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南北榜案”到底因为啥?根本就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另有隐情

老达子爱历史 2024-11-05 15:10:41

文|老达子

本文共1849字,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前言

“洪武三十年春榜51人:江西18,浙江17,福建9,四川2(重庆1泸州1),云南2(昆明),广东1(海南),湖广1(湖南),南直隶1(安徽当涂)”

这是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的会试结果,从这个结果我们会发现:上榜的人几乎都集中在赣浙闽等地,几乎没有北方人上榜。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到底是科举考试中南北地域间的文化教育太大,还是有人从中暗作手脚呢?今天老达子就来跟大家一起聊聊明朝初期的“南北榜”一案~

南北榜事件始末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的会试,主管考官是翰林学士刘三吾和白信蹈,这个刘三吾在当时是非常厉害的,关于他的情况我们后面会介绍。这次会试的结果就是他们录取了南方的51位考生,也就是文章开头所写的那51人。

然后在三月的殿试后,陈安是状元(第一名),尹昌隆为榜眼(第二名),刘仕谔为探花(第三名),这就是洪武三十年的春榜。再加上所录取的51人都是来自南方,因此又被称为南榜。

入选的51人里北方的考生居然没有一人入选,落第的那些北方考生心里肯定是非常不爽的,就联名上书指控考官刘三吾和白信蹈偏袒南方考生。朱元璋也成立了调查组,命人重新审阅落榜的试卷,并决定增录部分北方考生。

可是,最后调查组带回来的结果竟是“北方学子文理不佳,甚至有犯禁忌之语,新科进士名单,并无不妥”,调查组张信还专门带了几份卷子呈给朱元璋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这下北方考生更加愤怒了,他们一致认为,不仅主考官刘三吾存在问题,连“调查组长”张信也在偏袏南方考生(张信祖籍浙江,确实也是南方人)。失去希望的考生们毫不顾忌地表达不满。

最终,朱元璋为了平息事态,决定将新科状元陈安及“调查组长”张信(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状元)斩首示众。同时,负责此次科举的副主考也遭到处决,只有85岁的主考官刘三吾因为年龄太大了而有所宽恕,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他转为充军发配。实际上,对于一个85岁的人来说,这样的发配与死刑几乎没有区别。

到了六月,朱元璋亲自主持测试,最终录取了任伯安等61名考生。在六月的廷试中,韩克忠是状元,王恕是榜眼,焦胜是探花,这被称为夏榜。又因为这61名考生都是北方人,因此也被称为北榜。

这便是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事件,那这个南北榜”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以科举考试之名搞山头主义?

史书记载,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的盛夏,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了。而在洪武三十年二月的会试中,刘三吾选的51人都是南方人,说是南方人,其实再细点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朱熹理学盛行区域的人才。

而就在此之前,他刚刚删减了《孟子》的部分内容。刘三吾所录的进士籍贯都在理学的核心地带。因此,这个问题的根本并不是北方学子不够优秀,而是刘三吾试图通过不道德的手段,想让理学一家独大。

从刘三吾主持删减《孟子》中的犯忌之语就能看出来,他对北方读书人所持的偏见主要是因为北方读书人仍然受《孟子》民本精神的影响,相较之下,江南士子更有犬儒精神。

而此时的朱元璋已步入晚年,身体不再如昔日健康。尽管刘三吾不可能预见朱元璋次年就将去世,但他的健康状况显然已经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三吾等人可能会利用朱元璋晚年的最后几次科举机会,搞山头主义。

这样,等朱元璋去世以后,这些新科进士赶上新皇登基,就会有大展身手的机会,这样升迁的机会也会大很多,而他们升迁以后一定会感谢当初提拔他的人,也就是刘三吾,这便是刘三吾的如意算盘。

但是现实还比刘三吾预想的还要好:因为第二年朱元璋就去世了。而且刚开始有北方考生上报的时候,朱元璋还并没有太难为他,在调查组复查时,只要能录用一部分北方人就不会有后面的事发生了。然而,当刘三吾以为自己只需坚持就能如愿时,朱元璋见他不领情,便将酒换成了刀。

抱团不团结的不良风气在缺乏家国理想的封建文人里面是非常突出的,因为那些有家国情怀的文人是不会搞这种山头主义的。南榜与江苏早期的梯次发展策略是非常相似的:苏锡常地区迅速崛起,而其他地区却根本不管。当然如今的江苏已经不再采取这种做法了,朱元璋显然不能容忍这种山头主义的存在。

老达子说

所以说,南北榜案的根本问题并不是南北学术水平问题。虽然南方考生的文章可能确实较为优异,朱元璋也对此心知肚明,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胡作非为的理由。如果只允许南方举子担任官职,而不录取北方考生,这与元朝的做法有什么区别?这种地域歧视甚至比元朝的民族歧视更为严重。

如果你认为南方考生的文章优秀,那是否就意味着只能录取南方人?那如果你说谁的文章好,适合当皇帝还了不得了呢?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