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到第三年,俄罗斯人终于懂了:中国不结盟才是真兄弟

深度问题研究室 2025-03-07 01:46:12

文/深度问题研究室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俄罗斯人终于悟了——与其拉着中国搞军事同盟,不如一起闷声发大财。

当西方还在炒作“中俄要联手掀翻世界秩序”时,克里姆林宫的经济顾问团正拿着计算器疯狂敲打:2024年俄罗斯对华能源出口暴增20%,而中国超市货架上,俄罗斯巧克力、面粉、冰淇淋的占有率已经超过欧盟。

不结盟的兄弟情,比签100份军事条约都实在。

(中俄能源管道)

上世纪50年代,中苏签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果不到10年就闹掰了。

苏联老大哥想在中国建长波电台、搞联合舰队,被毛主席一句“主权问题没得谈”怼了回去。

1969年珍宝岛冲突,两国差点兵戎相见。这段历史让中俄明白:军事同盟的本质是“主仆关系”,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如今中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看似低调,实则高明。俄罗斯军事专家帕维尔直言:“中国给的是真金白银,不是空头支票。”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800亿美元,是美俄贸易的28倍。

中国买走俄罗斯60%的石油、80%的木材,而俄罗斯超市里90%的电子产品贴着“中国制造”标签。

这种你卖资源、我卖货的模式,比北约的“军事保护费”实在多了。

(中俄贸易持续扩大)

美国最怕什么?不是中俄军演,而是中俄一个挖石油、一个造军舰,偏偏不按剧本演!

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本以为能逼中国选边站,结果中国左手签下俄罗斯远东千万公顷农田承包合同,右手把国产汽车卖到欧洲。

2024年,中国对欧出口新能源车激增40%,而德国车企因为制裁俄罗斯丢了东欧市场,气得大众CEO大骂:“中国人在用我们的钱给俄罗斯输血!”

更让西方焦虑的是,中俄的“不结盟”让制裁成了笑话。

美国禁止对俄出口芯片,结果中国半导体企业通过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的“灰色通道”,把物联网芯片卖给俄罗斯农机厂。

俄农民开着装中国北斗导航的拖拉机种地,军方用着深圳产的无人机零件,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只能干瞪眼:“我们制裁了个寂寞!”

(俄罗斯总统普京)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信誓旦旦:“中俄结盟将引发新冷战。”结果三年过去,北约成员国为军费吵得鸡飞狗跳,法国喊着要“战略自主”,匈牙利开着中国电动车抵制欧盟禁令。

最讽刺的是,美国自己偷偷买了俄罗斯的钛合金——波音飞机上30%的钛金属来自俄企VSMPO,五角大楼的“制裁豁免令”至今没敢取消。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一句话戳破西方双标:“你们在乌克兰战场送武器,却指责我们卖民生商品?”2025年2月,中国联合62国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长臂管辖”,墨西哥当场宣布对美加征钢铝关税,印度趁机抢走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

这场面让《纽约时报》哀叹:“中俄没结盟,反而结出了一张反霸凌统一战线!”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俄乌战争给全球上了三堂课:

1、军事同盟是“负债”,经济合作才是“资产”——俄罗斯军费占到GDP的7%,但中国投资让俄GDP增速逆势冲到3%;

2、独立自主才是王道——印度拒绝制裁俄罗斯,转头低价扫货俄油,再高价卖给欧洲,狂赚150亿美元差价;

3、西方霸权已是纸老虎——G7对俄油限价令形同虚设,国际油价不降反升,中印油轮在公海玩起“载重卡贴牌游戏”,气得拜登大骂“海盗行为”。

今天的俄罗斯街头,中国车企的广告牌比征兵海报还多。

莫斯科大学教授斯米尔诺夫说得好:“中国给我们的是市场,美国给乌克兰的是裹尸袋,傻子都知道该选谁!”

从1950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到今天中俄共建的月球科研站,两国用70年时间摸出一条真理:肩并肩不如手拉手,谈利益比谈情怀靠谱。

当德国还在纠结“依赖中国电池是否危险”时,俄罗斯已用人民币结算了35%的对外贸易。

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或许不是任何国家,而是一个道理:21世纪的国际关系,早就不玩“歃血为盟”那套了。

0 阅读:8

深度问题研究室

简介:深度问题研究,看见不一样的世界。