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俄罗斯,历史上谁对中国的伤害最大?

凭阑听史 2025-02-10 18:01:29

关于历史上哪些国家对中国的伤害最大,邓公给出了答案,非日本和俄罗斯莫属。这两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中国的邻国,一个是最强的海上邻国,一个是最大的陆地邻国。作为搬不走的邻国,那么这两个国家到底谁对中国的伤害最大?

01侵略野心

我们首先看一下日本。别看日本国土狭小,但野心可不小,曾经两次打断中国的崛起之路。

日本的野心早在隋唐时期就初露端倪。但被唐朝和明朝连续教训了两次,终于老实了一些。

进入近代以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富国强兵,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计划第1步攻占台湾,第2步吞并朝鲜,第3步进军满蒙,第4步灭亡中国,第5步征服亚洲,最后称霸世界。

当时的晚清政府在洋务派的倡导下正在施行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还组建了当时世界第9、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但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一役,清朝重金打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自此,清朝的近代化之梦彻底破灭。

进入20世纪后,中国在有志之士的带领下,决心除旧布新,实现真正的崛起。到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繁荣起来,大城市工厂林立,车水马龙,到处灯火酒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好景不长,日本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近代以来第二次崛起之路被彻底阻断。

通过以上历史,我们会发现日本这个国家总是在中国的历史关键时期影响中国命运,对我们的伤害简直彻入骨髓!

与日本的侵略相比,历史上俄罗斯对中国的侵略有点“润物细无声”。在很多国人看来,俄罗斯简直就和大号毛绒玩具一样可爱,认为它根本没有扩张野心,这是大错特错的。

俄罗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国本来偏安东欧平原一隅,后来通过蚕食蒙古金帐汗国的领地不断膨胀起来。为了夺取出海口,它向四面八方进行侵略扩张,终于成长为一个面积广达228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大帝国。到了二十世纪中期,苏联借助二战的红利,一举成长为坐二望一的全球超级大国。

如果和日本的扩张对比一下,日本的野心最多局限在亚太区域。而俄罗斯的野心要更大,它的目标是要争夺全球霸权。中国与这样的国家为邻,简直倒了八辈子霉。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在鲸吞大清数百万平方公里领土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又制定了丧心病狂的“黄俄罗斯计划”。计划从海参威到新疆乔戈里峰画一条线,以北地区全部并入俄国。如果这个阴谋得逞,中国将会丢失半壁江山。

进入二十世纪,继承俄罗斯衣钵的苏联变本加厉,吞并了唐努乌梁海,肢解了外蒙古。六七十年代,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计划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面对泰山压顶一样的苏军重兵集团,中国掀起了挖防空洞的高潮。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师杜金制定了新的扩张路线图。在东亚方向,计划联合日本,形成俄日轴心,除了肢解原来“黄俄罗斯计划”的部分,还要再加上西藏地区。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野心也十分大。如果把日本的野心计算为6分的话,俄罗斯至少得4分。

02领土侵占

日本的入侵总是从中国东部的膏腴之地开始的。

1894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占领了辽东半岛、台湾岛和澎湖列岛。1904年,日本通过日俄战争,把势力延伸到东北南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鲸吞整个东北。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东部最富裕的一半国土都处于日寇的铁蹄之下。

不过庆幸的是,由于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日本吐出了所有被占国土。按照“波茨坦公告”的精神,日本只保留本州、北海道、九洲和四国四个大岛。当时的中国是有希望拿回琉球群岛的,但委员长胆小怕事,硬是拒绝了罗斯福三番五次的“美意”。

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对中国领土的伤害简直大了去了。

俄罗斯原本是一个欧洲国家,和我国并不接壤。17世纪,俄国扩张到西伯利亚南部一带,和我国产生了领土纠纷。俄国的领土扩张很有章法,它总是能在对方最虚弱的时候下手,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多的领土收益。

1689年,趁着准噶尔叛乱,清朝顾此失彼的时机,俄罗斯在《尼布楚条约》中获得贝加尔湖以东地区。1727年,经过软磨硬泡,俄国通过《布连斯奇条约》获得贝加尔湖以南地区,中国彻底失去贝加尔湖。俄国趁着准噶尔南征北战的时候,不断蚕食准噶尔大片领地。

到了19世纪中期,俄罗斯趁着大清内忧外患之际,直接张开了血盆大口。1858年通过《瑷珲条约》,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俄国拿走了外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1864年,俄罗斯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外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1881年后,通过《伊犁条约》等几个边界议定书,俄国割占外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末,俄国强行占领我国帕米尔高原大部分地区。

进入20世纪,后续的苏联于1944年强行兼并了17万平方公里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又操纵156.6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独立,秋海棠彻底塌陷。

如果从19世纪末开始算起,俄罗斯一共让我们丢失了33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有人统计过,如果再加上从17世纪开始陆续丢失的外贝加尔地区、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和准噶尔故地,中国被俄罗斯拿走的土地超过了580万平方公里。

