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投身于五次战役之中,为了保家卫国、维护和平浴血奋战。

吴成德,时任原3兵团60军第180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是众多志愿军英雄中的一员。第五次战役期间,180师肩负着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及阻击敌军的重任。但战场局势风云变幻,180师突遭两路敌军合围,陷入绝境。在组织突围的关键时刻,吴成德发现有300余名伤员因伤势过重难以随大部队前行。他毫不犹豫地射杀了自己心爱的战马,毅然决然地选择与这些伤员共同突围,绝不丢下任何一位战友。
但终因敌众我寡,吴成德与伤员们未能成功突围,之后在山区坚持打了14个月的游击战。1952年7月,吴成德被俘。

1953年,随着朝鲜停战协议的签署,战俘交换开始,吴成德作为最后一批战俘被遣返回国。回到祖国时,他体重锐减,原本130多斤的人只剩90斤左右,头发也基本脱落。由于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等原因,1954年6月,吴成德被开除党籍和军职,被安排到辽宁的农场进行改造。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家和党的忠诚,多年来坚持为自己的经历申诉。终于,1980年,组织下发处理意见,为吴成德正名,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军级干部待遇。
1951年,吴成德所在的第180师雄赳赳气昂昂地踏入了朝鲜战场。在前期,第180师起初作为预备队,当第二阶段战役打响后,180师终于得偿所愿成为“刀尖”,顶在战斗最前沿。他们奋勇作战,接二连三地拿下阵地,还曾以9枚炮弹打下10辆坦克、消灭敌军一个连。

然而,战争局势瞬息万变,由于志愿军推进速度过快,后勤供给遭遇了极大的困难,粮食、弹药等物资无法及时送达前线。此时,第180师肩负起了掩护主力后撤的任务,他们需要在阻击地域坚守至少3至5天,为大部队的转移争取宝贵时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180师的战士们毫不退缩,他们在阵地上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几天几夜的顽强阻击,第180师圆满完成了掩护任务。
在他们准备后撤时,敌军迅速察觉到了机会,调集重兵从两侧对180师发动了猛烈的夹击。近1万名180师官兵就这样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吴成德作为师代政委,迅速主持会议商讨对策,最终决定采取“分散突围”的方案,期望能最大程度地保存有生力量。

在突围过程中,由于伤员数量多,情况复杂,耗费了大量时间,导致吴成德错过了与大部队一同快速突围的最佳时机。之后又在途中不断有掉队的伤员。吴成德不忍心抛下这些受伤的战友。为了表明自己不会抛下伤员,吴成德拔出手枪,射杀了自己心爱的战马,让他们看到了政委与伤员们并肩作战的决心,也稳定了伤员们的情绪。
就这样,吴成德带着伤员们进入了深山,开始了游击战斗。在长达14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风餐露宿,缺衣少食,还要时刻躲避敌人的搜捕和围剿。最终,当敌人的搜山队发现他们时,吴成德身边只剩下了3人,吴成德在被俘期间,始终没有向敌人透露任何重要信息。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署并生效。在各方的不懈努力和多轮谈判之后,9月2日,吴成德作为最后一批被遣返回国的人员,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归家时刻。
一年后的1954年6月,处分决定无情地落在他的面前,他被开除党籍和军职。吴成德被迫告别部队,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踏上了前往大洼农场改造的道路。
在漫长的岁月里,吴成德从未放弃为自己正名。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书写申诉材料。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一笔一划地回忆着朝鲜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从部队接到掩护任务的那一刻起,到陷入重围后的奋力抵抗,再到被俘后的顽强不屈,每一个片段都饱含着他对战友的深情。一封封申诉信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但他始终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等到那一天。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吴成德迎来了曙光。相关部门对他的案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通过走访当年的战友、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还原了那段残酷战争的真实面貌。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吴成德的清白得以昭雪。1980年,他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平反决定,恢复了军级干部待遇。那一刻,吴成德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多年的委屈与心酸在这一刻化作了对未来的希望。
平反后的吴成德,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生活中。他时常受邀到各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1996年3月,在山西运城干休所,吴成德因病去世。在处理完吴成德的后事之后,家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叠厚厚的捐款凭证和集资记录。仔细查看后发现,自吴成德恢复待遇后的十几年来,他一直在默默地为希望工程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些密密麻麻的记录显示,他捐款金额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累计捐款总额竟超过了200万元。而老人从未向家人透露过捐款的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