烈、最直接的,可能是受到中美以及中西方博弈的影响,金灿荣教授指出“全球文科迎来倒闭潮”。

比如说,2024年的哈佛本科生学院,就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系,而这些大多是文科专业。与此类似,金灿荣教授指出,虽然我国对文科生的需求相对较多,但仍然有部分大学“停办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等人文社科专业”,金教授认为,“全球文科倒闭潮正在发生”,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那么从6代机首飞,到DS模型粉碎西方遏华幻想,理工科成为“救国之宝”,是否意味着文科真的无用?

首先,文科广泛存在于民众生活之中,是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精神的根源所在。你也许一辈子用不上傅里叶公式,但肯定听说过唐诗宋词,对于国家璀璨的文化传统有着一定的认识,并由此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自己对于家国天下的观念和情怀。从此之后,你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你看抗战纪录片时才会愤怒,才会流泪,这就是文科的意义所在,告诉你是什么人,你的根在哪里。

其次,文科贯穿于数千年的文明史,是对抗和博弈的经验宝库。如果大国博弈纯然由技术水平决定,那么两个大国对抗的代表落座之后,就应该对某个科学问题进行辩驳,最后正确者取得胜利,而不是尔虞我诈,唇枪舌剑,更谈不上假途伐虢,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苏联的灭亡难道是因为缺乏强有力的武器和先进的技术吗?完全是因为战略决策失误所致,而美国之所以获胜,战略大师居功至伟。

最后,不管未来技术如何发展,文科始终处于“领导地位”。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言下之意,理论与思想批判不能取代物质力量的实际斗争和实践行动,但这话反过来也是对的,“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现实的、技术的、物质的变革,不能取代理论、思想的指导和批判。研发什么武器,与谁交战,人工智能怎么用,都要屈从大国战略与文明、文化的指导。

有人可能表示,既然文科如此重要,为何全球乃至中国都开始出现“文科倒闭潮”?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在汉朝建立之初,刘邦曾经与群臣论功行赏,刘邦举萧何为功臣第一,群臣不服,刘邦说,打猎时,追杀野兽与兔子的是狗,而发出命令,指示行动的是人,你们这些不服的,不过是根据指示追逐野兽的“功狗”,而萧何却是发出指示的“功人”,所以萧何功劳第一,众人皆不如他。

大国博弈也是如此。全球有几个基辛格,几个布热津斯基,几个马汉?但是工程师、技术人才则不知凡几了。当然,如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擘,无疑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照亮人类发展的道路,但其在应用时,依然受到文科的指导。所以,文科并非无用,只是能做到夜观天象,俯察人事的“大军师”级别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大学文科缩编,也是为了提高门槛,筛选人才。

文科指导理科,实际就是战术服从于战略,科技服从于文明,这是非常自然的,否则越发展,距离灭亡反而越近,物质越丰富,道德水平反而越低,这就走向了发展的反面,必然造成严重后果

0 阅读:46

大壮实验室

简介:笑看国际史,趣学古今风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