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军13位大将中有5个大将参与一起诬陷岳飞,最后岳飞含冤而亡

明月看历史 2025-04-16 04:02:39

他们一个个都曾是岳飞最信任的兄弟、同袍、将军,可当风向一变,他们竟转身下黑手,把昔日带他们打天下的主帅往死路上推。

看似兄弟情深,实则刀藏心底,这些人在岳飞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反而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年,岳飞因为抗金得力,被朝廷召回,说是议和,其实是以莫须有之罪关进了大牢。

这事儿本就荒唐,可更寒心的,还不是秦桧那些早就站错队的奸臣,而是岳家军里头,曾经并肩浴血的几位统制,也站出来写了“证词”,说岳飞图谋不轨,说他对朝廷不忠,说他心怀二志。

这不是添乱,这是捅刀子,而且是往心窝子上扎的那种。

十三位统制,是岳家军真正的骨干力量,说句不好听的,没了他们,岳飞连个指令都下不了。这些人都跟岳飞经历过大小几十场战斗,是把命交给过彼此的人。

但到了关键时刻,五个统制却当了帮凶。他们的“证词”让秦桧更有底气,把岳飞推向了绝境。岳飞没辩解,岳云也没求情,父子俩明知这是冤案,却只能含冤赴死。

有人说他们是被逼的,也有人说他们是想自保,甚至还有说他们是被秦桧收买了。可这些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们确确实实写下了那几封杀人不见血的“文书”。

有的还摇头晃脑地说,早就看出岳飞“野心不小”;有的甚至落井下石,说岳家军纪律败坏,主帅该负全责。他们不止是沉默,他们是在递刀。

岳飞死后,金人却怕了,朝廷才发现少了这个能打的主将,边关顿时守不住。等到岳飞沉冤得雪,是二十年后的事了。

那时候,连皇帝都羞于提起这段旧事,百姓却记得清楚——谁在岳王庙里跪了一辈子?秦桧、王氏,还有那几个帮着写“证词”的将军名字,全都印在《宋史》上,挂在民间传说里,写在后世百姓的咒骂中。

岳家军的名号还在,可那五个背叛者的名字,却早已臭了大街。哪怕他们后来被重新启用、加官进爵,也没能躲过千百年后的清算。

百姓心里有杆秤,岳飞的后人得了公道,他们的子孙却至今抬不起头。岳飞墓前那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就像给后人留了个教训:你可以失势,但不能失德;你可以怕死,但不能害人。

有意思的是,岳飞被杀后,岳家军并没有马上土崩瓦解,而是被朝廷“收编”。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将军们早就动了心思,有人想当主帅,有人想靠近权贵。

他们的“诬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整个政治博弈下的丑陋一面。岳飞不懂?他不是不懂,他只是不愿低头。

你说他们是不是坏人?可能他们自己都不觉得。他们可能还以为是在“顺势而为”,是在“保全自己”。

可他们不知道,那一刻,他们已经不是兵,不是将,更不是兄弟,他们是刽子手。而岳飞死时,没有一句怨言,反倒是百姓哭成一片。

你说这事值不值?岳飞可能也没想那么多,他是认定了这条抗金的路,就是走到头也要走到底。

今天去杭州岳王庙看看,岳飞墓前排着长队,旁边跪着几个铜人,多少孩子问,那是谁在跪着?父母会说,那是秦桧。

但细细看过去,那又何止是秦桧,还有曾经岳家军的那些“兄弟”,跪着不动,冷风穿身,仿佛还在受着千年的唾骂。

你怎么看?你觉得,人在生死关头,该保命,还是该保义?当年那些人,如果选择站在岳飞身后,历史会不会不一样?岳飞的冤屈会不会少一点?欢迎你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