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高等法院一纸无罪判决,让最大在野党领袖李在明的政治命运发生戏剧性逆转,3月26日,这位曾因违反《公职选举法》被判处缓刑的政客,以46.9%的民调支持率强势回归,距离总统宝座仅剩最后一道司法关卡。随着尹锡悦弹劾案进入倒计时,韩国政坛正面临1987年民主化以来最剧烈的权力重构。
法院二审推翻原判的关键,在于检方证据链存在重大缺陷——关键证人金文基去世导致核心指控无法证实。判决书特别指出,所谓“非法政治资金”的银行流水存在时间错位,且电子取证程序违规。这一结果不仅保住李在明的国会议员资格,更扫除其参选总统的最大障碍。
民调机构Realmeter数据显示,李在明个人支持率较三个月前飙升18%,其所属共同民主党以44.3%的支持率碾压执政党。政治分析师金钟燮指出:“当前局势与2016年朴槿惠弹劾案相似,在野势力正形成‘审判执政党’的民意浪潮。”
判决出炉仅三小时,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宣布向大法院提出抗诉。根据韩国《选举法》,若终审维持有罪判决,李在明将丧失10年参选资格。但法律界注意到,大法院近五年处理的类似抗诉案件中,仅有23%推翻二审裁决。
李在明迅速展开舆论反击。他在法院外直言:“执政党若将伪造证据的精力用于扑灭江原道山火,47名公民本不必葬身火海。”这番话直指尹锡悦政府4.2%的灾害响应满意度,成功将司法争议转化为执政能力批判。
宪法法院对总统弹劾案的审议进入第89天,远超朴槿惠案63天的审理周期。知情人士透露,9名法官中4人支持弹劾,3人反对,2人尚未表态。关键争议点在于尹锡悦被控滥用职权任命检察总长,以及其妻金建希涉操纵德意志汽车股价案。
若弹劾通过,韩国须在60天内举行大选。共同民主党已启动“闪电提名”机制,计划五天内完成候选人登记。但若尹锡悦复职,检方可能加速对李在明其他三起涉腐案件的调查,包括京畿道城南地产丑闻。
这场政治风暴暴露出韩国宪政体系的深层矛盾。宪法法院法官的党派背景屡遭质疑——现任院长李政美系尹锡悦大学同窗,而主审弹劾案的朴贤哲则是文在寅时期任命。这种“政治平衡式司法”导致2017年以来,总统涉案无罪率为零,而在野党领袖无罪率高达78%。
朝野恶斗更使国家治理陷入瘫痪。医生罢工持续117天,造成12.7万亿韩元医疗损失;通胀率5.6%创23年新高,生育率跌至0.68全球最低。美国商务部趁机对韩国电动车发起301调查,进一步加剧经济压力。
当李在明在光化门广场高呼“结束仇恨政治”时,首尔街头对峙的警民人数比已达1:38。这场权力游戏无论结局如何,韩国社会撕裂的伤口都需更长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