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有三年驾龄的司机,曾在一次高速公路上上被后车追尾。这次追尾事故导致五车连环相撞,而我的车正好夹在中间,前后受罪。这次追尾事故中,让我深刻感受到行车记录仪的重要性,当时为了省钱没购买,没有了关键视频证据,对后期的索赔带来一些麻烦。行车记录仪为的就是在紧要关头能记录下关键的视频证据,所以配备一个行车记录仪还是很有必要的。
车头撞的不算太严重,后面就严重多了,这次维修费差不多要4W(好在不是我出钱,由后车承担),相当于一个微型车的车价了~~~~牢骚就这么多了,马上开始70迈智能记录仪M300的体验。
一、外观鉴赏在拍摄参数方面,70迈智能记录仪M300的拍摄像素为300W,最大分辨率2304*1296,最大光圈为F2.1,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有不错的记录效果。同时它还有140°的最大可视角度,记录双向三车道是没有问题的。
行车记录仪产品注重实用与耐用,并不是所有参数越高越好。像现在很多商家广告宣传像素1200W像素,1800W像素之类,实际上这仅仅是静态效果。行车中的动态拍摄基本上是达不到这个像素的。试想一下,动辄过万的单反像素也就几千万像素,几百元的记录仪假如宣称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你觉得靠谱吗?
背部是产品参数一览。
顶部是散热孔,行车记录仪工作时也会产生热量,搭配散热孔很有必要。
70迈智能记录仪M300一侧是开关按钮,而另一侧则是接口位。接口位有两个插口,分别是接电源线和CF卡,还有一个复位按键。
整机全家福在此。分别是点烟器取电器、电线、静电贴、说明书。静电贴这个配件还是比较贴心的,如果贴歪了或者是想换个位置,直接撕下来就行,不用担心有胶残留。用随机附送的2张静电贴,先将行车记录仪贴在静电贴上,再将静电贴贴到挡风玻璃上,这样就不用担心贴坏挡风玻璃或者上面的膜了,取下来也很方便。
二、安装及APP连接70迈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因此可以使用小米账号登录。初次登录提示进行版本更新。版本更新完毕后,选择对应的行车记录仪进行连接。这次体验的是70迈智能记录仪M300,因此添加70迈智能记录仪M300。经过简单的设置后,待连接成功即可使用。
连接70迈智能记录仪M300需要开启WiFi,记得按提示开启,别阻止APP开启WiFi喔。
连接成功后,会有操作指引,没太多难度,上手很easy。初次使用会有镜头调校环节,调校完成后点击“校准完成”就OK了。
设定界面比较友好,上手没任何难度。
三、使用体验1、静态记录白天和晚上静态拍摄,能分辨出前方物体。白天拍摄的照片回放查看,可以看到前方店铺名,效果比较满意。
2、日间行车记录日间拍摄的图片能分辨出前方车牌号,左右隔壁车道以及对面车道车牌上的字都可以轻松识别。远处建筑的轮廓清晰可见,不会错过任何关键信息。
3、夜间行车记录前面的货车警示灯比较刺眼,人眼看都觉得不适。70迈智能记录仪M300没有出现明显的眩光,能保持稳定。
在夜间行车时,目光所及之处的车牌号全部记录清晰,还有远处建筑的轮廓,这都是得益于F2.1的大光圈,夜间效果挺不错。
行驶过程中记录的视频,会分割成多段短视频,每一段短视频时长可以通过APP设置。紧急视频的录制是70迈智能记录仪M300探测到车辆有较大冲击时,就会自动录制。这里要说一下,紧急视频并不是意外发生才开始录制,而是意外发生后将意外发生前2分钟视频转录为紧急视频。
视频容量不算大,一段两分钟的视频大小约6M(低压缩,分辨率为2304×1296),这样的容量大小不算太大。
这里将一段视频转为gif,转录后效果差了不少,但也可以大致看到效果。
总结融入了米家生态链的70迈智能记录仪M300,使用起来确实很顺手。从体验的角度来说本身就是无缝衔接,从基础体验讲,这就是一款非常傻瓜化的行车记录仪,如果你没有折腾它的时间,挂上它就可以了,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折腾。
这里友情提示一下,部分车型在断电后点烟口依然是通电状态,这会导致电瓶馈电进而导致车辆无法启动。因此建议在APP上设置“停车后自动断电”,这样就不用担心电瓶馈电了。
行车记录仪也真的没有必要买太贵的,有钱的买高端一点的,觉得有个能用的就买100多的也不错,还是要大一点的品牌比较靠谱。
点赞:
1、操作方便,搭配CF卡设计可以让用户自行选择适合自身需求容量的CF卡。一旦出现行车记录仪损坏或无法连接WiFi,直接拆卡用读卡器就可以读取数据;
2、静电贴+3M胶粘贴更可靠,不会出现吸盘易掉落的问题,移除也十分方便。
不足:
1、如果同时开启车内音频视频,如收音机、MP3等,对70迈智能记录仪M300进行语音操作,需要多呼叫几次才可以激活对应的功能。建议后期加强语音识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