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末,毛主席一声令下,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干净利落地完成了对调,其中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同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对调,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同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同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同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对调。
这八位司令员中,既有上将,又有中将,还有少将,他们都是从战争年代打出来的战功赫赫的名将,在战争年代也都立下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将军们的得意之作。
1、陈锡联将军陈锡联将军是湖北红安人,红四方面军走出来的战将,1929年14岁的时候就参加了红军,之后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川陕苏区的反围攻作战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在红军时期,他因为年龄小,不认识黄金,在一次打仗缴获金砖后,把金砖拿来垫床铺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年仅22岁的陈锡联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769团团长,他与日寇打的第一仗就是奇袭阳明堡。这次战斗是129师出兵的第一仗,一下子炸了日寇24架飞机,陈锡联所部不仅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嘉奖,老蒋还发来了贺电。之后几年的时间,陈锡联率领部队转战各地,不断与日寇作战,歼灭了大量的日寇。
陈锡联将军抗战胜利后,陈锡联在刘邓的领导下参加了解放战争,1947年的豫北战役中,陈锡联采取避其锋芒、诱其深入、陷其孤立,然后聚而歼之的战法,全歼国民党军第2快速纵队,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歼灭一个机械化旅的范例。随后协同兄弟部队攻取豫北重镇汤阴,活捉国民党第12纵队司令孙殿英。1949年初全军改编后,陈锡联被任命为二野第三兵团司令员,是当时最年轻的兵团司令员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被任命为炮兵司令员,为新中国炮兵的发展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1959年接替邓华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改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76年又代替叶帅短暂的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1999年陈锡联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2、李德生将军李德生将军是河南新县人,也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相比于其他将军们,他属于是后来者居上。将军14岁就参加了红军,红军时期的职务不高,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的排长,是陈锡联将军的下属,到抗战结束时他已经是一名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将军仍在陈锡联麾下作战,跟着陈锡联参加了诸多战役,1949年全军改编时,他被任命为二野第3兵团第12军35师师长,与比大自己1岁的陈锡联相比,两人差了好几个级别。
李德生将军新中国成立后,李德生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都知道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让秦基伟将军的第15军一战成名而天下知,其实李德生将军指挥的第12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上甘岭战役的前半段主要就是12军在打,第二阶段,李德生奉命统一指挥在前线作战的第12军、15军所属部队,机智灵活,浴血奋战,反复争夺,击退敌人数百次猛烈进攻,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回国后他升任第12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之后李德生将军的仕途迎来了飞速的发展,1969年4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0年4月至1973年12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71年1月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73年8月,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妥妥的正国级。1985年将军又担任国防大学政委,党委书记,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被授予上将军衔,2011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3、杨得志将军杨得志将军是湖南醴陵人,红一方面军出身的战将,他应该是诸多开国将军中指挥作战时间跨度最长的将军之一了。红军长征路上,他是开路先锋,组织17勇士强渡大渡河。抗战爆发初期,他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后来又率部转战各地,指挥部队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1943年11月,他率部奇袭八公桥,全歼当地的伪军。
抗战胜利后,他原本被派往东北工作,不过被聂帅截下留在了华北军区,杨得志率领部队参加了解放华北的诸多战役,1947年9月,杨得志一夜急行军90多里到达清风店地区,全歼国民党第三军1.7万人,生俘罗历戎等正、副军长及其他将校级军官10多名,击落1架飞机、击伤1架飞机。
杨得志将军1948年12月,杨得志又连续六个昼夜急行军,将傅作义的王牌第35军围困在新保安,而后与兄弟部队全歼国民党35军1.9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少将副军长王雷震,军长郭景云自毙身亡。
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长期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73年对调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调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指挥了云南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升任总参谋长一直到1987年卸任,是任职最长的一位总参谋长,1994年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4、曾思玉将军曾思玉将军是江西信丰人,红一方面军出身的战将,红军时期最高做到了团级职务,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长期在聂帅的领导下工作,1949年全军整编时担任第19兵团第64军军长。在20多年的战争生涯中,他也是九死一生,战功赫赫。
