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现在进入“垃圾时间”,我国政府已经声明,在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125%的关税后,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没有被接受的可能,所以不论美国政府是否继续玩儿“升级”,我们都不跟了。昨天美国政府把中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关税升级到245%,中方不予理会。中国国内已经是同仇敌忾:关税战也好、贸易战也罢,美国休想让中国以自身利益来换取特朗普凭空制造出来的“筹码”。当然,如果中美贸易“清零”,我国一些依赖对美出口的企业确实面临一些困难。最近商务部已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已经能看到一系列措施开始落实。
对于这场对美关税战、贸易战,我们应当看清两个趋势:一是这确实有可能影响我国经济,但总体可控;二是这也有可能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有利因素。
为什么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总体可控?这是因为我国未雨绸缪,从十几年前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印太战略”时开始,就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并且在2015年就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进行经济发展模式和外贸转型,十几年来,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已经从美国转换为东盟,预计欧盟也将在近年超过美国。另外南美洲也很有潜力将美国推到中国第四贸易伙伴的位置上去。中国出口对美依赖度不断下降,以人民币计价,中国2024年出口总额为25.4万亿元,对美出口总额为3.7万亿元,对东盟出口总额为4.2万亿元,对欧盟出口总额为3.67万亿元,出口对美依赖度下降为14.6%。这14.6%的出口额即使“清零”,对我国经济来讲也并非伤筋动骨,更何况对美出口额仅占我国GDP的2.7%,没什么大不了的。特朗普应该意识到,从他的第一个任期的2016年到他第二个任期的2024年,中国的GDP已经增长了80%,当年他和中国打贸易战就没赢,现在更不可能赢。
为什么有可能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有利因素?近期有国内专家对外媒表示,中国政府认为这场贸易战是一个强大的催化剂,这将迫使我们加强创新和建设高科技产能,这将成为推动中国加快建立完全一体化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的有力动力。
我们的底气有两点:一是科技成就。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科技发展计划在近十年取得了重大成就。美国彭博社的数据表明,截至到2024年,在13项关键技术中,中国已在五项上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包括太阳能板、高速铁路和锂电池等,在另外七项技术(如制药和人工智能)中快速接近西方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实际上除了半导体先进制程工艺以外,我们基本完成了“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今年初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上的突破,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在对美科技战中取得优势。至于半导体、光刻机,不要着急,突破就是这两年的事儿。
二是中国内循环的规模效应。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如此有恃无恐的最大“本钱”,就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但特朗普没有意识到,中国也同样是个消费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5万亿美元,约48.3万亿元人民币,美国为8.5万亿美元。中国的消费总额相当于美国的80.18%。但是,在“小红书对账”之后,我们都很清楚美国的物价是“虚胖”。而且这是以美元计价的结果,而人民币对美元在最近六年贬值了大约15%。按照购买力平价调整后,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美国的160.98%。所以,中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内循环的最大优势。
中国失去美国市场是个重大损失,那么美国失去中国市场就不是重大损失吗?更何况,世界上并不只有美国拥有庞大市场。现在东盟十国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洲是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欧关系政正在改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蓬勃发展,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我们正可以借着特朗普的这场关税战,重整国内经济发展格局,加强内循环,加强科技发展,加强同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这个世界缺了美国一样能转,而且会转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