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很讨厌苏联,1935年底为何费尽心机,派人秘密出使苏联?

是丸子吖 2024-12-12 16:13:53

蒋介石很讨厌苏联,1935年底为何费尽心机,派人秘密出使苏联?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日本的铁蹄在中国大地上肆意横行。就在这个危急时刻,一向对苏联抱有敌意的蒋介石,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派遣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立夫秘密出使苏联。为了完成这项绝密任务,陈立夫化名李融涛,与同行的张冲辗转多个欧洲国家,甚至不惜伪造在杭州养病的假象。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秘密外交行动最终还是被日本特务察觉,不得不匆匆中断。这次看似失败的秘密外交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蒋介石为何要在此时向昔日的"敌人"示好?这一切都要从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危急的内外形势说起。

恩怨情仇:蒋苏关系二十年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革命军北伐在即。彼时的蒋介石正值壮年,他深知若想完成北伐统一的宏图伟业,必须获得强大外援的支持。

1923年,蒋介石以国民党代表的身份访问苏联,此行让他见识到了这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实力。苏联不仅为国民革命军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还派遣军事顾问团协助北伐。

在苏联的支持下,国民革命军势如破竹,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为了表示对苏联的诚意,蒋介石甚至将自己的儿子蒋经国送到莫斯科学习。

然而,这种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太久。1927年,蒋介石突然发动"四一二"政变,开始大规模清党。这一举动让苏联感到震惊和愤怒,双方关系陷入冰点。

政变后的蒋介石开始全面倒向西方阵营,与苏联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中苏两国关系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双方的军事冲突最终以中方失败告终,这次失败让蒋介石意识到苏联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觑。此后,他对苏联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咄咄逼人,蒋介石开始重新审视对苏政策。苏联在国际社会上公开谴责日本侵略,这让蒋介石看到了转圜的可能。

1934年,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他们不仅能生产各类先进武器,在远东地区还部署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蒋介石深知,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英美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只有苏联才能在军事上对日本形成实质性威慑。这种现实考量促使他重新思考对苏关系。

到了1935年,随着日本在华北的步步紧逼,寻求苏联支持已经成为国民政府的当务之急。这就是为什么蒋介石不得不放下昔日成见,谋求与苏联重建关系。

华北告急:蒋氏谋划转向苏

1935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华北的局势也如同这凛冽的寒风一般令人不寒而栗。日本军队在华北步步紧逼,华北自治运动如火如荼,华北五省即将沦陷。

国民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蒋介石在南京的官邸中彻夜难眠。军事实力的悬殊差距让他不得不寻求新的突破口,而此时能够对日本形成强大军事威慑的,只有苏联这个庞然大物。

12月初,蒋介石召见了他的心腹陈立夫。作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立夫是蒋介石最信任的人之一。在这次密谈中,蒋介石委托给陈立夫一项绝密任务。

为了确保行动的隐秘性,陈立夫需要化名李融涛。与他同行的还有另一位亲信张冲,也改名为江帆南。两人的身份和行程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伪装。

在圣诞节前夕,陈立夫和张冲悄然登上了一艘德国邮轮。他们的第一站是法国马赛,随后计划乘火车前往柏林,最终目的地则是莫斯科。

然而,当时的德国已经是希特勒的天下,特务遍布全国。如果陈立夫的身份在德国暴露,不仅任务会功亏一篑,还可能引发国际纠纷。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蒋介石指示陈立夫在欧洲多国游走。这个计划看似是游历欧洲,实则是为了转移德国特务的注意力。

陈立夫的足迹遍布欧洲:从法国到瑞士,再到捷克、匈牙利,然后是南斯拉夫,最后到达意大利。这段迂回的行程不仅能掩人耳目,还能为最终前往莫斯科创造有利时机。

在国内,陈立夫也做了周密的安排。他提前写好了十几封信件,交给儿子定期从杭州寄出。这些信件的收件人都是他的亲朋好友,内容则暗示他正在杭州养病。

这个精心设计的计划几乎考虑到了所有细节:从身份的伪装到行程的安排,从国内的烟幕到国外的周旋。每一步都显示出蒋介石对这次秘密外交的重视。

在这场跨越欧亚大陆的秘密行动中,蒋介石和陈立夫都下了极大的功夫。这不仅体现在表面的行动上,更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细节考虑中。

从南京到莫斯科,从公开的敌对到暗中的示好,蒋介石这步棋走得可谓是煞费苦心。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标:在危急存亡之际,为中国寻求一个强大的盟友。