所以说俄罗斯的东侵,对中国的安全和领土完整造成了伤筋动骨般的损害。从这个维度看,俄罗斯得9分,日本得1分。

03战争伤亡

日本对中国最大的伤害是制造了惊人的人员伤亡。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在长达六周的时间里,日军屠杀了30万以上的中国平民和战俘,并实施了大规模的强奸、抢劫和纵火等暴行。

在整个侵华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高达3500万,其中死亡人数超过2000万。战争还导致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包括城市、乡村、工厂、铁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

如果再加上日本从19世纪末开始制造的各种惨案,日本的罪行罄竹难书。

相对来说,俄罗斯对中国造成的伤亡要远远低于小日本,但绝对数量也不算少。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俄罗斯除了参与八国联军外,还单独派遣20万大军入侵我国东北,史称“庚子俄难”。

7月16日至21日,俄国制造了海兰泡惨案,紧接着又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共造成中国近1万名和平居民死亡。而在整个外东北地区,遇难的中国人在20万以上。

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死于俄军手中的东北百姓大约有数十万人。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远东进行大清洗,大约有30万中国人遭到清洗。

经过对比,在对中国造成的人员伤亡方面,日本绝对要打8分,俄罗斯打2分。

04经济掠夺

小日本在中国侵略数十年,掠夺了大量财富。《马关条约》中规定赔付日本2亿两白银,折合现在51亿美元。后来又赔付了3000万两还辽费,庚子赔款中赔付给日本的部分大约有7500万两白银,仅这两项又是二十多亿美元。

在日本全面侵华的14年,日本掠走的财富十分惊人。据统计,日本从我国抢走的黄金高达2万吨,此外还掠夺走的煤炭约10亿吨、铁矿约1.8亿吨、铜矿约150万吨、铝矿约10万吨、镁矿约5万吨,其他矿产多不胜数。

在这14年时间里,日本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以1937年的物价水平计算,直接经济损失估计为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则在5000亿美元以上。

改革开放以后,日本改善了同中国的关系,然后加大力度对我国进行经济援助,援助规模居世界首位。这其中包括2638亿人民币的低息贷款、124亿人民币的无偿贷款和138亿的技术资金,直接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俄罗斯对中国的经济损害也不轻,但由于缺乏历史资料,这一数字无法精确化。1900年的庚子赔款中,大清赔付俄国总计2.8亿两白银,但这笔钱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就停止了。几路俄军杀进东北,烧杀抢掠,财产损失肯定不小。到了日俄战争期间,俄军在东北肆虐了两年,造成财产损失无数。

二战胜利后,驻守在东北的苏军开启了抢掠模式,把东北的矿山和工厂抢掠一空。保守估计,东北的经济损失在20亿美元以上。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急缺装备,苏联以大批二战时期淘汰的过时装备,以贷款的形式半价卖给了中国,总计约13亿美元。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对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援建,史称“156工程”,一举奠定了中国重工业的基础。

但随着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分歧,苏联单方面撤回专家,造成一大批半拉子工程。紧接着在中国最困难的六十年代初期,向中国逼债。中国人民勒起裤腰带,硬是提前偿还了57.43亿人民币的苏联外债。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会发现,在经济方面,日俄两国对我们的损害都非常大,但帮助也很大,两者五五开吧。

05文化破坏和奴化教育

日本在占领区强制推行奴化教育,试图消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例如,在伪满洲国,日本强制推行日语教育,禁止使用中文,并试图篡改历史,宣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理念。

在全面侵华时期,日本大肆破坏中国古建筑,达到了一万处以上。另外,还到处挖掘古墓,掠夺珍贵书籍和文物,对中国的文化遗存造成了空前灾难。

相比之下,很多国人认为俄罗斯在这方面要做得很好,其实不然。很多人只记得大英博物馆里面掠走的中华瑰宝,认为那些都是上品和精品。但如果你去一趟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里面的中国藏品,你会大惊失色,因为那些中国文物都堪称极品和神品。

另一方面,由于多年来的宣传和教育,我们都对日本的一举一动保持着高度警惕。但一百多年前的一声炮响,让很多人变成了精神俄国人,他们总是时时处处把俄罗斯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自己真正祖国的利益放在了第二位。

更为可怕的是,俄式逻辑思维让太多的国人扭曲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崛起道路上的绊脚石。正是出于这样的焦虑,在这个维度上,我给日本打4分,给俄罗斯打6分。

最后,我们重新回到开头的话题:日本和俄罗斯,在历史上谁才是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国家?相信大家通过以上5个纬度的综合评估,心里面已经有了答案。最终日本得24分,俄罗斯得26分,俄罗斯以微弱的优势荣登这一光荣称号。

图/来源网络,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关注和评论。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