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原来富养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藏

兰妈谈育儿 2024-10-17 21:23:34

文/兰妈谈育儿

有个育儿博主对“富养”的定义,在朋友圈里走红了

她说:

如果孩子要3颗糖,请你一定要给他买10颗糖,教育好孩子也必须要富养

像我以前的一个闺蜜,她小时候就是典型的穷养,上街不管看上了什么都不给买,而小时候在物质上的匮乏,也导致她长大后疯狂补偿自己,逛一次街能花掉一个月的工资,明明兜里没钱了,还要借钱满足她自己的虚荣心,然后这些东西呢,买回家又不穿不用,就放在那里当摆设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物欲爆发期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渴望得到什么被禁止、约束了,那成年之后就会产生物欲爆发,小时候没有得到的东西、长大后就疯狂拥有,也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反正弥补当初没有拥有过的缺陷就行了

所以,博主所体现的主题就是孩子要富养,不要在物质和精神上过度苛刻,否则孩子到了成年后就很容易出现物欲爆发期

对此,评论区的网友也众说纷纭

有经历的过来人表示同意,还举例小时候就是穷养,以至于长大后物欲特别强,很喜欢买东西,每天没有快递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也有人表示富养孩子没错,但需求可以被满足、欲望需要被控制,否则富养的孩子就会觉得钱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得到很容易

事实上,穷养也好、富养也罢,它所涉及的不止是经济上的控制与满足,更多的则是来自心理承担和认知程度的全面提升

那真正富养孩子的方式应该是什么样呢?借用一位情感博主的话:中年少女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藏

孩子也是一样

特别是以下几件事情上,你藏得越深、那孩子得到的富养价值就越高:

01

藏住脾气

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的幸福指数

最近,被这样一个视频感动到了:

一个小女孩,大概3、4岁左右的样子

只见,她看到爸爸回家后,兴高采烈地一边拍手一边说:“爸爸,你回来啦~”

爸爸有些疲惫,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小姑娘一看情绪不对,就问爸爸“你把什么带回来啦”

爸爸上下左右看了看,然后疑惑地回答说:“什么也没带啊”

女孩说:“把坏情绪带回来了”

爸爸“啊”了一声,女孩接着说:“坏情绪”

爸爸一听,直接麻溜地表示“我把它扔了”

于是,爸爸拎着包包重新出门,再次打开门时则满心欢喜地对闺女说“我回来啦”

女孩听后也激动地回应说:“爸爸,你回来啦”

紧接着,爸爸一把抱起闺女,然后开心地转圈圈…

这是什么?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做个不扫兴的家长

在兰妈的身边,就有这样一对留守老人,他们的一儿一女自从出门打工后,一连几年都没有一个电话

很多人都大骂这样的孩子没良心,把生养的父母丢在家里不管,简直就不配为人

可事实上,大家口中没良心的那两个子女,并不是本身就心狠、凉薄

他们之所以出门几年都不跟家里联系一下,主要就是对那个家充满着恐惧、和心寒

就拿大儿子来说吧,刚出门打工的那几年,对外界的不适应,让他总是想给家里打电话抱怨一下,

没想到,父母非但不理解,反而内涵他“就是想要钱花,拐弯抹角说那么多干嘛”

小女儿也是一样,毕业后还紧赶着让她去男同学家玩,恨不得早点把她嫁出去

所以,从小没有在父母那里感受到爱的子女,长大后就自然因为缺爱冷漠,而富养情绪也是我们当父母首要重视的教育课题

就像开头介绍的小女孩一样,我们只有先允许孩子说:“你把坏情绪带回家了”,才能真正从孩子嘴里听到自身的错误与问题

02

藏住攀比

你如何看待孩子、孩子就如何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家庭习惯中成长的,这也是家长们最容易忽略的教育

楼上住着一个读初中的女孩,经常能听到她妈妈的咆哮教育

就在昨天吃晚饭的时候,又清晰地听到楼上传来的低吼声:

“你什么德性你不知道吗?白眼狼一个,我让你写作业是害你吗?你现在不努力读书、以后就要吃没读出来书的苦”

“你再看看你大舅儿子、你小姨女儿,还有身边的那些同学,有谁跟你一样,只是说你两句就变脸,读书学习都是给我学的吗,你不好好读书以后怎么生活啊”

