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下午4点半,北京,中南海国务院礼堂,解放军将官授衔仪式正式结束。就在将军们神采飞扬地纷纷离场之时,负责颁发将军命令状的周总理却发现台下还有一位同志立在原地,纹丝没动,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江苏军区第2政委黄火星同志。
“黄政委,还有什么事情吗?”周总理微笑着问道。“报告总理!我……我没听到喊我的名字!”黄火星尴尬而又不失严肃地高声答道。“是吗?”周总理闻之一惊,赶忙喊来了负责花名册的工作人员。那么,既然能参加将官授衔仪式,黄火星同志一定是战功赫赫,那他为革命到底有哪些贡献?在授衔仪式中,周总理为什么没喊到他的名字?难道是出现了什么变故?猛子政委说起黄火星,他在我军众多将领中可是颇具几分特点。和很多战将的威武霸气不同,黄火星生得一副慈眉善目,用憨态可掬来形容都不为过分。而他的出身背景又和贺龙老总颇有几分相似,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也是从民间帮会走出来的我军将领,不但军政双优,而且人缘还特别好,和贺龙老总一样,都是以德服人,重情重义的人物。黄火星原来姓陈,老家是河南,1909年生人。7岁时,他的父母带着他和弟弟逃难到了江西景德镇。可刚到没多久,老娘就病死了。老爹因为没钱料理后事,只能把他过继给当地一个姓黄的小工场主换点钱给老婆办了后事。随后,他爹就带着弟弟继续逃难,从那以后,黄火星和亲人再也没见过面。养父当时给他改的名是黄火生(黄火星是他参加革命后自己改的),而且对他还不错,供他上了两年私塾。
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了,结果很善待他的养母没两年也病死了,养父再娶的老婆可对黄火星就不怎么样了,不但对他非打即骂,逼他退了学,还逼他去烧瓷工场当了童工。在旧社会,他这样的学徒让工场主虐待和剥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1926年,黄火星的养父病故,第二个养母卷钱跑了,工场倒闭后还给他留下一屁股债。黄火星别看那时才17岁,但是男人该重的情义和担当一点也没少。他把家产全都变卖,给养父风风光光办了丧事,把剩下的钱还了一部分债。其他的欠款,他就通过打工一边被剥削,一边一点一点地还。虽然生活压力巨大,但从此以后,周围的人都对他高看一眼。
自清末,景德镇的瓷器工人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就有按工种组建帮会的传统,身在其中的黄火星自然也是帮会的一员。因为他生性憨厚,再加上替他养父还债这个事,所以他在各个帮会的人缘都不错。江西当时是我党的老根据地,省委了解到景德镇的工人自古就有反抗精神,于是派了干部到当地组织工人运动。黄火星因为从小的悲惨经历,对黑暗的旧社会早就恨之入骨,所以很快就和我党派去的同志成为好朋友,并积极帮助他们走家串户进行革命宣传。这时候就看出来黄火星是天生的政工人才。工人的帮会虽然是为了抱团反抗工场主的压迫,但也摆脱不了旧社会的江湖习气。就这样,黄火星也能凭着自己的好人缘和与贺龙老总神似的那种“能把死人说活了参加战斗”的三寸不烂之舌帮助我党同志组织起来几十次上万人的大罢工,而且还取得了节节胜利。1930年,他参加了我党的游击队,并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革命导师~方志敏。1931年,作为红军干部,黄火星被选拔到大名鼎鼎的赣东北根据地葛源军政学校进修,并成为我党党员。从此,他把方志敏同志一心为党为国为民,团结同志和群众,艰苦朴素,不断学习奋进的精神作为一生的准则,并且一直实践到生命最后一息。