特务追踪:秘密外交夭折记

1936年的初春,陈立夫和张冲的欧洲之行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两人已经完成了在法国、瑞士等国的周旋,正准备向最终目的地莫斯科进发。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到了南京:日本特务机关已经察觉到了这次秘密行动的蛛丝马迹。日本驻德国大使馆派出了大量特务,在欧洲各国展开了地毯式搜索。

在柏林,日本特务已经查到了陈立夫和张冲曾经入住过的酒店。特务们通过调查酒店的登记簿,发现了两个可疑的中国旅客使用的假名。

与此同时,德国的情报机构也开始对这两位神秘的东方旅客产生兴趣。希特勒政权与日本的关系日益密切,德国特务开始配合日本方面的调查行动。

在布拉格,陈立夫和张冲险些与跟踪的日本特务撞个正着。两人不得不连夜更换住处,并改变了原定的行程计划。

南斯拉夫之行本应是他们前往莫斯科的最后一站。但是在贝尔格莱德,他们发现已经被多个国家的特务盯上。继续前往莫斯科的风险变得极其巨大。

蒋介石接到密报后,立即下令中止行动。这个决定来得正是时候,因为日本特务已经查实了陈立夫的真实身份。如果继续推进计划,不仅任务会失败,陈立夫的人身安全也将面临严重威胁。

为了掩护陈立夫安全撤离,国民政府在国内制造了一系列烟幕。杭州方面继续按计划寄出陈立夫"养病"期间写的信件,营造他一直在国内的假象。

陈立夫和张冲不得不分头行动,采取迂回撤离的方式。陈立夫选择了一条最不引人注目的路线:经由意大利乘船返回中国。

在返程途中,他们依然面临着日本特务的追踪。为了躲避跟踪,陈立夫不得不多次更换交通工具,甚至在某些城市刻意停留数日,以混淆视听。

这场历时数月的秘密外交行动,最终因日本特务的介入而功败垂成。虽然没能完成与苏联直接对话的使命,但这次行动本身就展现了国民政府在外交上的战略转向。

而在陈立夫回国后不久,蒋介石便开始谋划新的对苏外交渠道。这次失败的经历不仅没有打消他寻求苏联支持的念头,反而让他更加认识到了发展中苏关系的重要性。

历史证明,这次看似失败的秘密外交,实际上为后来中苏关系的改善埋下了伏笔。它向苏联释放了清晰的信号:国民政府已经准备好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这场跨越欧亚大陆的秘密外交活动,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它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表面的成败得失。它是中国在近代史上为求生存而进行的众多外交努力中的一个缩影。

峰回路转:中苏破冰显奇迹

1936年春天,陈立夫的秘密外交任务虽然失败了,但蒋介石并未就此放弃与苏联改善关系的努力。在这次行动后不久,国民政府通过多个渠道向苏联释放善意。

孙科作为新的特使,开始在欧洲与苏联外交官员进行非正式接触。这一次的接触更加隐秘,也更加灵活,避免了之前的教训。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面对日军的全面入侵,中国的抗战形势愈发严峻。在这个危急关头,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主动与中国外交部接触。

8月21日,中苏终于在南京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这份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苏关系实现了重大突破。紧接着,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大量军事援助。

苏联不仅派遣了以德力赫特为首的军事顾问团,还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运送军用物资。数百架战机、上千辆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大量的重炮和轻武器,通过新疆等地运抵中国。

在军事人才培养方面,苏联也给予了极大支持。数以千计的中国飞行员在苏联接受训练,为中国空军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飞行员后来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8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军事贷款。这笔贷款的条件十分优惠,利率仅为3%,还款期限长达10年。这些资金为中国购买军事装备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1937年到1941年,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军事援助总价值超过10亿美元。这些援助对于当时正处于困境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联派出了近5000名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来华。这些专家不仅帮助中国军队提升战斗力,还协助建立了多个军工企业。

在外交领域,苏联也给予中国有力支持。在国际联盟等场合,苏联代表多次严厉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为中国赢得了更多国际同情和支持。

这种局面的出现,与陈立夫早期的秘密外交尝试不无关系。虽然当时的行动失败了,但它为后来的中苏关系改善铺平了道路。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正是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昔日的对手苏联伸出了援手。这种转变证明了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1941年后,由于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对华援助不得不大幅减少。但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苏联的支持为中国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机遇,也为最终的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放下成见、寻求合作才是明智之举。蒋介石当年的这个决定,尽管充满争议,但最终证明是正确的选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