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道手记

零零文化 2025-04-25 01:24:10

观道手记

张新贵

暮色漫过青石阶时,檐角铜铃忽响,风自深林而来,裹挟着松针坠落的轻响。我倚着斑驳的朱漆廊柱,忽然想起先生曾说的"道,居处深幽,清澈澄明",那声音仿佛穿透时空,与檐下泠泠清音共鸣。

青石阶旁的铜磬静默如古,积着薄薄的苔痕。那日见樵夫路过,扁担不经意间撞在磬上,清越之声骤然迸发,惊起林间栖鸟。这让我恍然懂得金石之喻——原来世间万物的回响,都在等待某个契合的机缘。就像春溪解冻并非因风的催促,而是地底暗流早已积蓄了一冬的力量;山樱绽放不是为取悦行人,而是时节到了自然舒展的生命律动。

晨起漫步溪畔,见老者垂钓。他蓑衣半湿,却似浑然不觉,钓竿悬着无饵的空钩。"鱼不上钩,钩自上钩。"他忽然开口,惊起我一身寒噤。这才发现水面倒映的不仅是他的身影,还有流云、飞鸟,以及整个天地的影子。原来所谓"立足于万物的本原",不过是褪去机心,让自己成为容纳万物的容器。

昨夜骤雨初歇,竹影在纸窗上摇曳生姿。我忽然想起先生说"形体没有道就不能产生,生命没有德就不能彰明"。案头残烛明明灭灭,映得砚中墨汁泛起涟漪。那些曾以为永恒的器物,不过是道流经世间留下的痕迹;而那些转瞬即逝的光影,或许才是永恒的真实。

当黎明再次染红远山,檐角铜铃又开始轻轻摇晃。我看见挑水的妇人路过,竹扁担压出吱呀声响;晨雾里,卖花郎的吆喝声忽远忽近。原来道从未隐匿,它就藏在每声不经意的碰撞里,藏在每个顺应自然的姿态中。万物来来去去,而道始终在那里,深幽澄明,不增不减。

0 阅读:0

零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