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着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好像被编程了一个“摆烂开关”。历史上,男人常在十八岁左右就当爹了,女性十四岁左右就嫁人,直到他们的孩子长到能生育的年龄,大概也就是说,到了三十五岁左右,男性就晋升为祖父了。
我们都清楚,人类行动受基因推动,这些基因关心的无外乎就是你是否能把DNA传到下一代。如今后代有了,基因任务似乎就完成了,接下来该干嘛,它也不知道。
目标没有了,那就彻底释放自己吧,因此三十五岁以后的男性,很多仿佛都变成了游荡的躯壳。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只是一大批人享受这种状态。
男性的平均寿命的确比女性短,或许他们就已经在家“摆烂”了。这就意味着,自然选择倾向于保留那些辛勤工作的老年女性的基因,因为这可以增加整个族群的存活率。一旦男性年纪大了,不适合打猎或者进行其他力气活,并且也不擅长照顾小孩,他们的基因就失去了目标,似乎就放弃了努力。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男性的“勇敢”和“热情”全都是由风华正茂的男性激素所决定的,这也是基因设置的一部分,为的是吸引异性、确保血脉传承。因为勇敢进取的人更容易赢得女性的喜爱,也就有了更多的传宗接代的机会。
但雄性激素对于男性自己来说其实是有害的。一旦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为了多活一些年,激情和雄心的水平就会突然降低,导致绝大多数男性在三十五岁后变得消极。举个例子瞧瞧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你会发现,老奶奶们通常很有活力,她们跳着广场舞,照顾着孙子孙女,天不亮就去买菜。老爷爷就少许多,确实,部分已经不在人世。但主要是,随着时间推移,很多男性变得越来越“躺平”,什么也不愿意做,什么也不愿意说,有时候一开电视就能坐上一整天。那些愿意照看小孩,精力充沛的老年男性则非常稀有,更不用说那些勇敢地去广场上跳舞的老年男性了。
言下之意,三十五这个年纪可能不仅仅是现代人的一个里程碑,而且一直都是这样。古代的人没在意这些,反正那时候人均寿命也就是四十岁上下,过了三十五岁差不多就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但在现代,这个年龄段恰恰是身上有老下有小,整整一大家子都在等待照看,这自然让人感到些许压力。
和周围的中年朋友聊了聊,发现大家普遍有这样的感觉,总体来说就是精神不振,热情减半,“立志成事”或者“轰轰烈烈一番作为”的冲动逐步降低了。
而且比以前更敏感于痛苦,不再那样迟钝。更加头痛的是,一部分人的睡眠时间变得越来越长,另一部分人的睡眠时间却越来越短,他们的共同点是似乎永远都睡不够觉。
这里所说的并不包括所有人,但大多数都是这个状态。
更痛苦的是,如果你赚得不多,等到了四十岁左右,精力不足,对痛苦特别敏感,而家里的老人、配偶、孩子却需要你操心。如果你赚的钱够多还好说,但如果收入较低,那简直痛苦倍增。
理解了这些,我逐渐明白了为什么大型公司会倾向于裁掉那些年过三十五的员工。我并不是说这是对的,而是从一个以利益为主的组织立场上来看,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又加上人才资源的充裕,换了谁都会选择替换掉这部分人,即便是那些经验丰富的员工,更不用说那些经验还不够丰富的员工了。
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就算是那些在国内大厂拿着高薪的人,绝大多数也只是螺丝钉,那些拿低工资的员工更是如此。事实上,“大厂”这个词的本质意思是看起来像是高科技产业,但实际上多半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里面干一些基本的螺丝钉活儿。有时候你可能以为自己不可替代,但事实上公司可以随时把你解雇,然后让几个充满激情的年轻人来接替你的工作。
你可能会想,真的那么容易就被替代吗?
在职场中,还有一个复杂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你的工资很低,那你基本就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换的螺丝。而如果你的收入很高,这说明你为公司创造了大量的价值,不容易被代替,企业也不容易找到能替代你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收入者要安全得多。
但是现实并非如此,你的收入越高,企业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总觉得你的贡献配不上你的薪资,你得时刻保持诚恳勤勉,否则就可能会被性价比更高的人取代。
因此,虽然电视上的职场精英总是衣冠楚楚、光鲜亮丽,但现实中的精英人士却往往焦头烂额,看起来就好像是通宵赶完工作的倒霉样子。
而且大部分公司其实并不是在“培养”员工,而是在筛选员工。正如我之前所说,大部分人在三十五岁过后,他们体内的“摆烂开关”就打开了,有些人可能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打开了,一直处于一种半瘫痪状态。
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人越来越焦躁,对工作的热情也在逐渐消亡,能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已经算不错了,还搞什么积极进取,又不是抱有什么大的野心。这几年的管理学认为,这样的人基本上就“废”了,不如换一个更易于使用的。在西方国家替换工作人员可能比较困难,因为那里人口相对较少,找到合适的人选比较费劲,但在我国这样的问题几乎不存在。
换句话说,如果今天我们讨论的中年男性变得越来越没劲的问题没有发生在你身上,那真是太好了,你绝对是少数派。
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更应该掌握主动,去寻找新的生活目标和意义。是的,我们的身体或许告诉我们,“哥们,休息一下”,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和大脑也要停止工作。找点新爱好,学点新技能,甚至是轻微的运动,这些都能让我们保持活力,跟“摆烂”说拜拜。
别忘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和资源的丰富。网络上有无数的课程,书籍,以及免费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要想改变目前的状态,首先得打起精神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中年并不是生命的终点站,反而可以是另一场崭新旅程的起点。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编剧。我们可以选择停留在这个“摆烂”阶段,也可以选择站起来,重新拿起生活的笔,继续书写自己的故事。不论选择哪条路,记得,关键在于行动。做出改变,让自己再次燃起激情,即便是小步,也终将聚沙成塔,构建出不一样的风景。让我们一起,在人生的这条路上,不断前行,探索未知,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