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美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市井小民,无不将饮食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众多的传说中,有三位被尊称为厨神的传奇人物,但他们的故事却颇具争议,因为他们的“厨艺”与常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席厨神彭千岁,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垂涎三尺。据史料记载,彭祖是中国最早的厨神之一,他不仅精通烹饪技艺,还因其养生之道备受推崇。每年农历6月15日,苏鲁豫皖各大厨师都会赶到徐州彭祖庙集结祭拜彭祖。而彭祖之所以被尊为首席厨神,不仅因为他的烹饪技艺高超,还因为他的养生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
彭祖的名字并不是叫彭祖。他的名字叫做“铿”,封于徐州彭城,古代人姓氏封,所以叫彭铿。在殷商末期,有人曾见到他时他已经767岁了。那时他已经丧妻49,丧子54。这样的高寿不禁让人好奇,是什么让他如此养生有道?据传,彭祖的养生秘诀之一就是他所做的“雉羹”。雉羹的做法并不复杂,用野鸡加稷米熬制而成。据屈原在《楚辞·天问》中的记载,“彭铿斟雉,帝何飨?”意思是说,彭铿做的雉羹尧为什么觉得好吃?也许有人会问,雉羹是什么羹?其实,这就是野鸡加稷米熬的羹。竟然莫名地就觉得应该很好吃!
除了雉羹之外,彭祖还发明了“羊方藏鱼”,这道徐州名菜至今仍备受推崇。所谓“羊方藏鱼”,就是把鱼塞到羊肚子里炖煮。古人认为鱼跟羊在一起烹饪是至尊美味。这种烹饪方式也让古人恍然大悟:原来食物的搭配如此重要!
除了彭祖之外,还有一位被尊为厨神的伊尹。伊尹姓伊,尹是他的官衔。他是中国历史上被祭拜最多的厨神,也许是因为中国人自古崇尚文臣的风气。伊尹是被厨子养大的,所以他对做菜有些研究,传言他是第一个做调和美食的人。比如之前人们煮个土豆就只放土豆一种食材,伊尹却会加洋葱和胡萝卜,这就是所谓的调和。调和的艺术不仅体现在食材的搭配上,也体现在烹饪技艺的运用上。
伊尹的故事中最为人所传颂的是他如何被招入商汤的宫廷之中。商汤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广招天下贤士,以求治国之道。伊尹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招入商汤的宫廷之中。伊尹凭借自己的烹饪技艺和治国之策赢得了商汤的赏识。据记载,伊尹曾为商汤制作了两道菜,分别是“鹄羹”和“鱼肉之酱”。鹄羹的做法并不难,就是用天鹅熬制的羹汤;而鱼肉之酱则是用鱼和肉混合制成的肉酱。在当时那个时代,酱是最为普遍的食物之一,因此这两道菜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人们之所以将伊尹封为厨神,是因为他官位最高、最为人知的却是他的烹饪技艺。
除了上述两位厨神之外,还有一位传说中的厨神——汉宣帝刘询。刘询的故事与美食有着不解之缘。相传他非常擅长制作面食,因此他在民间被称为“面食大王”。
据说,擅长面食的地区的人民都将汉宣帝视为厨神。其实,汉宣帝本是一位流落民间的皇子,名叫刘病已。他从小在民间长大,因此十分擅长制作面食。当时,由于他的名声,面馆的生意都非常好。后来他被大臣们找回去做了皇帝,他在民间的形象也因此成为了面馆的厨神。
在古代社会中,美食往往与文化、礼仪等方面密切相关。人们常常通过美食来表达敬意、传达情感、展现礼仪等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美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也与美食的发展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古代先民们的不断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烹饪技艺,才使得中国菜系如此丰富多样、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