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车市的关键词是电动化和价格战,近几年是“智驾”,而且有着“普及”的趋势。有意思的是,“智驾”从车企自研到供应商合作,再次回到自研。毕竟采购现成方案,合作软硬件开发,都只是权宜之计,只有“自研”才能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合作“智驾”只为争取时间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且发展瞬息万变,“灵魂”论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已经在事实上放弃了智驾自研。“智驾”的技术突破和可靠性验证,除了花大价钱,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所以不少厂商选择“采购”较为成熟的智驾方案,快速“上车”以便应对竞争。

国内的“智驾”供应商,主要还是华为、百度阿波罗、地平线、大疆和Momanta等。华为的乾崑智驾,无论装车量还是技术含量,毫无疑问是稳坐头把交椅席位,“四界”和采用华为智驾的车型备受市场认可。奥迪也已经宣布,与华为乾崑智驾达成合作关系。

广汽智驾近两年有了质的提升,全靠Momanta。与此同时,上汽更是Momenta第一大外部大股东。蔚来首次选择合作的中国智驾平台是地平线,而一汽、东风、上汽和北汽等主机厂也都与地平线有合作。
大疆智驾除了与五菱宝骏深度捆绑之外,比亚迪更是入股了大疆智驾的子公司卓驭科技。长城对“智驾”并非坐以待毙,眼见“自研”没什么起色,市场反响平平,便向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元戎启行投资了1亿美元。

采购“智驾”,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自主权和话语权都不重,而且长远来看,成本不低。合作“智驾”也只是为了争取时间,只有“自研”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把与这些技术相关的产品毛利通通消化在自己的体系里。
所以近年来,不少传统汽车主机厂决定再次投入大成本,“自研”智驾,而且是打通软硬件的全栈自研。例如一汽红旗的司南智驾系统,又例如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再例如长安天枢智驾。

“自研”智驾只为普及全民
比亚迪在2月10日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核心在于“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最新动态。长安抢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前一天(2月9日),公布了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其中重点是深蓝全场景“智驾”解决方案。


不谋而合的是,比亚迪和长安都要做智驾的普及者。比亚迪全系车型推“智驾版”,且下放到10万元以下的产品,而长安深蓝也表示要“普及全民智驾”,造人人都用得起的智驾。深蓝S09随之正式亮相,相信上市售价会有惊喜。
具体来看,深蓝S07和L07在原有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的基础上,加推了深蓝智驾AD PRO版,前者16.99万元起售,后者起售价为15.19万元。而深蓝S05继续沿用深蓝智驾AD PRO系统,并免费升级高阶包。至于最新亮相的深蓝S09,将采用华为乾崑智驾ADS 3.0。


深蓝智驾AD PRO系统的“根”,其实就是长安天枢智驾。长安在2018年便提出了“北斗天枢计划”,经过近7年的创新与积累,采用了今天的深蓝汽车全场景“智驾”解决方案。端到端大模型实现L2+的“交互式智驾”,车主可以在智驾过程中,通过语音控制调整驾驶行为,是一种“人机共驾”的模式。
对于智驾方案的选择,长安并不“排外”,而是选择开放合作。定位豪华的阿维塔则继续采用华为乾崑智驾,深蓝S09也是高阶版的华为智驾,深蓝L07和S07等前期产品则自研智驾和华为智驾双方案并用,但相信深蓝日后更多的产品会首选长安天枢智驾。


比亚迪也是如此,上演智驾技术合作与自研的阳谋:左手全栈自研,右手智驾平权。比亚迪的智驾选择多条腿走路,此前,比亚迪与Momenta和华为等合作开发算法,再用英伟达和地平线芯片。比如腾势N7搭载了Momenta的高阶智驾方案,方程豹8首次使用了华为的高阶智驾方案。
比亚迪的智驾之所以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格局,主要还是因为比亚迪的产品线实在是太长了。但毫无疑问,自研的“天神之眼”日后将成“主力”。全自研技术打造“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还分为DiPilot 100、DiPilot 300和DiPilot 600等三套功能配置,有激光雷达方案,也有纯视觉的。

传统车企“全栈”自研有优势
谈及智驾,不得不提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的全栈自研,一般指的是算法栈,在供应商提供的底层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基础软件之上,打造感知-决策-执行的算法链,即“软件自研”。

相比之下,传统主机厂的自研开始下探到了硬件层面,“全栈”要更加全面和深入。但现阶段来说,没有哪个主机厂有能力把智驾核心的软硬件全部自研,比亚迪的“全栈”范围也只做到比友商更广更深而已,长安选择整合供应商联合研发。

技术不断迭代,问题的关键是,现阶段的“智驾”靠谱吗?稳定吗?毕竟现在“智驾”的事故还不少,有的还挺严重的。也就有了老司机不屑用,新手不敢用的尴尬情况。话说回来,安全驾驶的第一责任人还是“人”,再好的“智驾”也只是辅助之用。

“智驾”系统好不好用是一回事,用户用不用是另一回事,但你一定要有。比亚迪与长安汽车都在推动智驾平权,高阶“智驾”将会下放到更便宜的车型产品上,惠及用户。后面,相信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会加入进来,2025年也被视作为“智驾元年”。

写在最后
随着传统车企集体发力“智驾”,造车新势力“智能体验”的先发优势也会被逐步收窄。相较于新势力们在智驾技术的迭代和应用上更加大胆,而传统车企拥有成熟的研发周期、项目体系和人才管理制度,这些更能确保智驾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