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如何当上毛主席秘书?曾对友人口吐真言:最要紧的是跟人

正史笔记 2024-09-24 20:27:51

陈伯达(1904年10月—1989年9月20日),原名陈健相,字尚友,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的政治秘书。

陈伯达是什么时候当上毛主席秘书的呢?

陈伯达

陈伯达记得,那是1939年春,张闻天找他商谈调动工作问题。张闻天告诉他,毛泽东提名,调他到毛泽东办公室工作。理所当然,陈伯达以欣喜的心情一口答应了下来。

据陈伯达回忆,当时调他去,担任的职务是“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副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为毛泽东,因此也就是到毛泽东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的秘书长为李六如。李六如是毛泽东的老朋友,早在1921年便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四师党代表。后来,在1957年,他把自己丰富的革命经历写成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其中主人公“季交恕”便是以李六如为原型塑造的形象。

陈伯达

刚到军委主席办公室工作,陈伯达觉得不甚适应。因为李六如分配他处理军务电文,他要把前方发来的军事电报内容向毛泽东报告,然后按毛泽东的意见草拟复电,发往前线。他是“秀才”,对于打仗一窍不通。

没多久,毛泽东也看出陈伯达不适合做军务电文方面的秘书工作。陈伯达的兴趣,似乎还在那些“老古董”——孔子、墨子、老子,而这些与秘书工作毫不相干。

“我建议你把研究的兴趣,从中国古代哲学转向现实。你应当做一些现实的研究。”毛泽东对他说。

他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

毛主席

这样,他从收收发发军务电文,改搞资料工作。用陈伯达的话来说,他成了“材料员”。毛泽东给他定了四个题目,要他收集资料。这四个研究课题是:

《抗战中的军事》。

《抗战中的政治》。

《抗战中的教育》。

《抗战中的经济》。

在毛泽东的指导下,陈伯达做了资料收集工作。这些资料,后来分为四册印行。陈伯达说,是毛泽东帮助了他,把他的研究工作的注意力从古代转向现实生活。收集、整理这些资料,使陈伯达对中国现实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他后来写《评<中国之命运>》等书打下了基础。

陈伯达

后来,陈伯达开始协助毛泽东从事政治理论研究的工作。据陈伯达回忆,那时毛泽东四十多岁,正值中年,精力充沛,毛泽东的著作一般都由毛泽东亲自执笔,不用秘书代劳。只是一些技术文件要秘书起草,以节省他的时间。毛泽东写毕,有时请秘书看看,提些意见,作些修改。毛泽东本人便是著作巨匠,擅长写作,他的著作别具一格,自成一体,非他人可以代笔的。

陈伯达记得,只有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的第一章《中国社会》,是李维汉等起草的,陈伯达作了修改,最后由毛泽东改定;第二章《中国革命》,是毛泽东亲自写的。

毛泽东需要秘书动笔的,常常是他的演讲。他在演讲时,一般只有很简单的提纲,有的甚至是即兴发言,连提纲都没有。这时,需要秘书作记录,整理出讲话稿,由毛泽东改定。

李六如

在延安整风中,李六如被调离毛泽东办公室。从此,李六如不再在毛泽东身边工作。

陈伯达的职务,不断地在变动着:他成为中共中央秘书处的秘书。不久,中央研究院成立,院长为张闻天,副院长为范文澜,陈伯达担任秘书长。这个研究院之下,又分若干研究室,陈伯达兼中国问题研究室主任。他的职务虽然在不断变动,但是他实际上一直在做毛泽东的秘书。特别是他后来所担任的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之职,就是做政治秘书的工作。

由于毛泽东的信任,陈伯达进入了中共高层,接触中共高级机密——尽管他的职务还并不很高,而工作岗位显然占据要职。陈伯达日后的飞黄腾达,那起飞的起点便是“毛泽东秘书”这一职务。

后来,陈伯达对他的同乡、在中共中央编译局工作的陈矩孙(陈杰)说“私房话”时,曾口吐真言:

“最要紧的是跟人,跟准一个人;第二是有自己的一批人……”这可以说是陈伯达毕生的“经验”之谈。他“跟准”了毛泽东,确是“最要紧”的。

至于“有自己的一批人”,那是他在中央慢慢站稳脚跟之后,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