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背黑锅,美国碰瓷有了借口,“缅因号事件”让美西战争爆发

战争史札记 2024-11-08 17:57:30

1898年,美国对西班牙的敌意持续酝酿,却始终缺乏一个合理的战争借口。

这一僵局在同年2月15日晚被彻底打破,地点位于哈瓦那港。当晚,哈瓦那港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唯有海风轻轻拂过海面,发出悦耳的海浪声。一座历史悠久的灯塔矗立在岸边,其摇曳的灯光在海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隐约可见数百艘船只密布海面,这是西班牙为镇压古巴起义而派遣的强大征讨舰队。

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港湾中,美国“缅因”号巡洋舰静静地停泊着,显得与周围氛围格格不入。甲板上,美国海军士兵们正沉浸在歌舞与欢笑之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凉爽,以此缓解身心的疲惫。然而,宁静并未持续太久。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打破了夜的寂静,“缅因”号剧烈震动,紧接着浓烟四起、火光冲天,整个军舰迅速被火焰吞噬。士兵们惊慌失措,高呼乱叫,四处奔逃。在混乱中,一名军官努力维持秩序,高声呼喊:“赶快救火!不要乱跑!”但士兵们已完全失控,纷纷跳入海中以求自保。军官无奈,只得抓住两名士兵,命令他们尝试救火。他们的努力杯水车薪,随着又一声巨响,“缅因”号开始缓缓倾斜,最终载着266名未能逃脱的美军官兵,在西班牙舰队的注视下沉入了海底。“缅因”号事件迅速发酵,成为美西战争的直接导火索。2月25日,新任亚洲舰队司令杜威接到了海军部的紧急电报,要求其立即驻扎香港,并明确指出:“一旦美国对西班牙宣战,你的首要任务是监视西班牙舰队在亚洲海域的动态,确保其无法离开该区域,并随后在菲律宾群岛发起攻势。”阅读完电报后,杜威深知,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头顶,战争爆发已为期不远。果然,4月23日,美西战争正式爆发,一场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就此拉开序幕。美西战争全面爆发,标志着“解放”菲律宾行动的正式启动。1898年5月19日,马尼拉港外的甲米地海域。

甲米地,作为马尼拉港周边最为突兀的山坡,其陡峭的山势宛如蜿蜒的水下卷发,蔚为壮观。在这片宁静的海平面上,杜威将军的舰队以半月阵型庄严列阵,彩旗飘扬于各艘战舰之上,其中,“奥林匹亚”号稳坐阵中,数艘小艇在其周围灵活穿梭,军乐队在甲板上严阵以待,水兵们则以两列纵队沿甲板延伸至舰内大厅,展现出严整的军容。舰桥上,杜威及其舰长们身着礼服,静待一位关键人物的莅临。不久,远方的海平线上出现了几个模糊的身影。杜威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后,激动地宣布:“他们来了!”随即,迎宾官迅速做出指示,“奥林匹亚”号上顿时响起低沉的号角声,其他军舰亦随之呼应。水兵们迅速调整队形,笔直地站在船舷两侧,双手背于身后,形成了一道道威严壮观的风景线。此时,美国军舰“麦卡洛克”号缓缓驶近,其上站立着一位昔日菲律宾的民族英雄——阿奎那多,他面容恭顺,身后紧随数名战友。杜威特意派遣的警卫队小艇在两侧缓缓伴行,以示尊重。当“麦卡洛克”号抵达舰队半圆阵型的中心时,海面上礼炮轰鸣,杜威与阿奎那多终于得以面对面相视。“奥林匹亚”号上随即奏响了隆重热烈的迎宾乐章。阿奎那多一行通过舢板登上“奥林匹亚”号,杜威早已伸出双手,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欢迎你,我们的老战友!全体美国官兵都热切期盼着你的到来!”阿奎那多亦深情回应:“我也同样期待这一天,您是我们的拯救者。菲律宾人民的未来,离不开您的引领。”言罢,杜威紧紧挽住阿奎那多的臂膀,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杜威将军神色坚定地表示:“有我国军舰的护航,西班牙势力不足为惧,其衰败已成定局。当前正是你发挥领导力的关键时刻。”阿奎那多随即询问:“我们应如何行动?请将军明示。”杜威将军回复道:“你需于甲米地设立司令部,指挥陆上部队展开攻势,而我方海军将予以全力配合。待旧金山志愿兵抵达,我们将一举攻下马尼拉,届时,菲律宾的独立指日可待,我对此充满信心。”阿奎那多提议:“我是否应立即发表独立宣言?”杜威将军劝阻道:“不必急于一时,你应先动员你的追随者发起革命,向西班牙殖民者发起挑战。”阿奎那多果断回应:“遵命,我即刻行动!”次日,阿奎那多向西班牙正式宣战,并发布通告:“所有菲律宾民众需在1898年5月31日正午12时,拿起武器,共同反抗西班牙统治。”5月24日,阿奎那多又发布了补充通告,呼吁菲律宾民众欢迎美国人的到来:“凡见到美国国旗之处,便是你们集结之地。他们将是我们的援军。”菲律宾民众积极响应阿奎那多的号召,四处掀起武装起义的浪潮,成功控制了吕宋岛大部分地区,仅余马尼拉一座城池孤立无援。1898年7月上旬,马尼拉城外局势紧张。此时,马尼拉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革命军切断了该城与外界的所有联系,西班牙总督正计划逃离。而在马尼拉湾观战的杜威将军心急如焚,他在日记中记录道:“菲律宾革命者正逐步将西班牙人逼入城内。白日可见其进攻之势,夜晚可闻其枪声。他们的表现十分出色。然而,我们必须阻止他们攻入城内,否则我们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我们的期望也将化为泡影。”眼见时机成熟,杜威将军遂派遣代表向阿奎那多传达指令,请求其暂缓攻城。在美军抵达后,双方协同作战,合力围攻马尼拉城。鉴于盟友间的合作关系,阿奎那多接受了联合行动的建议。7月底,隶属于美国陆军第12步兵团的万名士兵,被分成多个梯队,相继抵达马尼拉。美军司令梅里特上岸后,发现局势颇为棘手:革命军已在马尼拉周边构筑起错综复杂、如蛛网般密集的战壕,使美军难以找到合适的驻扎地。此时,杜威的介入成为关键。他成功说服阿奎那多让出部分战壕供美军使用,从而化解了这一尴尬困境。进入8月上旬,马尼拉城内的局势发生显著变化。美军的到来为西班牙军队带来了转机,他们在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后,选择向美军投降。

