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竟用上海话演新剧?这波颠覆让人直呼“爷青回”!

良邈评娱乐 2025-04-25 02:30:29

提到孙俪,你可能想到的是《甄嬛传》里运筹帷幄的甄嬛,或是《芈月传》中霸气的芈月。但这次,她却在新剧《蛮好的人生》里操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把“老阿姨”的市井智慧演得活灵活现,连上海观众都惊呼:“这哪里是娘娘,分明是弄堂里长大的‘上海小囡’!” 这种打破次元壁的反差,让网友纷纷感叹:“孙俪这次真的杀疯了!”

为了演好保险经纪人胡曼黎,孙俪提前三个月参加沪语特训,随身携带标注拼音的剧本,连买菜时都在跟摊主练习“侬今朝格青菜几钿一斤”。剧中,她不仅用上海话数落董子健饰演的职场新人:“侬脑子清爽伐?客户要的是安全感,不是计算器!”,还在醉酒戏中即兴发挥:“侬当吾洋盘啊?(你当我傻子啊?)”这段被本地观众认证“比弄堂阿姨还地道”的表演,直接让收视破3。更绝的是,她在马桶间争执戏中用一串连珠炮似的沪语俚语,把“用马桶时间表”谈成了微型外交谈判,网友调侃:“这才是真正的‘上海谈判专家’!”

这种“活人感”源自孙俪对角色的深度共情。她在采访中坦言:“胡曼黎就像我身边的朋友,她的虚荣、焦虑、拼劲,都是真实生活的缩影。”为了贴近角色,她甚至主动增重4公斤,学习保险从业知识,连剧组同事都感叹:“孙俪把菜市场砍价的‘阿姨魂’都演出来了。

《蛮好的人生》最惊艳的,是用上海话撕开了都市剧的“精致滤镜”。当孙俪饰演的胡曼黎踩着高跟鞋在陆家嘴写字楼狂飙英语,转身到弄堂里就用上海话和邻居“嘎三胡”(聊天),这种“语言精分术”精准戳中了魔都白领的生存法则。剧中,她和女儿发微信用60秒沪语语音方阵,和客户谈判时突然切换成“侬帮帮忙哦”的市井智慧,连导演汪俊都直言:“方言能让观众瞬间代入角色的生活状态。”

更妙的是,剧中上海话不仅是调味剂,更是推动剧情的“手术刀”。胡曼黎用沪语痛骂出轨丈夫:“侬当吾是城隍庙的泥菩萨啊?吃素的?”,用方言的泼辣劲彻底颠覆了“贤妻”形象;而她在下岗后用上海话喊出“阿拉要自己寻生路”时,又将初代“大女主”的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语言与人物性格的深度绑定,让观众惊呼:“原来方言才是角色的灵魂!”

从紫禁城到弄堂,孙俪用上海话完成了一次教科书级的转型。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娘娘”,而是那个会为了保单风吹雨淋、会在菜市场为一毛钱讨价还价的普通人。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生活不需要太完美,蛮好,就足够了。”这种对平凡生活的敬畏,让《蛮好的人生》成为今年最接地气的都市剧,也让孙俪的演技突破了“大女主”的固化标签。

当网友发现,42岁的孙俪不再执着于“少女感”,而是用真实的皱纹和松弛的演技诠释中年女性的挣扎与成长,突然明白:演员的顶配,从来不是完美的人设,而是敢于打破舒适圈的勇气。正如剧中那句台词:“穿高跟鞋的不一定是花瓶,还可能是锤子!”孙俪用上海话这把“锤子”,敲碎了悬浮剧的玻璃罩,让我们看到了演员的无限可能——原来真正的好演员,既能在宫斗戏里翻云覆雨,也能在弄堂里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0 阅读:16

良邈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