毕业以后,黄火星一直担任政委工作,但是打仗的天分也得到充分发挥,每次上阵都带头冲锋,悍不畏死,于是,战友给他起的“猛子政委”的绰号就叫开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黄火星奉命留守闽西革命根据地,开始了3年漫长的游击生涯。当时,不论是长征的,还是留守的红军都意味着九死一生。反动派在老根据地搞起来“五光”,比日本鬼子还狠,游击队根本就没有落脚点,只能在福建西部的大山里与敌人周旋。1970年,黄火星因为癌症在北京医院住院,和华罗庚是病友。他为了鼓励华罗庚,就讲起来自己的这支队伍在3年游击战中,苦到没盐吃,只能舔出过汗又干了的衣服,饿极了,大伙就连虱子都当成肉吃。讲的时候,他还是乐呵呵的,妥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那时山里有很多野菜、野果,但是有毒没毒不知道,黄火星干脆自己先吃,没事了,再让大伙充饥,如果有毒,他就自己扛着,好在他命大,好几次都没被毒死。老百姓的房子都让反动派拆了,游击队没地方住,只能睡湿乎乎的山洞,冬天冷到要死,大伙就抱团取暖。即使这么艰苦,人人都和野人一样,战友们也心甘情愿跟着黄火星,而且队伍还居然发展到了2000多人。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后,黄火星的这支野人部队终于摆脱了困境,走出大山,但是,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残酷的考验。骁勇的老大哥1938年初,黄火星的游击队北上安徽,并改编为新四军2支队,他担任政委并兼任下属3团团长。新四军当时总共才1万多人,装备就更别提了。黄火星的3团士气高涨,上来就和38年的老鬼子硬碰硬地干了几仗,但实力不济的客观现实摆在那,损失挺惨重,士气也开始低落。黄火星鼓励大伙:“不就是装备不行嘛!咱可以去抢呀!”于是,他亲自带着侦察连摸清了日本鬼子的铁路运输情况,7月份,他带队一个突袭,端了日军一整列火车,装备物资不但全有了,还歼灭几十个老鬼子,全团士气复振。“鸟枪换炮”之后,黄火星带着3团在日军的心脏~小丹阳地区四处出击,惊得日伪鸡犬不宁,于是出动3000多人进行“扫荡”。结果在横山,黄火星指挥3团来了一个教科书一般的“围点打援”,歼灭了好几百敌军。
1938年1月,黄火星又指挥部下化整为零,分路突击,不但在芜湖机场大战日军,而且3团一部还直接打到了南京郊区的雨花台,把伪军警察局都给端了,搞得南京汪伪政权大惊失色。黄火星的队伍为什么能有如此强横的实力?这和他的个人魅力是有很大关系的。黄火星的节俭简朴在队伍里是出名的,一身旧军装打了一串补丁,他还接着穿。可他对自己的战友关心起来,一点都不吝啬。战士李德安发高烧,卧床不起。黄火星去看望的时候,把身上的家底~4块大洋都要给他,让他买营养品。李德安知道领导对自己的生活是能省则省,哪忍心要这钱呀。黄火星不行,告诉他你必须拿着,两人你来我往了半天,最后以李德安留下2块大洋告终。还有一次,在闽西打游击时就跟着黄火星的参谋王培臣因为负伤要去住院。申请路费的时候,就跟老领导黄火星说:“我这烟瘾太大,多照顾照顾吧!”结果怎么着?
