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王兴兴:从200块到7万亿美元市场,宇树科技改变世界的逆袭之路
记者:王兴兴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知道,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您的创业故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能否先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创业初衷和宇树科技的起步?
王兴兴:非常感谢邀请。我从小就对机器人充满了兴趣,可以说是一个“机器人迷”。在大学期间,我就开始动手制作机器人,当时用200块钱做了一个14自由度的双足机器人,那是我“科技梦”的起点。后来,我进入上海大学读研,期间开发出了四足机器人XDog,这也是我创业的重要契机。2016年,我辞去了在大疆的工作,用8万元奖金和200万天使投资创立了宇树科技。我们的起步并不容易,但我一直坚信,只要专注和创新,就一定能够做出改变世界的科技产品。
记者:宇树科技从专注四足机器人到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背后有哪些技术积累和突破?
王兴兴:宇树科技在四足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后,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产品线。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我们决定迎难而上。在技术上,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运动控制算法和电机驱动技术,这些为开发人形机器人打下了坚实基础。2023年,我们仅用3名全职员工,在半年时间内就推出了人形机器人H1,这是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H1的动力性能非常强,是首款能原地后空翻的电驱动人形机器人,它还刷新了很多速度纪录。2024年,我们又发布了G1人形机器人,它的性能和价格都颠覆了行业,受到了广泛关注。
记者: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市场上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有哪些发展规划?
王兴兴: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我们的机器人不仅在春晚等舞台上大放异彩,还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应用。比如,我们已经与蔚来的汽车工厂合作,部署了人形机器人进行搬运等简单生产装配工作。未来,我们计划继续拓展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包括家庭服务、医疗康复等领域。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和运动性能。
记者:您认为人形机器人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宇树科技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王兴兴:人形机器人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基层AI技术的突破。目前,人形机器人的AI能力还没有达到像初代GPT或者初代通用AI的水平,这使得机器人在很多应用场景下的能效比人低。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一方面在加强AI算法的研发,提升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与顶尖实验室和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机器人AI技术的进步。此外,硬件方面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比如机械臂的负载能力不足、精度不够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我们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记者:有观点认为,随着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它们可能会大规模替代人类岗位。您对此怎么看?
王兴兴:我认为机器人并不会大规模替代人类岗位,而是会成为人类的有力助手。机器人能够解放人类的劳动力,帮助人类解决一些枯燥、危险或者重复性的工作,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人机交互和伦理道德等问题,确保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能够造福人类。
记者:最后,能否谈谈您对宇树科技未来的展望?
王兴兴:宇树科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科技公司。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我们能够实现这一愿景。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同时也在探索其他新兴技术领域的机会。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走进每个家庭,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
关注我
关注王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