曾思玉将军红军长征路上,在强渡乌江时,曾思玉受命带领两个工兵连,绑扎了六十多只竹排架起了浮桥,不仅保证了红二师官兵强渡乌江成功,而且让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安全渡过了乌江,事后得到毛主席的表扬。1947年10月,曾思玉奉命攻打石门,经过两天的作战,解放了石家庄。石家庄也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第一座被解放的省会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曾思玉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也是备受重用,1967年陈再道被打倒后,曾思玉升任武汉军区司令员,1973年对调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2012年将军在辽宁大连逝世,享年102岁。
5、许世友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帅中,许世友将军的名气还是比较大的,他也是河南新县人,红四方面军出身的战将,红军时期曾7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1933年的万源保卫战,他以一师之力迎战川军4个旅的轮番进攻,坚守阵地3个月,以近战、夜战击败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
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将军先是在129师386旅任职一段时间,1940年去了山东,之后的几年在胶东打出一片天地。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将军仍在山东地区作战,1947年任华野东线兵团司令员。
许世友将军1948年,将军被任命为济南战役的攻城总指挥,仅用8天时间就攻克了济南,活捉了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这一战后,将军处于短暂的休养状态。
1953年,许世友将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司令员,1973年对调出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79年将军指挥了广西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将军升任中央军委常委。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成为他人生最后指挥的一次战役,1985年许世友将军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
6、丁盛将军丁盛将军是江西于都人,红一方面军出身的战将,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丁盛的职务都不算太高,即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也才是师长,不过丁盛的军事能力还是很强的,被称为“丁大胆”。
衡宝战役时,鼎盛率部孤军深入敌阵,把白崇禧五个师的部署全部冲乱了,而后林彪又指挥四野大军围歼白崇禧,因而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1952年第54军成立后,丁盛被任命为54军军长,1953年7月丁盛率部重创南朝鲜军“首都师”、第六师和第八师,歼南朝鲜军1.4万余人。962年10月16日,丁盛统一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瓦弄地区作战行动,歼灭印军大部,印军余部溃逃到峡谷、深山密林。瓦弄之战是中印边境战争中关键一战也是最后一战,歼灭印军3个营全部、1个营大部和印军第十一旅旅直分队等部共12000多人。
1969年,丁盛出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他也是第一个出任大军区司令员的少将,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改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99年丁盛将军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7、韩先楚将军韩先楚将领是我军的一员猛将,有“旋风司令”之称,江青曾说:“军队有两霸,一是许世友,二是韩先楚。”韩先楚是湖北红安人,红四方面军出身的战将,红军时期韩先楚的职位不算高,到抗战前夕才是师长。抗战时期,韩先楚在冀鲁豫边区抗战,真正让他打出名的是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韩先楚被派往东北,在东北战场上,韩先楚率领部队来去如风,打得国民党军队晕头转向,杜聿明从东北离职时说了一句话:“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
1950年,四野一路南下打到广东,在解放海南岛时,韩先楚力主早日解放,后来他亲率40军,43军四个师三万关东子弟乘坐400多艘风帆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跨海进击海南岛。同年10月,韩先楚成为首批入朝参战的将领。
韩先楚将军第一次战役时,38军作战失利,受到彭老总的批评,尤其是军长梁兴初更是被彭老总批斗了一顿。第二次战役时,韩先楚坐镇38军,而38军也不负众望,一雪前耻,战后得到“万岁军”的称号。
1957年韩先楚被任命为福州军区司令员,对面就是台湾,可见中央对他这位虎将的重用。1973年韩先楚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80年卸任军区司令员,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8、皮定均将军皮定均将军是安徽金寨人,也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战将,在红军和抗战时期他的职务不算太高,即使到了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他也才是中原军区第1纵队1旅旅长,不过也是在这一年皮定均立下了大功。
1946年中原突围时,皮旅以一旅之兵力为诱饵,掩护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在皮定均的一系列“骚操作”下,经20余天的连续奋战,冲破国民党的层层包围到达苏皖解放区。皮定均也因为此战一战成名,之后他便留在华野作战。
皮定均1955年大授衔时,皮定均原本定于受少将军衔,但是因为中原突围的功劳,被授予中将军衔。1969年皮定均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73年对调福州军区司令员,1976年皮定均在福建指挥军事演习,从漳州乘直升机去东山岛三军演习现场视察,直升机撞毁在漳浦县灶山上,皮定均不幸遇难殉职,时年62岁。
小结:
这八位军区司令员,有五位是红四方面军出身,三位是红一方面军出身,而且都是身经百战的猛将,在战争年代都打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都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军,继续维护国家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