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转业,为啥团长可当县公安局长,营长却难成派出所所长?
之所以会出现团长转业可以担任县公安局局长,而营长转业难以成为派出所所长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二者的级别差异,以及安置政策的影响。相对来说团长转业的级别更加具有适配性。
团长在军队是正团级上校,对应地方正处级。根据军转安置惯例,正团级军官转业后通常降半级使用,即安排副处级岗位。
县公安局局长本身职务等级虽为正科级,但“高配”副县长兼任,因而也是副处级,从而与团长转业级别相匹配。
但通常团长转业并不一定就对标公安系统,也可能进入其他系统和部门。即便是转业到县公安局,通常也不会直接担任这一职务,而是先任常务副局长等副职,积累地方经验后再晋升。
不过即便如此,团长凭借较高的初始级别仍可能接近这一职位。
但相比之下,营长尽管是在团长级别之下的一级军官,感觉上似乎也能对等县公安局局长之下的派出所所长。
但实际是二者之间还隔着副团级中校,所以营长在部队的级别只为正营级少校,虽然对应地方正科级,可转业时也通常需要降为副科级,甚至更低级别安置。
然而派出所所长的级别依地区不同,能到达副科级到正科,甚至更高。例如普通县区派出所所长多为副科级,但省会或副省级城市可能高配至正科级或副处级,但营长转业后通常只能担任副科及以下科员职务,难以满足所长职位的级别要求。
其次是专业背景与工作经验差异,公安系统的专业性要求,公安工作涉及法律知识、执法程序、案件侦办等专业技能,而团长和营长在军队中主要从事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缺乏相关经验。
例如县公安局局长需熟悉地方治安管理、刑事侦查等业务,团长转业后则需要较长时间学习适应。而营长更是因缺乏法律基础和群众工作能力,难以胜任派出所所长职责。
另外军队模式和公安模式完全不同,团长和营长强调命令式管理、战术执行和纪律性,且日常环境相对封闭。而派出所所长则需处理复杂的社会矛盾,如协调邻里纠纷、解决群众问题等,需要注重沟通与灵活性。这种差异也导致军转干部需重新适应工作方式。
公安系统更倾向于选拔有地方基层经验或公安背景的人员。营长在军队中积累的人脉集中于部队内部,对地方社区和法规不熟悉,短期内难以融入。团长虽也同样面临地方经验不足等问题,但级别较高。
无论是团长还是营长,作为军转干部在转业职务安排时,通常都不会直接担任实权部门的正职。但团长本身已经更倾向于军队管理层级,在担任公安局副局长等职务时,提升治安管理能力与经验的难度上要小于营长。
其转业后有机会接近县公安局局长职位,也主要得益于较高的初始级别和降级后仍保留的副处级待遇。
而营长转业因级别降幅大、专业背景不匹配和安置政策限制等因素,通常难以成为派出所所长。这一现象反映了军队与地方在职务适配性、专业要求及安置逻辑上的深层差异。
看了团长营长的转业区别,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听说越南军人退役后进政法学校学习一年,然后转任警察。
师长转业未必能做地级市公安局局长,能做副局就很不错了
团长叫县团级,转业到地方降半级,就是付处级,营长是科级,[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科级干部一堆堆的,你又不懂生产,弄个工会干部就不错了。
团级转业可以享受处级民警,不说当 县局长当所长都难。
正团转业地方级别为副处 且不会安排一把手职务 军改后专业的优秀正师级军队干部到地方也是地级市副市长 连副书记都不可能 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所以正团级要么地级市市局副局长 要么其它副处职务 不可能到正科级单位任一把手
所有军转干部,都不可能任实权部门正职
可以当局长?小编安排的妥妥的
副团转业,估计就是副科级
元帅都只能当市长,你想想什么概念。
从晋升速度和年龄来说,部队普遍比地方要快,大多数正团级干部都是四十岁上下,地方上呢?大多数正处级都五十出头了,如果军转干部到地方不降级安排的话,没法平衡。
团长可以安置副县长,但绝不会安置为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军转可以当一把手,但绝不是转业后立马当
团长转业能任个镇长就很不错了
你想多了
旅长专业的有几个吗?绝大部分在部队干到退休。
这个对应级别很难去生搬硬套,事实上团长转业任县常务副局长的少之又少,我几个中校正团转业的连副科事业编都没有,选择了一次性补助
有岗位就不错了,还有很多人排着队,根本安排不过来
我觉得应当先去警察学院统一学习。。
我们这儿有转业营长只配做一名警察?真事?什么职务都没有
大校转业也就安排公安局副局长
18年,我那时的副部长转到深圳,二级巡视员
校官和尉官的区别大着呢
能做副县长兼任公安局长就起飞了[无奈吐舌]
元帅转业能当什么职位
这要看什么市吧,也就是说地级市肯定不行,县级市绝对可以的
我舅师长专业回来也只是个公安局副局长
降半级是什么级别?级别有半级这一说吗?还有,什么时候了还降级?你告诉我现在谁被降级过了?
少校专业给了四调,是不是亏了
降半级使用,可是专业前也会提半级啊
有能力指的是哪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