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越战老兵到印太司令。
美军四星退役上将,约翰・阿奎利诺的40年军旅,见证中国惊人变迁。
1983年他入伍时,中国军费开支仅50亿美元,2023年中国国防预算为15537亿元人民币。
过去三年剧变:
400多架新型战机入列,相当于比利时和荷兰空军总和;
20艘大型军舰下水,约等于法国海军主力舰艇总数,导弹库存翻番。
1906年,德国下水的“拿骚”级战列舰,让英国海军震惊。
短短8年,德国建了13艘主力舰,英国海上霸权受到严重挑战。
如今,中国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三年三舰,让美军看到了相似的威胁。
更令阿奎利诺忧心的是美国的战略困境。
开始“抱团取暖”2024年,美军同时面临多个热点:
乌克兰战争已耗资超过1130亿美元,中东局势持续紧张,还要应对印太地区的挑战。
这种多线作战的压力。
让人想起1942年美国,不得不在太平洋、欧洲、北非三大战场同时投入兵力。
但当时美国GDP占全球41%,而现在占约25%,实力对比已大不如前。
中俄朝三国战略协作,更是让美国心惊。
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
这让美国的“包围圈”战略,开始反噬:
原本孤立的对手开始抱团,形成新的战略合力。
英国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后被迫收缩全球战略,就是因为实力不再支撑其全球存在。
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虽然战无不胜。
但最终因为同时与英国、俄国、普鲁士等多国对抗,导致力量分散,最终走向失败。
如今的美国,何尝不是在重蹈覆辙?
俄乌战争,中东局势牵制大量军力,还要应对印太地区的挑战。
这种“多线作战”的压力,正在逐渐显现。
阿奎利诺的担忧,不无道理。
1991年海湾战争时,美国,美军动员人数约为38.8万人,加上多国联军,总兵力接近60万人远征中东。
而今天,美军如果要在台海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恐怕难以像过去那样大规模调动兵力。
因为,其他战区的威胁随时可能爆发。
更令五角大楼头疼的是,曾经被孤立的对手开始“抱团取暖”。
美国“分而治之”战略,似乎正在失效。
成长的烦恼阿奎利诺提出的“常设联合特遣部队”构想,是发出警报:
美军需要改变传统的应对方式,更灵活。
1991年,当苏联轰然倒塌时,美国成了独一无二的“世界警察”,军费高达2750亿美元。
而彼时的中国军费,只有可怜的99.3亿美元。
那时的解放军,还在用着60年代的老装备。
接下来的十年,成了中国军队的“成长的烦恼”:
1993年,美军以莫须有的“化学武器”理由拦截银河号;
1996年,美国派出尼米兹和独立号在台海耀武扬威,解放军只能干着急;
1999年,北约“精确制导”炸毁我国使馆;
2001年,美军侦察机在海南岛附近撞毁我军战机。
这些教训就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中国。
从此,解放军开启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
短短20年,战舰从18艘增至45艘,其中一半是052D、055这样的“大块头”;空军有了200多架歼-20隐身战机;
火箭军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更是让美军头疼不已。
最让美国意外的是航母发展:
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十年连续三艘下水。
要知道,美国从二战后的“中途岛”级到“尼米兹”级航母的跨越用了约30年。
空军的跃升更是惊人。
仅在2000-2020年,歼-16、歼-10C等四代半战斗机总数已超过800架,还有歼-20等其他型号。
其中,歼-20隐身战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有第五代战机作战能力的国家。
截至2023年,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数量已超过俄罗斯,跃居世界第二。
特别是052D型和055型驱逐舰。
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有万吨级驱逐舰的国家。
目前,中国海军有50余艘现代化驱逐舰,规模仅次于美国海军。
2021年,国防预算达到约1.36万亿元,较2000年增长了近10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仅占GDP的1.3%左右,远低于美国的3.2%和俄罗斯的4.1%。
中国追求的是和平发展,而不是军备竞赛。
到2023年,中国国防预算增至15537亿元人民币。
虽然与美国9160亿美元相比仍有差距,但若考虑购买力平价,实际差距已大幅缩小。
我不想打,但你可别欺负我。
如今的解放军,已经足以让任何潜在对手掂量掂量了。
东风-26射程为4000-5000公里,主要覆盖西太平洋地区,被称为“关岛快递”;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能以5倍音速突防,让任何防御系统都望尘莫及;
东风-41机动性强、难以拦截,被誉为“最强陆基洲际导弹”。
但火箭军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它就像一道无形的护盾,守护着国家主权。
赢得战争,却赢不了“战后和平”美国似乎陷入了“军事万能”的思维定式。
从南联盟到伊拉克,从利比亚到叙利亚,军事打击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首选工具”。
然而,纯粹的军事手段难以实现持久和平。
俄乌冲突,堪称冷战后最大规模的地区战争。
当初,西方预计俄罗斯会在制裁下迅速崩溃,但事实却出人意料:
俄罗斯不仅扛住了制裁,其军工业还实现了“战时转型”。
更令西方意外的是,俄罗斯经济不降反升。
卢布汇率趋稳,能源出口转向亚洲,军工企业开足马力。
西方制裁的效力,在全球多极化背景下已大不如前。
中东局势的演变更具戏剧性。
2023年10月,爆发的巴以冲突,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哈马斯的突然袭击,打破了以色列“铁穹”的神话;
黎巴嫩真主党的介入,形成了对以色列的“双线作战”;
也门胡塞武装封锁红海航道,更是让美国海上霸权遭受挑战。
伊朗通过支持什叶派武装,在整个中东构建起了“抵抗轴心”。
这让美国陷入两难:
若对伊朗动武,可能引发更大规模冲突;
若不采取行动,地区盟友又会质疑美国的保护能力。
大国都难以同时应对多个战场。
拿破仑败于俄国,就是因为无法承受东西两线作战;二战德国也是在多线作战中逐渐耗尽国力。
现在的美国似乎也陷入类似困境:
一边,要应对欧洲局势;
一边,要平衡中东冲突,还要防范印太地区可能的危机。
过度依赖军事手段、动辄使用制裁工具、忽视地区国家的正当关切,最终导致“树敌过多”。
2001年,美军以雷霆之势推翻塔利班,却在之后的20年里深陷“治理困境”。
每年投入千亿美元,派驻十余万军队,最终却只能仓促撤离。
喀布尔机场的混乱场景,恍如40多年前西贡陷落的重演。
伊拉克战争更是教训深刻。
2003年,美军仅用21天就攻占巴格达,但随之而来的是旷日持久的治安战。
到2011年美军撤出时,已经付出了4500名军人阵亡、近3万人受伤的代价。
这两场战争暴露出美式干涉的致命弱点:
军事上能“赢得战争”,却赢不了“战后和平”;
有美国人感叹:
“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锤子,但不是所有问题都是钉子。”
当前,中东局势就是这种困境的集中体现。
面对巴以冲突,美国首次表现出明显犹豫:
既不敢全面介入(担心陷入新的泥潭),又不能完全撒手(怕失去地区影响力)。
这种进退维谷的状态,与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用错了药方从历史角度看,这种困境源于冷战后的战略误判。
美国把军事优势误解为全面优势,把暂时领先误解为永久领先,把局部治理误解为全球治理。
结果就像用错了药方:
问题没解决,反而产生了更多副作用。
现在的美国,依然保持着强大实力,但已经不能像年轻时那样“随心所欲”了。
它似乎还未完全接受这个现实。
这让人想起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警示:
“文明的衰落不在于受到外部打击,而在于失去应对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