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桥晚年接受采访,坦露毛主席对粟裕评价:再不说永远没人知道

墨海飘香醉人间 2025-02-03 09:09:23

粟裕可是咱解放军中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呐!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超厉害的指挥本领,在我国的战争史上铸就了璀璨夺目的辉煌战绩。

毛主席对这位开国将军予以了极高的评价与赞扬,不过,这些评价毛主席是在私下跟身边的工作人员或者党中央的高层领导讲的。而对于毛主席所说的话,众人都不会轻易向外传播,因而,粟裕大将的一些重要功绩一直不太为大众所了解。

粟裕这人向来不在意那些功名利禄,而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好些年的李银桥,因为听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多了,心里对粟裕满是钦佩。

因而在他晚年接受采访时说道,要是再不将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告知众人,或许永远都不会有人知晓了。

那接下来,咱们就一同瞧瞧粟裕的非凡成就吧。

【粟裕是毛主席最早的“卫士长”】

粟裕跟着朱德登上了井冈山,在那里见到了毛主席。

然而粟裕对毛主席一直心怀崇拜,他始终在暗暗地学习毛主席指挥作战的方法,而这些,毛主席自然是并不知晓的。

1929年,毛主席前往闽西调养身体,暂时离开了红四军。

那时,粟裕已晋升为连长,他承担起了保卫毛主席的职责,遵照命令守护在毛主席身旁。

这是粟裕头一回和毛主席近距离相处,他内心激动万分,因而在工作中竭尽全力,丝毫不敢有所疏忽。

粟裕将人员划成了两拨,一拨在毛主席住所周边负责警戒工作,而他则亲自领着另一拨战士守护在毛主席身旁。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毛主席越发体会到粟裕的细致周全。只要这位“卫士长”在身旁,毛主席便觉得特别安心,能够沉下心来阅读和写作。

粟裕默默地守护着毛主席,从不频繁地去打扰,也不会刻意地去讨好,这反倒使毛主席对他产生了好感,也让处于困境中的毛主席感受到了些许温暖。

毛主席是个很重情义的人,特别是在身处困境之时,那些曾支持和关怀过自己的人,他会深深地记在心里,心怀感念。

这实际上就是后来粟裕深得毛主席信赖,且毛主席能安心地给他交付重要任务的缘由。

1930年,粟裕出任红六十四师师长,直接接受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以及政委毛主席的领导。

打从这时候起,粟裕和毛主席的往来变得频繁了,还能够时常跟毛主席一起探讨打仗的相关事宜。

每次跟毛主席交谈过后,粟裕都感觉收获满满,打心眼里,他将毛主席视作自己的师长。

粟裕特别机灵,他能够将从毛主席那儿学到的知识,融入自己的想法里,进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理念。

在第一次反“围剿”时,毛主席采用了粟裕提出的作战方案,结果大获全胜,还把敌师长张辉瓒给生擒了。

在第二次反“围剿”里,粟裕指挥着他的红六十四师,和其他红军队伍共同抵御,成功击退了蒋介石的进犯。

战后,粟裕安排通信员给毛主席以及朱德送去了一封信,旨在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规划。

要是粟裕能够始终在毛主席的指挥下作战,那他的军事才能或许能迅速得以展现,进而晋升到军级或者军团级,这样一来,他的资历也就不成问题了。如此的话,在1955年授衔时,他很有可能会被授予元帅军衔。

您知道吗,这世上的事儿啊,常常出人意料。1932 年那会的宁都会议过后,毛主席遭到了王明那帮人的打压排挤,军权也给解除了。一直等到遵义会议的时候,毛主席这才又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

后来有消息传出来,说粟裕或许已经不在了。

毛主席心里既觉得遗憾,又十分难过。

1937年5月,延安隆重举行苏区代表会议。在会议开幕式上,大家首先对在以往斗争中牺牲的同志们致以沉痛的悼念,而粟裕的名字竟赫然出现在了烈士名单之中。

然而,会议结束半年后,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兴冲冲地来向毛主席报告,称粟裕还活着呢,始终在顽强抗击日寇。毛主席得知这一好消息,那可是高兴极了。

粟裕在韦岗处女战、黄桥战役、车桥战役中有着极为出色的发挥,这一切都被毛主席看在眼里,而后毛主席通过新四军军部对粟裕予以了表彰。

1945 年,在天目山战役里,粟裕巧妙地将运动战、山地战、歼灭战等战术加以运用,赢得了三场战斗的胜利,创下了辉煌的战果。

毛主席对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颇为赞赏,他对着在场的周总理等人说:“粟裕很了不起啊,以后指挥四五十万的军队估计没啥问题。”

【粟裕不负主席期望 战绩辉煌】

毛主席看人的眼光那是相当有远见,他没看错粟裕。往后的日子里,粟裕作战获胜的喜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这可让毛主席心里特别高兴。

在解放战争初始阶段,粟裕于苏中战场连战连捷,七战皆胜,将国民党那配备美械装备的部队打得溃不成军。这不仅让毛主席战胜蒋介石的信念愈发坚定,也使得毛主席对粟裕愈发信任,更为倚重。

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之后,毛主席给粟裕和陈毅明确划分了职责,陈毅掌控整体大方向,而战役指挥的全部事宜则交由副司令粟裕负责,这种安排在我军的发展历程中是较为少见的。