只听到,女孩带着哭腔的声音,她反抗说:“你每次不是一到家就抱着手机看,那么大了,还经常睡懒觉,凭什么管我、说我啊,你和我爸不是连初中都没毕业吗?现在不是也生活得好好的,也没有被饿死呀”

而一旁的爸爸听到这些话后,也时不时地插嘴抱怨说:“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你看看谁家孩子跟你一样大声嚷嚷,一点都不知道尊重父母”

女孩呢,听到这些话也不甘示弱,她接着继续质问说:“那你呢,你尊重我了吗?每天就知道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做比较,我只是不服顶嘴几句,你就揪着不放,你让我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是呀,一个整天就知道相互对骂、指责和拿别人做比较的家长,又如何教育出情绪稳定的孩子呢

正如《正面管教》一书中作者分享的一个例子:

一个男孩,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半途而废,作业写几个字就不愿意写,魔方拿手上摆弄两下就觉得无趣,就连刚买的玩具也是不喜欢了随手一丢

妈妈看到这些后就觉得不能理解,她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则回答说:“我跟你学的呀”

直到那时,妈妈才想起来,原来她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经常会不耐烦地丢掉手上的事,然后转头做另一件事

从那以后,妈妈再也不随便乱丢乱扔,做事情也越来越专注认真了

所以,富养孩子就是来自教育上的习惯,家长如何做、孩子就会如何学,如果家长总是拿其他孩子跟自家孩子攀比,那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地充满抱怨、和负面能量

而我们想要真正富养孩子,更需要谨记“你如何看待孩子、孩子就如何成长”这句话,同时也要把对孩子的高期待、与攀比心都藏住了

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相信他们、再支持他们,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孩子正在闪闪发光,他们身上的优点也会越来越多

03

藏住钱财

不要让孩子觉得钱来的那么简单

有人说,世界上最没有良心的,就是孩子吃着父母的、喝着父母的,最后却还记恨着父母

事实上,孩子没有良心并不是天生的,所谓的没良心背后也多半是蕴含着不懂、不知、还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有一个女孩,每次跟妈妈到超市买东西时都可以随便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可时间久了,女孩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新玩具买回家不到十分钟直接丢一边,盼了很久的新鞋新衣服也是穿一次就不愿意再穿第二次了

再随着铺张浪费的行为不断加深,妈妈再次去超市时也会提醒孩子“这个玩具家里还有好几个同款的”、“那种口味的零食你上次买回家都不愿意吃”…

很明显,女孩对这些话一点都不爱听,妈妈越说她越是悄悄把零食和玩具往兜里藏,等到收银台结账时不结账就会很难堪

有一次,不巧还遇上了尴尬的事儿,因为东西买太多,再加上那个月的支出有点大,妈妈在结账时就出现了余额不足的情况

妈妈跟女孩商量说:“可以减掉几样零食和玩具吗?妈妈没那么多钱了”

女孩不理解,有些疑惑地问“你不是每次都拿手机付款的吗”

妈妈解释说:“是呀,可是手机里没钱了”

女孩依然不理解,还喃喃自语地说:“手机没钱,手机里怎么会没钱呢”

原来,女孩每次跟妈妈出去购物时都瞧见妈妈用手机结账,在她的潜意识里也觉得有手机就能把所有喜欢的东西都带回家

这就是潜意识里缺乏的金钱观,孩子分不清买东西是手机、还是手机里一点一滴积攒下的余额,他们自然就不懂得珍惜、也不知道满足

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养护下,想要什么都能轻易满足,在性格上也逐渐形成了无限索取的自私霸道

兰妈就见证过一个男孩的成长,小时候爸爸告诉他“只要是钱能解决的事儿,就不叫事”,以至于他长大后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就是:“我有钱,怕什么”

于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也目中无人的满身戾气孩子,就这样养成了

而我们从这些就可以看得出,一个合格家长在富养孩子方面,不是在经济上事无巨细地满足,也不是刻意苛待地让孩子明白生活不易,而是聪明地选择让孩子自己做金钱上的小主人

比如,每个月根据孩子的自身保管能力,交给他们10元、20元、30元、50元等不同金额的零花钱

然后,我们允许孩子自由支配,但一定要提醒他们:“这就是你一个月的零花钱,你可以随意支配,但如果花完、花超了,就不可以再买其它的东西,如果实在是需要或者想买什么,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去赚取、和积攒零花钱了”

如此,让孩子做自己金钱上的小主人,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也从认知程度上懂得了什么是取舍、什么是规划、什么是理财…

