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成为领导后,工作愈发忙碌,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然而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成果却并未因此而显著提升。
他们为此感到疲惫且挫败,时常抱怨不停。
实际上,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角色和职责的转变,明确有些事该做,有些事则不必亲自去做。
当上领导后,以下这几种工作就可以考虑交出去,不必再亲力亲为了。
首先是打杂性工作。这类工作通常较为繁琐,却又不得不做,例如打印复印、整理文件、安排会议、预约客户等。
在担任一线员工时,这些事确实需要自己动手。
但晋升为领导后,若仍出于习惯或不好意思安排他人而继续亲力亲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领导的时间是最为稀缺的资源,若将其浪费在这些琐碎之事上,又怎能有精力去处理诸如解决关键问题、协调资源、为下属提供支持等重要事务呢?
故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这类工作转交出去。
其次是陷阱性工作。《孙子兵法·地形篇》中有言:“吏强卒弱,曰陷”。
意思是领导能力很强,但下属却较弱,导致领导不得不亲自承担大量具体工作,陷入“替下属打工”的陷阱,替他们背负工作责任。
比如,有些领导因担心下属做不好或觉得其效率低,为确保结果,便自己包揽了许多本应属于下属的活儿。
最终,下属整日无所事事,而领导则变成了“救火队长”,越来越忙碌。
再者是逞强性工作。有些人刚当上领导时,会有一段时间的自我膨胀,认为自己事事都比下属强。
于是,便逞强好胜,对于自己并不精通的事务,也指手画脚地去指导。
然而,这样做往往会陷入“外行领导内行”的尴尬境地,不仅让下属不知所措,影响团队整体效率,还可能损害领导自身的威信。
因此,作为领导,切不可逞强,应遵循“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简单而有效的管理原则。
最后是重复性工作。此类工作指的是那些需要反复进行、缺乏太多变化的任务。
例如,交付一个项目,其每次流程基本一致。这时,就可以整理成标准操作流程(SOP),在某些环节让团队成员协助完成。
如此一来,自己便能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更重要、更具价值的工作上。
要知道,身为员工时,成就感源于自身所做的事情;而成为领导后,成就感则来自于整个团队。
总之,当上领导后,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将工作重心放在更能体现领导价值的事情上,而不是被琐碎事务缠身,这样才能带领团队取得更出色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