那粟裕可真是没给毛主席丢脸,着实没辜负主席对他的厚望。在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等一系列战役里,他将自身的指挥本领展现得极为出色。

1948 年 5 月,粟裕获任华野代司令员兼政委,就此成为华东战区能够独挡一面的最高指挥者。

紧接着,他率领华东野战军和国民党军队在中原地区上演了一场关乎生死的激烈战役——豫东战役。

在跟敌人较量的时候,粟裕仔细琢磨后发现,敌人不管是在兵力方面,还是武器装备方面,都比我军要强,要是直接蛮干硬拼,能不能获胜很难说。

于是呢,他依据那时的战场态势,当机立断地定下了先攻打开封,随后歼灭援敌的主意,接着就把这个决定呈报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极为信任地对粟裕说:“要是情况紧急,你完全能够自行决定怎么处理,不必请示和汇报!”

这充分表明毛主席对粟裕的作战能力是极为认可的。

就这么着,在粟裕的指挥之下,华东野战军历经五天多的激烈奋战,把开封全城给拿下了。

瞅见这阵仗,蒋介石一下子就急了,赶忙调遣大批兵力朝着开封反攻过去。老蒋心里不踏实,他坐着自己的专机,亲自到开封上空实施指挥。

粟裕不贪图战事的延续,当机立断地指示放弃开封,通过运动战的方式,将大部分敌人予以歼灭。

粟裕那随机应变、灵活多变的战术,把国民党军队搞得晕头转向。接着,他巧妙地将敌军引入了包围圈。瞅准这个时机,粟裕果断率领部队对敌军实施合围,最后干脆利落地将他们全部歼灭,成功地彻底扭转了我军在中原战场的不利态势。

1948年9月,在粟裕的指挥下,华野仅耗费八天时间便成功攻克济南,王耀武也成了俘虏。然而,在这个时候,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却像缩头乌龟一般,老老实实地窝在徐州一带,愣是没敢露头。

趁着这股热乎劲儿,粟裕在获得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同意后,率领华野大军快速向南挺进,打响了淮海战役。

每逢战役的紧要关头,粟裕常常会向党中央呈上重要提议,而毛主席呢,对人充分信任,向来都会毫无条件地对粟裕予以支持与信赖。

最终淮海战役取得了大胜,毛主席表示:“淮海战役的头功,得归粟裕!”

【毛主席对粟裕的倚重和信任】

新中国成立后,当党中央讨论台湾战役时,毛主席并未采纳让林彪指挥该战役的提议,而是指定粟裕来负责台湾战役的指挥任务。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打算展开抗美援朝战役,起初,毛主席心目中的挂帅人选是粟裕。然而,粟裕由于身体状况不佳,着实难以再领军作战。于是,毛主席将这一重任转交给了彭老总,同时安排粟裕前往苏联医治疾病。

1951年9月,粟裕在病好之后,从苏联回到了国内。

稍作休整后,毛主席亲自指定粟裕去总参谋部出任副总参谋长这一重要职位。过了三年,毛主席又亲自和他交谈,将他提拔为解放军总参谋长。

不管在啥岗位上,粟裕都没叫毛主席失望,而且他特别低调,从不凭着毛主席对他的看重与信任,就去搞独断专行、争功夺利、居功自傲那一套。

粟裕指挥作战时战功卓著,在出任总参谋长时,他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在我国军队建设、战略方针以及对敌斗争等方面,都有着非凡的建树。

有一回,陈毅陪着毛主席去外地进行视察,他们乘坐火车,途经了南京、徐州以及济南。

要知道,这些地方可都是粟裕带领华东野战军曾经奋战过的地方,这不,一路上毛主席多次对粟裕称赞有加,直说他善于带兵,打仗厉害。

当火车行至徐州时,毛主席不禁又想起了当年的淮海战役,再次感慨万分地表示,粟裕在这场战役中功劳极大。

当途经济南的时候,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称赞粟裕是极为难得的“人才、将才、帅才” 。

当时,公安部长罗瑞卿,这“大警卫”,还有李银桥,那“小警卫”,都在列车上呢,这些话被他们给听见了。

1961年9月,毛主席在接见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时,他俩聊天过程中,毛主席曾一脸骄傲地向蒙哥马利夸赞,自己的战友粟裕是极其善于带兵打仗之人。

然而,作为“被评价人”的粟裕,压根儿就不晓得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他有着如此之高的评价。

因而在晚年时,李银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是我再不说出主席对粟裕的评价,或许就永远没人能知道了!”

李银桥讲道,毛主席有个习惯,通常不管是谁到他那儿去,他都不会出门相迎,然而,他却为粟裕破了这个例。

1948年8月,粟裕奉命前来和毛主席商讨作战计划,毛主席欣喜地走到门外迎接,还紧紧拉着他的手,将他带进了屋内。

这足以表明粟裕在毛主席心中的重要地位。

实际上啊,正因为粟裕的能力着实出色,所以才会如此被毛主席重视。

【结语:】

粟裕纵横沙场一生,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屡次在重大战役中获胜,立下了诸多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虽说粟裕没被授予元帅军衔,可他能获得伟大领袖毛主席如此之高的评价,那这一辈子也没啥遗憾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