即便是老战友,黄火星也是一口回绝:“按规矩办!钱不能多给!”可说着话,他却从口袋里把家底~10块大洋都掏了出来,把手表也摘了,一块塞进王培臣手里,还嘱咐一句:“少抽烟!对身体不好!”王培臣一看,这哪行,两人于是又一来二去了半天,最后王培臣留下了8块大洋这才算完。黄火星因为从小就没有亲人,所以在部队里把战友情谊看得非常重,也正是他对战友这种无私真诚的关怀,部下们才打心眼里把他当成老大哥,愿意跟着他九死无悔地干革命。而且,因为黄火星平时对同志和亲兄弟一样,说话都是和颜悦色,慢声细语,大伙还给他起了个外号“黄老奶奶”。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正在转移途中的新四军猝不及防,陷入苦战,黄火星亲自指挥3团3营负责为全军杀出血路。在战斗中,他大腿中弹,警卫员刚把他从火线拽下来紧急包扎,他就找了根树枝拄着,一条腿蹦回火线继续指挥战斗。在冲出国民党14道封锁线来到长江江边时,黄火星身边仅剩70多名战士,大腿肿得更水桶一样,子弹是在解放后才取出。当地的地下党同志冒死划着一个大木盆到北岸找来了一条船才把他们安全送到江北。黄火星一直记得有一位掩护他们的老大爷,在把敌人引到反方向后英勇牺牲。在他们临过江的时候,当地的同志深情地对他说:“等着你们打回来的那天!”“我们一定会打回来!革命事业一定会胜利!”黄火星紧握着同志们的手,激动地答道。
而黄火星也没有辜负同志们的期望。他当时带过江的只有一条船、几十人和几十支枪。但就是在这些骨干的基础上,新四军第7师在战火中崛起。8年零3个月后,黄火星将重新站在当初北渡的地方,率领数万指战员,几百门大炮和几百条船,来实现对江南同志们的庄重诺言。1949年4月20日下午, 3野25军全体指战员爆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震天吼声。毛主席电告所有渡江部队:“我今晚不睡觉!坐等大家的捷报!”当晚,各主攻部队万船齐发,漫天的信号弹和曳光弹映红了天际,25军政委黄火星冒着敌人的炮火屹立在船头,在他的周围,每位战士的手臂上都系着一条白毛巾,上面绣着七个大字“将革命进行到底”!带荷包的将军1955年,黄火星被授予中将军衔。因为9月27日下午5点钟还有元帅的授衔仪式,所以在将军授衔仪式上,周总理临时改为10~20人一组进行授衔。当时工作人员有一个口误,把黄火星读成了另一位已经调入地方工作而不参加授衔的同志名字~黄火青,所以就出现了本文开始时的尴尬一幕。周总理在得知此情况后,立刻把工作人员和军乐队全部召回,单独为黄火星举行了庄重的授衔仪式。其他的将军事后都和他开玩笑,说他的待遇是最特别的,大家都羡慕得很呀。
成为开国中将后,黄火星被任命为全国最高检副检察长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虽然位高权重,但他不改传统的革命作风。每年,他都要抽出2到3个月亲自到基层部队和边海防一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1958年,他来到曾经率领25军解放的厦门,当时正处于金门炮战的高潮阶段。在走访的路上,在看见一位老农挑着蔬菜担子费力地上坡时,他二话不说,过去就把担子“抢”了过来,帮老农一直挑过山坡。刚完事,国民党的一发炮弹就呼啸而至,幸亏警卫员手疾眼快,按住他卧倒,才躲过了一劫。没几天,他又得了急性肝炎,总政的领导要求他回北京治疗。可黄火星一口婉拒,在当地医院住了半个月后,继续带病完成了调研。1959年10月1日是建国10周年大庆。阅兵开始前,毛主席和在京的将军们在天安门城楼合影。可谁也没料到,阅兵总指挥杨勇上将的礼服扣子突然掉了。这还得了,太影响形象了。
就在工作员人抓瞎之际,黄火星从礼服口袋里掏出针线荷包,上去三下五除二就给杨勇上将的扣子缝好好了。朱德总司令得知后,感叹道:“能把红军的传统保持到现在的,恐怕只有黄火星一个人了。”阅兵结束后,杨勇上将带着两瓶酒去黄火星家表示感谢,一进门就看见黄火星的衬衣上补丁摞补丁,6个孩子的衣服上也是“祖孙三代”的补丁,于是开了个玩笑:“难怪你针线活这么好!”
1971年4月27日,黄火星中将因病在北京逝世,年仅62岁。临终前,他还兴高采烈地对看望他的战友说道:“我很快就能好!我还能为党再干10年!”虽然老将军的愿望没能实现,但他一心向党,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无私精神却是一笔留给后辈们的不朽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