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致命?这8大危险因素急需警惕!看细胞疗法如何守护机体健康

白亦谈养护 2025-02-08 12:40:58

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某中国台湾知名女演员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去世。这一事件不仅令人惋惜,也让我们再次聚焦流感这一常见却极具威胁的疾病。

与此同时,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已达到约952.3万人。这一数字背后,是流感的高传染性和潜在危险性的有力证明。流感为何会如此凶险,甚至在短时间内夺走生命?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健康隐患?如何应对更有效?

流感≠普通感冒!国家卫健委:重症可致命

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明确指出,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流感病毒不仅会攻击呼吸道,还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国家卫健委官网截图

其中,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部分流感患者可合并细菌、其他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真菌等感染。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或侵袭性肺曲霉感染时,病情重,病死率高。

此外,流感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继发性细菌性肺炎,甚至败血症。败血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当身体对感染的过度反应导致自身组织受损时,就会发生败血症。败血症可能会发展为感染性休克,这是一种全身性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缺氧、废物堆积,最终导致器官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8大风险因素:加重流感患者病情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通过对2010-2023年因流感住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了8个可加重流感的风险因素:

年龄:婴幼儿和老年人抵御感染的能力较弱,住院的比例最高。未接种流感疫苗: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更有可能因感染流感住院。神经系统疾病:患脑瘫、癫痫、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可能不会自主咳嗽或不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内液体,进而加剧流感或引发肺炎。肺部疾病:患哮喘、呼吸道慢性炎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人,可能会因流感出现呼吸困难。怀孕:怀孕期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更难抵抗感染。因流感住院的育龄女性中,有近30%是孕妇。肥胖:肥胖会影响深呼吸,而这正是清除肺部感染所必需的。肥胖通常还与其他代谢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而流感会使血糖水平更难控制。心脏病:因流感住院的成年人中,约一半患有心脏病。研究表明,流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病和脑卒中发作的风险。高血压:在美国近两个流感季65岁以上的住院患者中,约75%患高血压,流感也会给他们的心脏带来更大压力。

确诊流感后如何科学应对?

(一)抓住黄金治疗期规范治疗

流感的治疗强调“早发现、早治疗”,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流感并发症的早期表现,需立即就医治疗:

1.高热不退或反复:流感常伴随高热(38°C以上),如果高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无法通过退烧药缓解,可能预示着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

2.呼吸急促或困难:流感引发的肺炎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闷或气短。如果出现呼吸急促或明显感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以防病情加重。

3.剧烈胸痛:胸痛常是肺炎的症状,尤其是当咳嗽剧烈或深呼吸时加重。如果伴随有胸痛,可能是肺部感染或其他严重并发症,需尽早就医。

4.意识模糊或昏迷:流感病毒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晕、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紧急处理,防止病情恶化。

5.咳血或剧烈咳嗽:出现咳嗽时咳出血痰,或者咳嗽极为剧烈,且无法控制,可能是肺部受到严重感染的信号。

尤其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基础疾病者等),更不能掉以轻心。在流感的早期(感染后48小时内),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二)好好休息是关键

在流感治疗过程中,休息是最重要的“良药”。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足够的能量和时间来对抗病毒。充足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细胞疗法:有效抗击病毒感染,减轻症状,降低重症率、死亡率

防治流感,除了传统的接种疫苗、勤洗手、戴口罩等预防措施外,现代医学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前沿的手段——细胞疗法。

2024年4月,中国一研究团队在医学行业期刊上发表了题为《自然杀伤细胞在流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的综述报告。

研究截图

报告指出,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在非致敏状态下迅速进入免疫应答状态发挥抗病毒作用,并在1~4小时识别感染靶细胞发挥杀伤作用,还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和记忆效应,基于以上特点,NK细胞有望成为流感的治疗性药物或疫苗。

目前,临床研究证实,输注NK细胞有助于降低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合并流感的重症率、病死率,为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此外,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损伤会增加原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治疗难度。流感病毒感染合并心脏基础疾病极易发展为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出现循环系统衰竭甚至死亡。

健康人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处于动态平衡,当受到病原体刺激时,Th1/Th2平衡失调并向Th1或Th2漂移。Th1上调释放促炎细胞因子,Th2下调引起免疫功能紊乱,进而促进败血症、脓毒血症的发生、发展,引起循环系统衰竭。可见,Th1/Th2平衡是免疫调节的关键,而NK细胞能够调节Th1/Th2比例,改变机体免疫活性,纠正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状态,减少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小结

我们常常以为未来还很漫长,却忽略了意外可能在瞬间降临。生命的珍贵,在于它的不可预知;而生活的意义,在于我们对当下的珍视。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人,珍惜眼前的健康,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我们生活的准则。

现代医学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守护健康的可能性。通过细胞疗法等前沿手段,我们能够从细胞层面提升身体的免疫力,为健康筑牢防线。这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让生命少一些意外,多一些从容;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淡然。

参考资料:

[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1/content_7000939.html

[2]央视网、丁香园、生命时报

[3]张研,李刚,张茜,等.自然杀伤细胞在流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24,53(07):1084-108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