随后,小亚瑟·麦克阿瑟指挥的海军与洛林指挥的陆军,大张旗鼓地进入马尼拉城。而杜威与梅里特则要求阿奎那多在城外待命,等候进一步指示。伴随着稀疏的枪炮声,菲律宾总督府的西班牙国旗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星条旗。紧接着,美军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对于这一系列变故,菲律宾军队却一无所知,感到困惑不已。阿奎那多试图进入城内,却遭到美军警卫队的阻止。面对马尼拉城堡上黑洞洞的枪口和城内传来的庆祝礼炮声,他意识到自己已被欺骗。愤怒的菲律宾人民随即掀起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杜威、梅里特、奥蒂斯以及小亚瑟·麦克阿瑟等人,相继扮演了屠杀菲律宾民众的残酷角色。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以驻菲美军司令官身份亮相的小亚瑟·麦克阿瑟,正是后来声名显赫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父亲。自幼怀揣军人梦想的他,早在十几岁时便在美国内战期间担任尉官,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在菲律宾的这段历史中,他却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在未达到法定投票年龄之前,麦克阿瑟便已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指挥了一个团的作战行动。从外貌上看,他风度翩翩,但在战场上,他却以冷酷无情和谋略著称。正因如此,陆军部将他视为改变菲律宾动荡局势的理想人选。上任后,麦克阿瑟迅速采取了与前任截然相反的策略,实施了更为强硬的政策来应对游击队。他采取了严厉措施,包括将游击队员送入集中营、流放或处决,同时赋予指挥官广泛的“报复”和“清除”权力。此外,他大量招募亲美的菲律宾人作为情报来源和助手,并加强海上巡逻,以切断起义军岛屿间的通信联系和海外武器输入。更为深远的是,他在政治上运用“心理战术”,鼓励亲美势力组建菲律宾联邦党,以对抗阿奎纳多领导的独立运动。麦克阿瑟的这些措施效果显著,菲律宾抵抗运动在美军的高压政策下遭受重创,阿奎纳多也被俘并被迫“投诚”。这一“胜利”让美国人沉浸在极端沙文主义的喜悦之中。就在菲律宾独立运动陷入低谷之际,另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日本,开始“关注”并“支持”菲律宾人民的解放事业。

1899年7月19日,一艘满载日本军火的船只从名古屋启航,驶向菲律宾的卡西古兰。当该船行至东番海面时,不幸遭遇台风,船上包括1万支穆拉塔步枪和600万发子弹在内的物资全部沉入海底,使得日本的“援助”计划破产。尽管如此,这一挫折并未阻止日本,而是促使其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卧薪尝胆,蓄势待发。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