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想玩会手机”为啥孩子满脑子是手机,别让错误的教育方式害了娃

豆芽妈妈育儿说 2024-11-09 17:17:34

同事王姐生气的说,大半夜起床发现儿子那屋透过微弱的灯光,她走过去一看,发现自己的手机不知道啥时候被孩子拿走了,他趁着大人睡觉晚候偷偷躲在被窝里玩游戏。

看着孩子敖红的双眼,王姐真是又气又心疼,生气的是自己天天耳提面命的对孩子说,少玩手机、不要玩手机,孩子就是不听,抽点空或者趁大人不注意,就得见缝插针的玩一会;

心疼的是娃从小眼睛视力不太好,眼底比较“瓤”,小小年纪早早的就戴上了眼镜,如果再不注意、多加爱护,以后变得越发糟糕怎么办。

不得不说,现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成了很多家长的心头刺,恨不得拔之而后快。

豆芽妈妈一家也经常因为“是否让孩子玩手机”等问题导致家庭里经常“硝烟不断”。

老公认为,严禁大宝玩手机,一会也不行,不玩就不会产生依赖,天天心心念念的惦记着玩;

豆芽妈妈认为,在这个满是电子产品充斥的环境里,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机,肯定是不现实的;孩子不可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活在“真空”里。

像他这么年龄的孩子,周围的小伙伴从“我的世界”玩到“蛋仔派对”,讨论的都是联机玩法,根本不屑什么“消消乐”、植物大战僵尸之类单机的游戏。

大家都玩,不让他玩,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上的缺失。

所以豆芽妈妈坚持的理念是,手机玩可以玩,得看怎么玩,有节制、没有遗憾的玩。

大宝的爷爷奶奶没有什么绝对的立场,有时候拗不过孩子,被娃抢走手机最多抱怨几句,也产生不了实际的管教作用。

在这样“矛盾”的氛围中,孩子其实也很难,他一方面被教育玩手机不对,一方面又不自觉的想玩。

结果导致孩子一旦拿到手机,约定好时间,他其实也遵守,但是就是会争分夺秒的多玩会儿,时间到了,游戏还没结束,怎么办?再延迟几分钟,到最后还是在大人虎视眈眈的注视下催促着收手。

看到孩子如此“恋战”,很多家长非常不解:游戏有啥玩头,为啥这么上瘾?为什么孩子满脑子想的都是手机?

一、为什么孩子满脑子都是手机?

记得有期脱口秀节目中,提到现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自己睡觉前困了也硬是熬着,手机拍到脸上都不知道”。

成人都是如此,更何况各项能力还没完全形成的孩子呢?

为什么孩子满脑子都是“玩手机”这件事呢?

其实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是和大脑的分泌物质多巴胺有关;

多巴胺是大脑分泌的一种可以使人产生快乐的物质;“多巴胺颜色”类似五颜六色糖果的色彩,鲜艳、明快。

电子屏幕促使孩子的大脑产生刺激性、即时性的“神经通路”。

其实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不在于游戏或者视频本身有多有趣,而是期待“下一个”的惊喜。

由于多巴胺的驱使,使得我们不自觉的滑下“下一个”,因为期待着下一个可以使得我们更快乐。

二是和手机游戏、小视频的设置有关:

而游戏的设置满足了孩子“奖励-惩罚”的心理需求,因为做了一件事,能够得到即时反馈,赢了马上得到奖励和兑现,升级、换装备等等;即便输了,也会“善意提醒”:继续努力拿回来。

对于在现实世界中得到诸多批评和指责的孩子来说,手机真是有魔力:按照既定规则,得到奖励,在虚拟世界中越强越得到认可和肯定。

二、长期沉迷电子产品,给娃带来什么危害?

① 影响娃身体和大脑发育,对心理健康不利

孩子身体和心智都在发育,在屏幕时间过长,不仅视力和身形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也会极大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② 沉迷短暂快乐,自我调节和执行能力变差

美国心理学教授拉里·罗森和教育顾问伊恩·朱克斯研究得出:由于孩子接触了“新技术”,他们的大脑发育已经和父辈们之前的大脑完全不同。

由于即时反馈、及时享乐,人们已经无法忍受“闲下来”的时光,总想拿起手机看点什么。

在屏幕前待的时间越久,孩子的心理健康、自我调节和执行能力都会变得越差。

③ 产生厌学情绪,觉得人生没有奋斗的意义

当孩子习得和适应了快速简单的多巴胺快乐,就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接受有难度的挑战。

因为注意力无法集中、没有思考的时间,一学习就分心跑神,完全坐不住,满脑子都想着如何去玩两把游戏、抠会手机。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人生空虚无聊,没有意义,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和奋斗的动力。

三、如何正确有效管理孩子玩手机

第一,约法三章,带领孩子一起探讨手机的使用规则

与其天天指责孩子玩手机,不如和孩子一起探讨协商玩手机的时间和使用规则。

相信孩子有自控力,不要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涉,在约定时间内提前提醒,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放下手机,而不是玩不到时时惦念,想方设法的偷着玩、躲着玩、提心吊胆的玩。

第二,关注孩子内心缺失,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和依赖

不要将孩子扔给手机、电视等“电子保姆”,看起来爽一时,实际上孩子产生依赖后,后患不穷。

转移孩子对手机的关注,首先大人少玩、在孩子面前不玩,其次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参加真人社交、减少对游戏的痴迷;还有就是带孩子出去多走走看看、浪一浪,体验外面大千世界的美好。

第三,借助一些工具书,习得正确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管理孩子,我们很容易陷入到自我经验的樊笼,这时候需要跳出来,重新审视、学习。

所谓“旁观者清”,看看他人成功的方法案例和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认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