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五年(311年),前赵皇帝刘聪率军攻入洛阳,晋怀帝司马炽被俘至平阳,成了前赵的仪同三司,封会稽郡公。
刘聪还专门设宴款待了晋怀帝,席间对晋怀帝说:
“当年你还是豫章王的时候,我和王济曾去拜访你。王济向你引荐我的时候,你说早就听说过我的名声,还拿出自己写的诗给我看,对我说:‘听说你擅长写辞赋,不如点评一下我的作品。’于是我和王济各自写了一篇《盛德颂》,你连连称赞写得好。后来你又带我到皇家庭院比试射箭,我射中了十二箭,你和王济各中九箭。你还赠送给我柘木弓和银砚台,这些事你还记得吗?”
司马炽很想说不记得了,记得那些干什么呢?往事不堪回首,这些事情对刘聪来说是有意思的事情,可以拿出来调侃一下司马炽。
对于司马炽来说却尴尬的很,难道他能拿这些事来和刘聪拉近关系吗?毕竟双方的身份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彼时司马炽还只是西晋的豫章王,行事低调,也不喜欢结交宾客,更不愿意涉政事,而是醉心于史籍,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称誉。
他是一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所以八王之乱的时候,他躲得远远的,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混乱局势影响了,明明只是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却在几王的博弈中被选为皇太弟。
307年,晋惠帝司马衷去世,皇太弟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
司马炽继位的时候,八王之乱已经结束,但西晋权力之争并未因此而落下帷幕,司马炽这个皇帝也无法收拢皇权,其叔司马越把持朝政。
等四年后,司马越终于死了,司马炽还没等喘口气,永嘉之乱来了,前赵皇帝刘聪率军攻入了洛阳,司马炽被俘虏了。
回想过往,司马炽多么想回到成为豫章王的最初几年,那时候他醉心于史籍,不问政事,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结果后来贾南风搅动风云,废杀了太子也就是晋惠帝司马衷唯一的儿子司马遹,随后八王将西晋拖进混战,他这个远离朝堂的人居然被拉出来成了皇太弟,又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但真正掌权的也并不是他,所谓身不由己,不过如此。如今成了阶下囚,刘聪怎么说他就怎么回应:
“臣安敢忘之,但恨尔日不早识龙颜。”(出自《晋书》)
司马炽觉得自己都这么卑微了,刘聪该放过他了吧?并没有,刘聪继续问:“你们司马家骨肉相残,为何如此惨烈呢?”
司马炽麻木的说:“这大概就是天意吧,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大汉国运将兴,所以上天让司马家自相残杀来为陛下扫清障碍,如果我们家族能继承武皇帝的基业,让家族和睦兴盛下去,陛下又怎么能得到天下呢?”
司马炽的一顿输出让刘聪很满意,所以当宴会结束的时候,刘聪把小刘贵人叫到跟前,对司马炽说:
“此名公之孙,今特以相妻,卿宜善遇之。”(出自《晋书》)
什么意思呢?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她是名公的孙女,现在送给你做妻子,你要善待她。”
刘聪倒没有夸大,小刘贵人真的是名公之后,是东汉光禄大夫刘陵玄孙刘殷的孙女。关于刘殷,《晋书》中记载:
“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
可以说,刘殷名声在外,是当时的名士,且有济世之志,永嘉之乱中,刘聪就将刘殷俘了来重用他,历任侍中、太保、录尚书事。
不仅刘殷得了刘聪的重用,就是刘殷的家人也让刘聪高看。
刘殷有7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孙子孙女也不少,刘聪一下子就纳了六妃,其中包括刘殷的两个女儿刘英和刘娥,被封为左、右贵嫔,还有刘殷的四个孙女,都被封为贵人。
这样的操作也是没谁了,六刘进宫后很受刘聪宠爱,尤其是左贵嫔刘英,还能干政。
刘聪自己喜欢六刘就将其中一个小刘送给司马炽做妻子。
那么,司马炽是什么反应呢?司马炽是有正妻的,名叫梁兰璧,出自安定梁氏,嫁给司马炽做豫章王妃,后又被立为皇后。
永嘉之乱中,梁兰璧和司马炽一起成了刘聪的俘虏,既然是阶下囚,刘聪自然不关心梁兰璧怎么想,他就是给司马炽送妻子,司马炽也只能接受。
于是刘聪的小刘贵人就变成了司马炽的会稽国夫人。
司马炽一直在被安排,在西晋的时候也是任由人安排他的命运,他挣脱不得,到了前赵,就更加身不由己,只能被动接受。
他也只是想活下去,成为阶下囚就应该有阶下囚的自觉,他有这个自觉,但西晋的不少旧臣没有这个自觉,或者说很难接受他们曾经的皇帝被刘聪羞辱。
313年的正月,刘聪大摆宴席,让司马炽穿着青衣在宴席上斟酒,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很屈辱的事情,但谁让他已经不是皇帝,而是前赵的阶下囚呢。
司马炽麻木的穿梭在宴会上,西晋旧臣庾珉见了却实在看不下去,号啕大哭。这一哭不要紧,刘聪很生气,都两年了,还有旧臣为司马炽鸣不平?这是啥意思?
刘聪索性不继续留着司马炽了,二月初一,刘聪就用毒酒毒死了司马炽。
司马炽死的时候只有30岁,他一死,小刘贵人又被刘聪召回了宫,复立为贵人,不得不说,刘聪的有些想法真的让人很难理解。
就像他在位才8年,就立了10个皇后,而且这些皇后有时候还是并立存在的,三后并立,四后并立,上皇后、左皇后、右皇后、中皇后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