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奇葩钉子户:逼迫南水北调改道,最终置身十米深坑中后悔不已

橡皮泥文社 2024-11-01 01:55:33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2015年的郑州西三环,上演着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钉子户"奇观:

一座孤零零的三层楼房,深陷在约10米深的"天坑"中,四周青翠的竹林映衬出一幅离奇的画面。

谁能想到这栋房子里竟然还住着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这一切要从南水北调工程说起。

而让人唏嘘的是,这场拆迁纷争背后,竟是一出因贪婪而起的骨肉亲情悲剧。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老人宁愿困守"孤岛",也不愿搬离呢?

说到底一切都是从那张拆迁通知书开始的。

在这之前郑大爷的日子过得可谓有滋有味。

这栋见证了他大半辈子沧桑的三层小楼,承载着满满的幸福。

四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每逢周末小院里总是飘荡着欢声笑语。

老人最爱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晒太阳,看着儿孙们在眼前嬉戏打闹,那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爸今天我给您买了最爱吃的卤鸭!"大儿子总是这样,每次回来都不空手。

"您看看我家小子,这次考试又拿了第一名!"三儿子总爱在老父亲面前炫耀孩子的成绩。

日子就这样平淡却温馨地流淌着,直到2015年那个春天。

南水北调工程的拆迁消息像一阵风,吹进了这个宁静的小院。

每平米1000元的补偿,对于郑大爷300平米的房子来说,那可是整整30万元!

更别说还能换到2到3套新房,这买卖怎么算都不亏。

"这政府也够意思,咱这房子年头也不短了,能换新房子多好啊!"郑大爷心里美滋滋的。

可谁曾想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竟成了压垮全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老人兴冲冲地给四个儿子打电话商量这件喜事时,电话那头的反应却让他愣住了。

"爸这事儿您先别急着答应,容我们合计合计。"

往日爽快的语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让人琢磨不透的沉默。

家里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平日里热闹的周末聚会也变得冷清起来。

儿子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看到老父亲过来就立马噤声。

郑大爷心里直打鼓:"这些娃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哪里知道自己精心培养的儿子们,正在盘算着一个令人心寒的计划。

原来郑大爷的两个城里儿子早就打听清楚了南水北调的"来头"。

这可是国家重点工程啊,要是能在这上面捞一把,那可不得了!

"哥我听说这工程地位特殊,咱家这位置又在关键节点上,政府肯定会特殊处理。"

"就是就是我看网上那些钉子户,最后不都拿到好处了嘛!"

两兄弟越聊越兴奋,眼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趁着夜深人静他们偷偷摸摸地找来施工队。

"左边一栋右边一栋,都按照老房子的规格来建!"

转眼间郑大爷家的老宅两侧就多出了两座"双胞胎"建筑。

从天上看活脱脱一个"品"字!

"这下政府要赔偿的面积可就是原来的三倍了,嘿嘿。"

老郑家两个儿子美滋滋地盘算着,仿佛已经看到钞票在向自己招手。

可惜现实总是不遂人愿。

政府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小把戏。

"这是违章建筑不在补偿范围内!"

"你们的户口都已经迁出,没有资格在这里建房!"

一盆冷水浇在两兄弟头上,但他们仍不死心。

"爸您就在这儿住着,不要搬等政府按照我们的条件来谈!"

就这样年迈的郑大爷成了儿子们要挟政府的棋子。

他们甚至不再来看望父亲,只是时不时打个电话问问:"政府来谈判没有?"

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荡然无存。

郑大爷望着空荡荡的院子,不禁苦笑:"这钱啊,真是个害人的东西!"

每天他都能听到周围此起彼伏的拆迁声。

工程队的挖掘机在不远处轰隆作响,像是一头咆哮的怪兽。

郑大爷的心里清楚,儿子们的如意算盘怕是要落空了。

可他却不知道更艰难的日子还在后头。

郑大爷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晚年生活会是这个样子。

施工队没有强拆他的房子,却带来了更可怕的处境。

一辆辆大卡车日夜不停地运来黄土,将周围的地面抬高。

十天过去了郑大爷发现自己的房子周围出现了一圈"悬崖"。

一个月后这个"悬崖"足足有五层楼那么高。

昔日平坦的小院,如今成了一座孤岛,四周是十米深的悬崖。

施工队还算有点良心,在"悬崖"边种上了一圈翠绿的竹子。

"这是为了防止山体滑坡,也能挡住一些雨水。"工程队长好心提醒。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没了水电郑大爷只能靠着手电筒照明,用矿泉水解渴。

每天上下这个"天坑"都像是一次冒险,他得扶着竹子小心翼翼地爬。

最怕下雨天雨水哗啦啦地往"坑"里灌。

房子里的墙皮一块块地往下掉,家具发出阵阵霉味。

曾经热闹的街坊四邻都搬走了,只剩他和几只野猫作伴。

夜深人静的时候,蛙声阵阵更衬托出这份孤寂。

郑大爷常常站在门口,看着远处高楼的灯火,那里才是人间烟火。

"这里就像个坟墓啊..."老人不禁喃喃自语。

偶尔有路过的人好奇张望,指指点点:"这房子咋长在坑里了?"

"听说是为了多要拆迁款,这不是遭报应了嘛!"

这些窃窃私语像刀子一样戳在老人心上。

每到雨季积水漫过膝盖,郑大爷只能蜷缩在二楼。

他望着墙上一家人的合影,不禁红了眼眶。

那是一个特别阴冷的雨夜。

暴雨如注雨水疯狂地涌入这个"天坑"。

郑大爷被楼下哗啦啦的水声惊醒,发现一楼已经被淹了大半。

他想往楼上跑却不慎在湿滑的台阶上摔了一跤。

这一跤可不得了,摔得老人直冒冷汗,动弹不得。

要不是邻村赶早市的张大爷路过听到呼救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一摔却摔醒了他的儿子们。

"天呐差点害死老爸!"大儿子第一个冲到医院。

"都是我们太糊涂了,就为那点破钱..."二儿子红着眼圈。

病床前四个儿子难得聚在一起,看着打着点滴的父亲,心里满是愧疚。

"爸咱搬家吧我们给您在城里买套电梯房。"

"对就住在我家旁边,想吃啥我媳妇给您现做!"

郑大爷看着儿子们焦急的样子,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这一场意外反倒让这个支离破碎的家重新凝聚在一起。

现在的郑大爷住在城里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

儿子们轮流带他去公园晒太阳,带他去体检陪他聊天解闷。

不过老人时不时还是会偷偷回到那个"天坑"。

擦擦落满灰尘的老照片,摸摸斑驳的墙壁,仿佛在和过往的岁月道别。

南水北调的工程仍在继续,那两栋违建的房子注定拿不到赔偿。

但对郑大爷来说,那点补偿款又算得了什么呢?

失而复得的亲情,才是这世上最值钱的宝贝。

这个深坑埋葬的是一家人的贪念,孵化出的却是重生的亲情。

多少人为了蝇头小利,差点丢掉最珍贵的东西。

这个发生在郑州的"钉子户"故事,或许能给那些被金钱蒙蔽双眼的人们一些启示。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

橡皮泥文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