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从废纸堆中捡到一张“请假条”,放家中3年后,却成无价之宝

恒进观点 2025-01-02 17:57:15

在1972年那个潮湿的上海午后,万育仁正在博物馆仓库内忙碌着。

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上海博物馆成立了专门的文物清理小组,负责对馆藏进行细致的甄别与整理。

作为国家鉴定委员会派遣的专家,万育仁已经在这个岗位上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无数珍贵文物都曾从他的手中经过。

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他在整理一些字画时,一张老旧且布满褶皱的纸张不经意间从一个厚重的画轴中滑出。

这张纸似乎并不起眼,几乎要被忽视,但上面那流畅而飘逸的笔迹却吸引了万育仁的目光。

这并非普通的文书,而是有着“晋王羲之”字样的书法作品,尽管纸张已泛黄甚至有些发黑,但其上的墨迹依旧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艺术魅力。

对于一位书法鉴定专家而言,这样的发现既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因为王羲之的真迹在当今世上已是极为罕见。

万育仁知道,一件价值连城的古代艺术品绝不会轻易地被遗弃在角落里。

然而,出于直觉和对文物的责任感,他决定将这幅《上虞帖》带回家中仔细研究。

回到家中后,他在昏暗的灯光下反复审视这件作品,发现帖文的内容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其中提到因身体不适未能赴约,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同时也展现了书法家的独特风格。

为了确认其真实性,他还邀请了几位同行来共同鉴定,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赝品,并未给予过多关注。

不过,万育仁并未因此放弃。即使面对同行们的否定,他依然坚信《上虞帖》背后隐藏着不平凡的故事。

这份坚持使得字帖在他家里静静地放置了三年之久,直到1975年,随着上海博物馆馆长沈之瑜重新执掌工作,万育仁才带着困惑已久的《上虞帖》找到了书画鉴定大师谢稚柳。

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谢稚柳最终发现了字帖上的“内合同印”和“集贤院御书印”,证明这是一份珍贵的唐代摹本而非原作。

这一发现不仅改变了《上虞帖》的命运,也让它成为了上海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

从废纸堆到镇馆之宝,《上虞帖》的经历是一个关于机遇、信念以及专业精神的故事。

它提醒我们,在对待文化遗产时,有时候需要多一分耐心与细心,才能揭开那些被遗忘或误解的历史篇章。

同时,《上虞帖》作为一份唐代摹本的存在,也为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它见证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技术的发展,更体现了今人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每一位参与者在其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0 阅读:2

恒进观点

简介:探寻历史的足迹,发现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