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也就是1998年6月,那个时候我还只有5岁。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带着老婆孩子到中国访问,一般外国人都挺喜欢中国的文化的,所以一般会去西安、杭州等地方。尼克松当时访华的时候,去的是西湖。
这次,克林顿去了千年古都西安,首当其冲的就是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当年的威严震慑了克林顿,谁叫美国历史只有那么200多年呢,他们基本没啥历史。
美国的思维确实是不一样,克林顿参观到一半,突然发问说,他想见见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的人见见,可能在美国人看来,这是一个创造了历史,并且让尘埃几千年的文明再现,他很想见见。
其实,刚开始克林顿根本没在意他这个请求,但对于这个发现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改变他命运的时刻。
这个人就是杨志发,一个地地道道、老实本分的农民。
早在1974年的春上,陕西那会儿干旱,没有水,所以很多人都深挖井,负责领队的农民杨志发,一不小心,一锄头挖出来一个“黑瓦人”的头,把当时的人都吓坏了,这个黑不溜秋,长得又像真人一样的东西,是个啥?
在他们初次见到兵马俑的时候,兵俑的衣着、武器的颜色都还是还十分光鲜,非常好看,历经两千年威武不减,真是了不得。在后来考古学家大批量的开挖出土的时候,受氧化影响,数分钟内就都剥落消失了,只剩下我们现在看到的陶土色,真是可惜了,我们看不到。
还未完全氧化的陶俑
这个时候还是要胆子大的人,才能改变历史,这个杨志发他却不怕,也没有一哄而散,反而叫上家里的兄弟姐妹,把这些头和碎片装了个马车,赶了半天路,直接拉到县文化馆,想“碰碰运气看能知道是啥东西不”,没准还能赚钱零花钱。
要知道陕西西安附近,那可是千年古都,现在西安挖地铁经常停工,为啥?挖到古墓了,挖到文物了,又得花时间清单,所以西安的地铁施工进度很慢。
历史很多时候都是巧合,接到老杨的文化馆的人,凑巧也是个懂行的专家,一看,就知道事情重大,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文物,你说,如果碰到一般的工作人员,说不定就把老杨给轰走了,我们今天可能就看不到兵马俑。
这个工作人员,立即把身上三十多元钱全部掏出来,给杨志发兄弟俩。当时三十多元算是一笔巨款,老实的杨氏兄弟直接把钱上交给生产队长,让他做决定。生产队长给当天参与生产者每人奖励5工分。一时间大家都很开心,亲热地称杨志发为“杨一锄”。但高兴并没持续多久。
1974年7月17日,陕西省组建秦俑考古队来到挖井现场,清理并保护那片地。第二年8月,那片地方直接被划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用地,临潼县也直接划为西安临潼区。
村民们看到事情越闹越大,他们的地也没得种了,因为被保护起来了,于是村民反而埋怨杨志发不该多管闲事,不应该把文物拿到文物局,不应该把祖宗先人留下的东西30块就给贱卖了,真是人言可畏。
老杨在村里实在呆不下去,干脆,搬到骊山脚下一个破屋子安身度日去了。
但那些村民又有谁会想到,正是老杨的这个举动,给西安带来了多少源源不断的参观门票费用,旅游业蓬勃发展,在世界上更是举世瞩目,无数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参观这个历史壮举。去参观过的外国政要都不知道多少了。
但从发现到1998年克林顿参观,这24年里面,都把老杨给忘了。当克林顿提出这个要求,当地政府找到杨志发的时候,他还有点害怕,不知道咋回事。结果人家美国总统是来索要签名的,但他没上过学,不知道怎么签名,就画三个小圈圈,表示自己签名了。
克林顿看着,也是一个聪明人,就打圆场的说,你真不简单,在中国土地上随便打了圈圈,就打出来个世界奇迹,应该来我们美国多打点圈圈才好。
后来,当地政府干脆顺水推舟,招人教杨志发练习签名,省政府这个时候也为了表彰他的贡献,任他为兵马俑的名誉馆长,月薪8000元,这收入在当时已经算非常高了。他如果还出来签名的话,另外加5000元,收入杠杠的,但也算是他发现兵马俑的一个迟来的回报吧。
而且他还是和国外元首合影最多的中国人!
人的命运,真是说不清楚,昨天还是农民,今天就变成和国家领导合影的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