这就是对孩子金钱观上的富养,也是孩子一生最不能缺少的生存能力培养

04

藏住唠叨

改变孩子是需要从同频话题开始的

心理学上有个教育叫作“泡菜效应”,指的就是在什么环境里造就什么样的人

记得很多年前,有个成绩优异的高三女孩,她被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都相中了,三大高校还纷纷抛出橄榄枝

特别是面对镜头前的采访,女孩也表现得侃侃而谈,整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从容自信

而她在采访时也表示说:

“我的学习习惯就三个,一是读书,二是反复磨错题,三是每周和父母聊聊一周的经历,而我至今能保持这些好习惯,期间是离不开父母言传身教的指引和支持”

“印象里,爸爸妈妈特别爱读书,回家后极少数拿着手机玩儿,而是当着我的面捧起书读得津津有味,所以,时间久了,我也自然而然爱上了读书”

“还有啊,在我的家里,也从来没有命令和要求,我爸妈希望我成为什么样子时,他们都会先努力成为这样的人,然后才让我跟着他们一起改变”

讲真的,这种感觉完全就像是泡菜一样

同样品种的大白菜,你把它们放在不同的容器中浸泡,等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洗净炒着吃,就能发现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富养孩子也同样是这个道理,你给孩子怎样的环境,他就会在这样的环境里变成什么样的人

所以,我们想要富养孩子,就要懂得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包括不把坏情绪带回家、不对孩子随便攀比,还要尽可能地和孩子建造同频话题

比如,经常问问孩子:“你想说些什么”,这是在了解孩子

又或者,沟通时问一句:“可以听我说一说吗”,这是在尊重孩子

如此,在同频话题的富养下,孩子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与安全感,而这种富养形式,也是聪明父母修复亲子关系最直接、和谐的方式

05

藏住能量

孩子再优秀也不要拿出来当众炫耀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记住:分数和成绩,从来都不是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特别是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及认知程度高低,都是课本知识里所没有的,学校也不会单拎出来专门教给孩子,只能是父母多一些言传身教、然后再多花时间用心栽培

有一个妈妈跟我抱怨说,她每年最讨厌的事情就是逢年过节,因为每次只要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都免不了暗地里较劲儿

特别是有一些亲戚还专门把自己孩子拿出来炫耀,她有个表妹就是这样的情况

因为孩子本身就比较争气吧,每次学科考试都能保持95分以上的高水平分数,这也让表妹从来就没有体会过当学渣父母的暴躁和无奈

于是,当得知朋友家的两个女儿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也经常因为辅导作业而气得暴跳如雷、寝食不安时,她则表示深深的同情,每次见面也都会积极询问情况:“最近怎么样,孩子的成绩有没有提升”

有好几次,就因为作业完成质量不高这件事,朋友在家里一道题讲了4、5个小时,表妹得知这个情况后立马风风火火地带她女儿来讲题

刚进门还忍不住显露才华地说:“你让我女儿教你女儿吧,她每门学科成绩都没有低过九十分”

可没想到,当学霸上手教朋友女儿这个学渣时就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会读不会教,懂题不会讲”

来来回回试了很多遍后,两个孩子都自信心溃散,特别是表妹的女儿,也在她妈妈的批评下严重怀疑自己的能力

当时,表妹还不停地质疑说:

“怎么可能,这些题你不是会做吗”

“你平时怎么读的,就读出来啊,怎么那么笨”

“还有那些题,对你来说不是小意思吗”

事实上,孩子学习好、成绩出色,这些都是好事、也是值得表扬的,但孩子身上的优秀与能量最好是藏一藏

像兰妈见过一些炫耀自己孩子有多优秀的家长,他们孩子的内心实际上是特别脆弱的

只要某一次没有达成目标、或者没有得到期待中的表扬,他们就开始内心戏众多,不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就是自责没有好好努力、珍惜机会

所以,孩子是需要表扬、和认可的,但赞美的方式最好不要当众表达,一方面是容易被拿出来做比较,给孩子的内心增添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减少孩子过于看重成绩的虚荣心

而我们平时表扬孩子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地凸显细节、和过程

比如,当孩子进步时,表扬他们:“今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又比昨天快了5分钟,说明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了,所以作业才完成得那么快”

这种有因有果,有开头、也有结尾的表扬方式,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进步在哪里、然后继续再接再厉

那么,关于富养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藏”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3 阅读:305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